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 四季相伴——"嘉德四季"十周年回顾
0条评论 2015-03-06 14:59:2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创始于2005年的"嘉德四季"已经走过10年的光辉历程。10年,对于"嘉德四季"来说,是10余万件文物艺术品传承流转的经历,以及各界收藏家们的无数美好回忆。10年,弹指一瞬,从最初在危机意识中构想,到取得今天的成就,一路走来,"嘉德四季"的发展历程并不简单。

第二战场的诞生

早在嘉德成立之初,就已经有专门做小拍的部门,当时称为"综合部"。顾名思义,它针对的是老百姓家中的闲置物资。1994年,国家刚开始分大小礼拜,于是嘉德办了第一个"大礼拜拍卖会",拍品超出我们的想象:老相机、手表、办公用品、电器、工艺美术品、服装、香水等等。

现在看来,第一场"大礼拜拍卖会"可谓简陋,拍卖图录就是两页纸的黑白目录,连拍品图片都没有。拍卖会的成交额是10万元人民币,收取买卖双方各百分之十共计2万元人民币的佣金,除去需要支付的报纸广告费、房租、员工工资等成本,最后一算账,净利润不过200元。显然从收益来讲,当时的小拍与大拍没有任何可比性,即使如此,嘉德的领导团队依然坚持开辟这个"第二战场"。

随着我国工时制度从大小礼拜轮休正式改为每周双休,1995年5月,"大礼拜拍卖会"正式更名为"周末拍卖会",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2004年底,历时9年。这一时期,嘉德由"杂家"成长为"专家",逐渐放弃了资产类的拍卖品目,而转为以中国书画、瓷杂古玩为主体的艺术品拍卖。与此同时,"嘉德四季"也在市场不断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酝酿而生。

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

2005年,为适应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周末拍卖会"正式升级为"嘉德四季"拍卖会,拍品征集的档次和市场定位较之以往有较大的提高,拍卖会周期为每季度一次,春夏秋冬共四场。为了与春秋大拍在业务上区别,嘉德的领导团队为其制定了一直沿用今日的拍品遴选原则--"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

一次看似简单的拍卖频率调整与名字更改,代表了嘉德开始专注中高端艺术品交易的业务发展导向,这一步对于当时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是一次重要的革新。2005年第三期"嘉德四季"拍卖会,成交额便跨越亿元大关,正式告别"小拍"时代。对于企业战略布局来说,这是一次新的蜕变。自此,嘉德确立了沿用至今的业务发展模式:春秋两季大拍专注高端艺术品市场"做精品","嘉德四季"专注中端艺术品市场"打根基",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在不同的领域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贡献力量。

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四季"部门成立以来,完善和细化工作一直按部就班地进行。从2009年起出现很明显的策略转变,"四季"开始着手打造有趣的精品专场,例如有海外多位藏家合力奉献的"墨缘集珍"专场,"陈年普洱品鉴茶具"专场以及赏石专场,到后来"五桂山房"、"一粟山房"藏画、 "气极清芳"茶具主题,"皓倾如露"精品新工玉器专题等等,几乎每年的"嘉德四季"都有全新打造的专场,也保留着中国书画门类下"小而精"的路线。

"嘉德四季"多年来坚持不懈,不惜时间精力将中小型拍卖做细分化处理。对此,现任"嘉德四季"负责人贾云涛先生表示:专场设定实际上会提高这个平台的品质。为什么要做?因为早年间的藏家大多数是行家里手,他们不需要你告诉他们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好,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要买什么,所以嘉德征集来了好东西也都放到常态的拍卖中去。但现在的情况是需要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信息,所以有了春秋大拍里的"嘉德大观",有了"嘉德四季"里的特色专场。这是服务藏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2015 年3月,"嘉德四季第41期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十年坚持,嘉德四季的员工们会始终如一秉持专业态度与职业操守;十年集聚,嘉德四季将吸引更多藏家与爱好者纷沓至拍卖的舞台。回首前尘,展望未来,无不心怀感恩,对于多年来风雨同舟的藏友,嘉德期待能继续与共携手,再创佳绩。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