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1899-1983) 泼彩山水
设色纸本 镜片 一九八Ο年作
35×69.5 cm.
估价:RMB3,500,000-4,500,000
款识:六十九年庚申六月写呈介堪吾兄教正,八十二所爰。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展览:"金石同古--方介堪、方去疾昆仲艺术纪念展作品选",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书协、温州市文联主办,上海锦江小礼堂 ,2012年5月8日。
出版:1.《张大千书画集》第三集P104,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82年2月。
2.《方介堪与中国文化名人》P93,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3.《金石同古--方介堪、方去疾昆仲艺术纪念展作品选》P140,2012年。
4.《书与画》杂志2013第10期P36。
注:1.本拍品与175为同一上款人,原由方介堪家属友情提供。
2.此拍品大千先生用日本定制大风堂专用纸索绘,画面上方"大风堂"水印依稀可见,殊为难得。
李可染(1907-1989) 暮归图
设色纸本 立轴
65.5×46 cm.
估价:RMB800,000-1,000,000
款识:暮归图,可染。
钤印:「可染」、「孺子牛」、「寄情」
本幅为李可染先生最为著名的牧童孺子牛题材。深林暮鸟归巢,牧童结伴归家。大块墨色写意涂抹水牛两头,纯良温驯、形容无华,牧童用意笔勾填法,寥寥几笔,勾勒出活灵活现的顽童形象。此时清风徐来,牧童回首趴望向远方来处,恋恋不舍,给画面带来无限生机。
每一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背后都蕴含着大师的精神意愿。李可染在《自述》中为我们讲述了水牛的诞生过程:"1941年后,文委会的工作告一段落,我有较多的时间恢复对中国画的研究。当时我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家民家里,住房紧邻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夜间吃草、喘气、啃蹄、蹭痒,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的牛,郭沫若写过《水牛赞》。世界上不少有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把自己比作牛。我觉得牛不仅具有终生辛勤劳动鞠躬尽瘁的品质,它的形象也着实可爱,于是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画牛也是画自己,文真挚朴素的语言反映了老一辈艺术家为甘为祖国人民奉献的精神。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