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老照片:溥仪所见帝国的最后景象
0条评论 2015-05-18 09:34:08 来源:澎湃 
清代晚期,西洋摄影技术追随着战乱和动荡而进入中国,但在传入清廷初期,宫里人大都把它视为异端,说照相是“邪术”,会丧神失魄。为此,道光、咸丰和同治皇帝都没有照过相,他们依旧延续了封建王朝的传统,像公元7世纪的阎立本为唐太宗绘制《步辇图》一样,令其所豢养的宫廷画家绘制帝王肖像、记录重大事件。然而,这种绵延两千多年的皇家视觉最终逐步终结了,摄影的视觉再现,直观、忠实地记录了晚清帝王后妃的在紫禁城的生活情景,也记录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这座宫殿的变迁。

\
紫禁城景观今昔“穿越”照

\

溥仪与婉容在玩相机(1920年代初)

在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之际,“光影百年——故宫老照片特展”正在神武门展厅举行,其中精选出近300件展品,以清末民初新旧交替的一个历史时段作为展览主线,串联起“殿堂余晖”、“群像浮光”、“兴业图强”、“禁宫新生”四个单元,反映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跨越。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首个老照片展。

\
“光影百年——故宫老照片特展”展厅外

“殿堂余晖”——远去的帝景遗迹

“殿堂余晖”单元突出静态的“宫”,以反映时代变迁和城市内涵的皇家建筑为主,代表着由盛转衰的清朝统治和行将结束的封建时代:

紫禁城建成至今近600年,作为封建社会的权利核心和帝王的居所近500年,而有影像记录的历史百余年,转变为博物馆的时间不足百年。建筑是不说话的历史,帝景遗迹,岁月沧桑,对照古今,更能体会出历史的淘洗磨砺。

\
西苑海晏堂(1904年)

西苑包括北、中、南三海,位于中海的海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是在原仪鸾殿旧址上仿长春园海晏堂建起的一座西洋楼。楼成后,这里作为慈禧太后接见外国公使夫人和女宾的场所。照片中海晏堂楼前水池两侧设有“十二生肖”铜像,与长春园海晏堂不同的是,这里的生肖铜像并不喷水,但它们仍然具备授时功能。奥妙就在铜像的手中各执一盏电灯,会根据一天中时间的不同分别亮起。从长春园“水力钟”到中海“电力钟”,两座海晏堂水法的变迁体现了授时技术的进步。此帧照片为我们展现了巴洛克风格在清代宫廷建筑中的最后辉煌,该建筑现已无存。

\
北海西天梵境前琉璃牌坊(20世纪初)

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位于北海北岸。照片中的琉璃牌坊通体砖石结构,四柱三间七楼,周身琉璃贴塑,坊额处的斗栱均为雕镂精致的仿木结构。此帧为时代较早的着色照片之一,十分精美。

\
紫禁城交泰殿东侧面(20世纪初)

照片中交泰殿东侧阶下,沿后三宫台基建有一排旧时值事人员的“他坦”(即值房),生活气息浓厚。乾清宫东西三间后檐下曾有矮墙一道,与今日格局不同。

编辑:黄亚琼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