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笔思故——周平珖 霍晓题款42米长卷缅怀王双才
0条评论 2015-05-28 11:58:42 来源:99艺术网整合 
5月26日,以戏剧绘画著名的王双才先生遗作《读画说戏》绘画长卷在成都御翠草堂森林公园惊艳亮相。川剧表演艺术家周企何先生之子、旅美画家周平珖为长卷题款,著名书法家、御翠草堂主人霍晓补白于后。
 
戏剧绘画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鼎盛于明清,在当代则以水墨画为主要载体,在关良、韩羽等大家的手中发扬光大。以简代繁,以虚表实,以意传神,简朴生动,空灵大气的中国戏剧和以写意见长的中国水墨画一炉同冶,相得益彰。
 
王双才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即潜心戏剧人物绘画创作。2012年,他在自己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10年的戏剧绘画基础上重绘了这幅手卷。长卷中56幅画面以戏入画,以画承戏,将戏剧、国画两大国粹融为一体,加之以流畅的书法表现著名戏曲评论家陈国福先生所作之注解点评,画面笔意盎然,人物生动鲜活,神韵十足。“知戏者读之,共鸣发于心扉,不知戏者读之,情感动于明窗”,达到了笔墨、神韵、书法与戏剧思想艺术的和谐统一。
 
据长卷收藏者四川省产业经济促进会秘书长、朱学才介绍,他在结识王双才先生之后,即对王老的创作高度关注,出于记录和保护戏剧,特别是川剧这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特地请王老对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原本零散的画作整理结集,并协助王老完成了整个创作。
 
在旅美艺术家周平珖回国举办《云天归来》画展前,朱学才得知周平珖系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周企何之子,又专门找出其收藏的同出于王双才之手的川剧绘画《做文章》赠送给周平珖。《做文章》是川剧名丑周企何的代表作之一,朱学才在赠画时表示了对平珖先生在海外弘扬中华与四川传统文化的敬意,期待平珖先生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艺术成就更上层楼。
 
周平珖对此感叹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中国戏剧历史可追溯几千年前,流派众多,博大精深。善画戏者有之,而画家王变才老师所画戏剧42米长卷堪称双才双绝,所画各剧种各流派经典名剧,又有戏剧评论家陈国富所撰文章,一画配一文,传承著国之精粹,戏剧之魂魄。我父亲是戏剧家,我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对戏剧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和热爱。受书法家御翠草堂主人的邀請,众友雅集于御翠草堂。朱学才先生抱來他收藏的该幅作品。在众人帮助下,亲托白布,在园林草坪上轻轻展开之时,让我心潮难平,激动万分!好画,佳作!兴然题写“悅古之戏”。好戏悅人,古今如此!

霍晓先生作为王双才好友和东道主,则以其成名小行楷手书补白“彼此名言绝,园中闻异香”。两位名家题款令整个长卷在古朴精绝之外,更浮溢出道道雅趣。书画承情,致文脉永系,四川艺坛再添佳话。
 
御翠草堂占地50余亩的私家园林“御翠草堂”亭榭星布,小径通幽,潭下幼莲吐苞,园中古木成林,是雅集论道的著名“据点”。当42米长卷在草坪完全展开,56幅画面跃然纸上,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以造园、说园、写园、玩园和小楷、小行楷书法闻名于艺坛的园林主人霍晓布置笔墨,周平珖先生为长卷题款“悦古之戏”。周平珖解释道:悦,是赏心悦目的悦;古,是古人的古;悦古之戏,记载着历代的精粹,观者有欣赏之悦,有思怀之悦。语义双关,各解其意。

王双才简介:

四川著名国画家、擅画戏剧人物而享誉画坛的王双才老先生因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在成都第七人民医院病逝,享年74岁。王双才画了30年的水墨戏剧人物,2004年,他还让中国戏剧人物画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权威文艺奖项“群星奖”的金奖。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