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老照片:溥仪所见帝国的最后景象
0条评论
2015-05-18 09:34:08 来源:澎湃
“兴业图强”——封建构架的突破
“兴业图强”单元突出变革中的“事物”,以晚清民初实施的强国重策,体现国人自强不息与多方探索和新经济初起的振奋局面:
在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李鸿章等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导的“洋务运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改革,尽管最终不能避免清王朝的灭亡,却唤起了中国人的自强。

晚清官员九人(188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厘正官制大臣之相(1906年)
京张铁路“人”字形火车道
“自强”进程颇多可指摘之处,传统中国的架构已被突破——洋务运动以引进技术为富国强兵手段;百日维新则以为立宪才能救国;而后的“五四运动”时国人已认识到改革还需从思想着手。
“禁宫新生”——从皇宫到博物院
“禁宫新生”单元突出新兴的“院”,以故宫建院初期历史沿革的照片,再现了九十年前那段筚路蓝缕的历史,见证了故宫博物院的“昨天”。
1925年10月10日,神武门上悬挂上了一块匾额:故宫博物院。 从紫禁城到故宫,这个名称的改变,意味着从数百年来的禁地正式对外开放,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从此可以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
“故宫博物院”木质牌匾(1925-1930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新成立的故宫博物院为了在时局恶化时保证文物的安全,正在进行文物南迁的准备,这是几百年来如此大批量的国宝第一次有计划地主动地离开紫禁城,不少人为此担忧。
古物装箱南迁(1933年)
当年从故宫运出的13000多箱文物,除很少一部分留在南京外,其余被分成几路都安全转移到了大后方。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在5年多时间带着这批国宝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其间,没有一件文物丢失或损坏。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下令将故宫南迁文物运往台湾,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2月,共有2972箱文物被运到台湾,虽然这只是故宫南迁文物的四分之一,但却都是筛选过的精品。
当年从故宫运出的文物从此分藏海峡两岸,而当年护送过这些国宝的人有的离开故宫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虽然展陈的老照片有限,但影像画面“凝固”的历史瞬间,使观众“见证”百年前的建筑沿革和王朝更替,其中承载了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和几百年的风云变换。
展览信息:
光影百年——故宫老照片展
时间:2015年5月17日-7月17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
编辑:黄亚琼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