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高原艺术空间再添新馆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成立首展《墨-线INK–LINE》
0条评论 2015-07-31 23:06:28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李璞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照片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照片

    2015年7月31日下午5点,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成立暨首展《墨-线INK–LINE》开幕式在锦江区笔帖式街81号博舍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王川、师进滇以及杨述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媒介包含纸面水墨、布面油画和雕塑与装置。

    博舍(The Temple House)由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Make Architects担纲设计。是继北京瑜舍及香港奕居成功开业后,由远洋地产和太古地产共同开发,太古酒店的第三个House Collective品牌酒店。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位于博舍酒店内,由博舍酒店与千高原艺术空间深度合作而建立,专注于当代艺术的展示,交流,及推广。艺术空间位于拥有百年历史,始建于清朝的中式庭院内,现代简洁的内部装饰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精髓相互辉映,多元的空间构架也为各类艺术品的展示及相关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现场,千高原艺术空间负责人刘杰向99艺术网介绍,在每季度的常规展览中,空间将展示众多出类拔萃的艺术作品,介绍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影像等前沿的当代艺术领域;此外,还将每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个案及作品品鉴,收藏家交流,收藏与投资等跨界艺术交流活动。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王川作品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王川作品

    1980年代初,艺术家王川即以写实油画作品《再见吧、小路》、《幸存者》成为“伤痕美术”的代表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1980年代中期,王川放弃业已成熟的写实绘画,决断转向新绘画艺术的冒险,成为1980年代中国大陆“新潮美术”代表人物。在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界,王川是履历最久,投入最深的一位。1990年代伊始,王川一直运用布面油彩、丙烯、纸上水墨为主要媒介进行抽象绘画创作。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师进滇作品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师进滇作品

    艺术家师进滇是个举重若轻,具有东方美学追求的艺术家。不锈钢丝编织构成了师进滇作品的基本艺术语言。他的雕塑清透、空灵,材料的运用简洁纯净,形成一种轻薄、朴素的视觉景象,如同千万道流经他生命的血脉构成了反复多元的视觉奇观。那些看似轻盈的线条中蕴含着深沉的诗意,如同回到万物最初的源头寻求事物本心的追寻,在空灵中充满了禅意。交错重叠的线条畅游于多维的空间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杨述作品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杨述作品

    杨述是中国实验绘画早期的探索者之一,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杨述即开始进行非写实绘画的实验,其间对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多种风格形式进行了尝试和实践,最终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近年来,杨述的作品越来越融入涂鸦手法,期望借由反绘画的方式寻找新的可能性。同时,作为艺术赞助人和策划人,2006年,杨述与倪昆于重庆联合创立了著名的非营利机构器空间,器空间迄今已经成为中国西南最具活力和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实验场域。

    艺术与建筑空间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它们的核心都是来自创新和独特的创意。它们追求和探索新兴事物,并展现最前沿的时代精神。为了促进这两个领域的交流,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将一个功能完备的专业艺术空间嵌入到酒店的整体理念和设计当中。 这也体现了太古酒店对艺术文化的推广和延伸,在给客人带来舒适的入住享受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并将酒店的艺术功能再次拓展到新的层面。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