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下午,苍鑫个展“精神颗粒”在白盒子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何桂彦策划,共展出了艺术家苍鑫近三年最新创作的雕塑、绘画和装置约40件作品。
展览现场
众所周知,艺术家苍鑫的行为艺术使他成名,他与“东村”的其他几位艺术家联袂创作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更是成为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经典之作。1993年以来,苍鑫以行为艺术的方式介入到当时前卫艺术掀起的浪潮中,其中《踩脸》《舔》《身份互换》等系列作品苍鑫以“身体”作为媒介,来探索人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在时代背景变幻中的不同反应及对策,以巧妙的艺术语言述说时代缝隙的微光。但在此期间,“萨满”作为创作的精神依据,它体现的原始宗教中的某些生命意识始终存在于苍鑫的作品中。2004年以来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出现了新的转变,从行为转向装置、多媒体、绘画等领域。虽然具有跨媒介的特点,但艺术家对原始宗教中的泛灵论、朴素而神秘的生命意识的关注仍始终如一。
音乐家萧寒和Rafeeka现场表演
此次展览延续了艺术家一贯的“萨满”思想,继续探索生命、灵魂等论题。展览的方式与以往略有不同,艺术家将作品置于黑暗中显得肃穆而灵性,让人有一种敬畏感,不禁让人陷入对生命的冥想与思考。此外,艺术家还邀请到潜心研究萨满教的音乐家萧寒和Rafeeka现场表演,苍鑫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向观者诠释生命本源的实像,仿若回到生命的原初阶段,回到睁开双眼感受到第一抹光亮的瞬间。
展览现场
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有《潜形态》、《暗量化》、《暗意识》、《生成的神圣几何》这几个系列,与之前的行为艺术作品的区别在于,此次艺术家试图将自己内心私密和感知转化为了具体的视觉形象,传达出了按照既有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尚无法回答的关于物质、意识、生命、灵魂等诸多领域的问题,其实,艺术家对这些的启发仍得益于萨满的文化,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或许任何事物背后的能量、形态及意识都有着不被肉眼所见的另一面。
展览现场
如果说苍鑫的行为作品是实现了人与自然某种未知层面的对话,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艺术家延续了对自然、生命的探索,力图证明神性的生命力量的存在可能,并将此理论提纯、呈现。此次展览“精神颗粒”带我们走进苍鑫的泛灵体系,感受他作品的中那神秘、未知而充满能量的世界。
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6日。
编辑:李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