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宾个展“层层天墙”开幕 再次携手墨斋画廊
0条评论
2015-05-31 17:53:5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5年5月30日,继2013年广受赞誉的郑重宾个展“占物术”后,墨斋画廊再度与艺术家携手,举办了由林似竹博士策划,其在墨斋的第二次个展“层层天墙”。同期,艺术家还参与了两个重要国际群展:德国柏林戴姆勒当代艺术收藏“从一首诗到日落”和威尼斯欧洲文化中心“个人结构—跨越边界”。除了最新画作,“层层天墙”展还将推出同名的光线与空间装置作品,以及威尼斯群展展品环境影像装置《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的重新设计版。5月31日,墨斋画廊还举行了艺术家及评论家迈涯( Maya Kóvskaya)和罗伯特·摩根(Robert Morgan)的座谈会。
纵观郑重宾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他通融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绘画,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两者的基本因素:形象、质感、空间、动势、材料和几何形态。他的作品不是对自然的描绘,而是以墨、丙烯、宣纸和光的相互作用来体现自然中熵的增减以及分形结构,使观者直接感受物质的生命力。郑重宾的作品因此而具有本体论和现象学上的涵义——既是世界中的物质实体,也在人们的感官经验中存在。
如今,在全心投入绘画创作的同时,郑重宾也将他对绘画媒介的沉思,以及对本体论和现象学的探究延伸至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郑重宾用同名为《层层天墙》的装置作品来布置主展厅,使其成为吸引观众投身其中的特殊空间。一幅巨大的水墨作品以多重折叠的方式装裱,并嵌于倾斜的天花板与墙面之间,以此营造非平行的线和面之间微妙的张力。当横平竖直的建筑空间和一点透视都被消解后,惯常的视觉参照体系不复存在,观众须 遵循不同的轨迹观察作品表面,从而不断地重构身处的空间,恰似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层层天墙》既不是绘画或雕塑,又不是纯粹的光线与空间,作品与环境化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同时,却又坚持自身的物质存在。
作品《运行中异化之景》播放具有相同结构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影像,包括静止和湍急的 水的拓朴变化、血细胞和液体分子的对流、墨和水在纸上的晕染、河流在大地上的扩散, 并配合经过速度调整的音效,以此来展现自然中熵的变化和秩序的产生过程。声音和图 象之间彼此转换,或涌现于寂静,或消失于空白。这样,时间本身变得不稳定,而富有 质感和生命力。如同郑重宾在绘画作品中,在暗示透视的同时又消解了透视,这一环境 影像装置将观众流放于世界的无尽变幻之中,却给予这种流动性一种可感知的形式。
关于郑重宾
郑重宾现生活在美国旧金山和中国上海。他的作品曾在戴姆勒柏林当代艺术馆(2015)、北京微软中心(2014)、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2014)、北京墨斋画廊(2013)、浙江 美术馆(2013)、纽约佳士得(2013)、香港艺术中心(2012)、艾伯塔大学美术馆(2012)、伦敦萨奇画廊(2012)、上海沪申画廊(2011)、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2010)、上 海多伦现代美术馆(2009)、美国亚太博物馆(2009)、釜山市立美术馆(2008)、中 国国家画院(2008)、第三届成都双年展(2007)展出。同时,其作品也为香港M+博 物馆、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以及柏林戴姆勒艺术 收藏,法国DSL收藏、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大酒店等博物馆和机构所收藏。另外,还有一 部关于郑重宾的纪录片《墨咏》,以及一本由林似竹博士编写,美国D.A.P.出版的专着 《郑重宾:占物术》。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8月8日。
纵观郑重宾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他通融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绘画,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两者的基本因素:形象、质感、空间、动势、材料和几何形态。他的作品不是对自然的描绘,而是以墨、丙烯、宣纸和光的相互作用来体现自然中熵的增减以及分形结构,使观者直接感受物质的生命力。郑重宾的作品因此而具有本体论和现象学上的涵义——既是世界中的物质实体,也在人们的感官经验中存在。
如今,在全心投入绘画创作的同时,郑重宾也将他对绘画媒介的沉思,以及对本体论和现象学的探究延伸至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郑重宾用同名为《层层天墙》的装置作品来布置主展厅,使其成为吸引观众投身其中的特殊空间。一幅巨大的水墨作品以多重折叠的方式装裱,并嵌于倾斜的天花板与墙面之间,以此营造非平行的线和面之间微妙的张力。当横平竖直的建筑空间和一点透视都被消解后,惯常的视觉参照体系不复存在,观众须 遵循不同的轨迹观察作品表面,从而不断地重构身处的空间,恰似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层层天墙》既不是绘画或雕塑,又不是纯粹的光线与空间,作品与环境化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同时,却又坚持自身的物质存在。
作品《运行中异化之景》播放具有相同结构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影像,包括静止和湍急的 水的拓朴变化、血细胞和液体分子的对流、墨和水在纸上的晕染、河流在大地上的扩散, 并配合经过速度调整的音效,以此来展现自然中熵的变化和秩序的产生过程。声音和图 象之间彼此转换,或涌现于寂静,或消失于空白。这样,时间本身变得不稳定,而富有 质感和生命力。如同郑重宾在绘画作品中,在暗示透视的同时又消解了透视,这一环境 影像装置将观众流放于世界的无尽变幻之中,却给予这种流动性一种可感知的形式。
关于郑重宾
郑重宾现生活在美国旧金山和中国上海。他的作品曾在戴姆勒柏林当代艺术馆(2015)、北京微软中心(2014)、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2014)、北京墨斋画廊(2013)、浙江 美术馆(2013)、纽约佳士得(2013)、香港艺术中心(2012)、艾伯塔大学美术馆(2012)、伦敦萨奇画廊(2012)、上海沪申画廊(2011)、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2010)、上 海多伦现代美术馆(2009)、美国亚太博物馆(2009)、釜山市立美术馆(2008)、中 国国家画院(2008)、第三届成都双年展(2007)展出。同时,其作品也为香港M+博 物馆、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以及柏林戴姆勒艺术 收藏,法国DSL收藏、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大酒店等博物馆和机构所收藏。另外,还有一 部关于郑重宾的纪录片《墨咏》,以及一本由林似竹博士编写,美国D.A.P.出版的专着 《郑重宾:占物术》。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8月8日。
编辑:李保兴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