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意:徐晋平国画作品慈善展》在外滩十八号瑷玲基金艺术空间开幕
0条评论 2015-03-19 13:14:03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专稿 作者:王乾龙
\
展览现场

2015年3月18日,《象外之意:徐晋平国画作品慈善展》在外滩十八号一楼瑷玲基金艺术空间揭幕。此次展览由瑷玲基金协同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共同举办,由新晋界艺术空间主理人、徐晋平先生的女儿徐鹍女士担任策展人。
 
“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核心精神之一,从周易的“象”到孔子的“绘事后素”再到顾恺之的“形神兼备”理论,中国画在过去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在秉承这种“意向造型”观。中国画依托象,表达象,同时更深刻地反映艺术家对象背后的思考。徐晋平在转攻小写意花鸟之前层浸淫油画30余载,在写意中国画的创作中有他独到的概念与理解,也一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追求写意的新境界。超然于象外,既是一种文化立场,也是一种情怀。徐晋平来自北方,他的情怀扎根在大山之中,大野之上。那些奇异地生长在大山怀抱间的荷花池,那些熟透的却不苍老的柿子与石榴;那些带着激情和精致的几抹蓝色莲花印象,都让人印象深刻。徐晋平在过去40余年的创作中一直坚持真诚地表达自我,表达独具北方气质的硬朗与坚执,求新但是不故作姿态,求好但是讲求收放自如,这与一个艺术家的世界观有关,他坚持自己最擅长的语言与这个世界交流,这是当今艺术社会中非常可贵的品质。
 
\
展览现场

此次与瑷玲基金携手举办慈善作品展,徐晋平特意选择了他擅长描绘的物象题材与大家分享,形神兼备之余又通过一笔一画之间突显其“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的精彩。徐晋平期冀通过这一批作品,表达他对“画意不画形”“画气不画形”的理解,在开合起承中传递更多以中国哲理为基础的超以象外的美好,并为大家带来更多种美的可能性。
 
\
开幕现场
 
“瑷玲基金”隶属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10年为纪念外滩十八号的传奇女性“张瑷玲”女士而成立,致力于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募集善款,资助弱势儿童的医疗和教育。此次展览正值新晋界艺术空间开幕一周年之际,徐晋平先生特意选择了他最知名的莲花与石榴题材与大家分享,形神兼备之余又通过一笔一画之间突显其“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的精彩。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以学习水墨为主题的亲子慈善义拍活动,义拍所得款项将全数捐至瑷玲基金用以支持慈善事业。今后,瑷玲基金还将不断地策划和举办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及慈善活动,将“爱的艺术,爱的事业”延续。
 
\
策展人对作品进行导览
 
1960年生于山西太原。徐晋平自幼习画,在过去4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一直坚持立足传统、多面尝试、力求创新的艺术创作精神。在美术院校学习时接受了专业的油画训练,其油画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知名展览中展出并获得各界良好的反响。后期转攻中国花鸟画,大胆结合西画中奇肆的想象力与传统国画中朴野的表现手法,为古老的中国花鸟画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机与活力。
 
\
艺术家徐晋平

在其众多的国画表现对象中,徐晋平尤其擅长画荷花。在中国,荷花所传递的人文含义很丰富,大多以高洁清廉的形象示人,而徐晋平偏用浓墨重彩的“小写意”手法,传承徐渭、虚谷、吴昌硕等人的风格,又加入自己对大自然尤物的理解,折射出恣意的神采与大胆的想象力。在他最知名的《香远益清》、《荷塘清趣》以及《秋韵图》等作品中,徐晋平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法无定法”的绘画观念,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多次好评。此外,徐晋平的作品多数被私人及机构买家收藏,并在拍卖市场屡创佳绩,逐渐成为新一批水墨画家中的领军人物。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4月26日。

编辑:王乾龙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