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圄计划:行动与图像的共生”是由艺术家周斌的12个独立作品构成的系列方案,每月一作,用一年时间来讨论行为艺术领域中“行动”与“图像”的关系问题。该计划发端于周斌2013年完成的作品《99个赌徒》和2014年年初完成的作品《终南山计划——踪迹成迷》,但制定了更为明确的问题核心,并显示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意图,对于“吾圄计划”本身,周斌的描述为:即预设了明晰的创作路径和问题区域,也留足了实验变化的空间。吾圄计划由蓝庆伟策划,并全程提供学术支持,对整体计划和12件具体作品分别展开讨论。
“吾圄计划第三回:成人礼”2015年3月27日至4月4日在成都庙山村的一家电焊作坊实施。
周斌在金属市场买了一根长165cm的高等级镜面不锈钢管,拿到电焊门市要求电焊工人把管子锯成18节,然后再按照原样(原顺序)焊接到一起,并且打磨抛光,尽量复原到不锈钢管锯切之前的样子。这样的要求让电焊师傅匪夷所思,感到好笑,而且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需要的工作量很大,无法按照日常的电焊工作要费用,技术上也都说做不到,觉得此事毫无意义。直到找到第九家店,一位老师傅还算有耐心的讨论起技术上的可能性,因曾为艺术家做过东西,才勉强接下这个莫名其妙的活儿。
《成人礼》的创作过程不是现场表演的方式,是基于一个创作概念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艺术家周斌和电焊工人共同去干了一件看似无意义的事儿。在新的工作计划中,周斌并不刻意要求作品方案符合行为艺术的标准。行为艺术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从来没有一个僵死的定义。
《成人礼》因为有锯切、截断、修复、打磨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加上整个过程看起来就是无意义的轮回和徒劳无功的无聊之举,于是有了更多可以联想的空间。周斌不拒绝这些可能性,作品是一个触发点,引发观者的何种想象,是艺术家无法也没有必要去控制的。
《成人礼》产生了一件雕塑作品:一根被锯断又焊接、打磨、抛光修复的不锈钢管。这件作品基于“修复”、“无意义”等概念的支撑展开创作行动,作品最终的实体似乎是一个可预料的结果。但当艺术家最后一刻看到那根不锈钢管,把它握在手里时,内心被强烈的触动了,是五味杂陈的感动。早前那根冰冷、坚硬、恶俗、标准化的镜面不锈钢管不见了,历经锯切、焊接、打磨、抛光之后的这根金属管,其形态和触感都透漏出历经磨难之后的独特气息,竭力保持的笔直外形,虽然依旧平滑光亮,但坚硬的外表散发着强烈的历经磨砺后的成熟,变得有了温度,甚至是人情味,像是浴火重生。
编辑:黄亚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