从圆明园精神废墟到哈佛大学艺术殿堂——论当代艺术家韦申的艺术心道
0条评论 2015-02-12 13:21: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这一阶段的作品表现了青年人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迷茫与困惑的纠结、浪漫与伤感的情绪。1995年画家村解体,他与伊灵、杨卫、王庆松、刘峥、廖帮明、董路、杜柯等十多位艺术家迁居香山丰户营,半年后又集体移居海淀六郎庄。在长久地郁闷与困惑中,乐观的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画画。之后他们远离喧嚣的市区,陆续迁移到京郊宋庄,逐渐这些"流浪艺术家"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

城市中的云  168X168X3cm  1995

一个人与生活顽强拼搏时,他的梦想就特别接近地气。这一时期韦申尝到了创业的艰辛。对现实的关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绘画的主题曲。1996年,他开始了以"椭圆"为基本要素,创作了三十幅系列抽象作品。他说:"圆代表一切,既是零、蛋、也是人的脑袋;它表达结束,也是开始,包罗万象,寓意无穷"。从具象走进抽象,画家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本体形象通常更能吸引人的感受,更能表达创作者的情绪,揭秘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是抽象的力量。这一系列作品在1998年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引发了震荡,甚至有观众站在画作前情绪失控。

\

错觉之一十字能量(信仰者)    180X96cm    1995

\

错觉之六时空隐喻(智者)  180X96cm  1995

\

错觉之二十一网络思维(网瘾者)180X96cm   1996

\

错觉之二十八后工业发展(工业革命者)180X96cm       1997

编辑:罗远

标签
韦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