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工笔彩绘重现壮观原貌
0条评论 2015-08-25 11:12:56 来源:文汇报  
\
技术攻坚组在法国修复室调图比对《圆明园四十景》原件。
 
\
坦坦荡荡一景位于九州清晏后湖西部。
 
\
原件再造特展吸引爱好者欣赏。

圆明园,这座象征清代盛世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世人除了通过文史资料粗窥其华美外,就只剩下无限遐想。而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成了它最真实壮观的见证。昨天,《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特展在沪举行,将持续展出1个月。此前,法国国家图书馆独家授权上海远东出版社,进行《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以原材料、原大小、原装裱对圆明园四十景图进行原件再造,力求每一张图景都与原图无限接近、肉眼莫辨。这40幅工笔彩绘绢本,高精度逼真再现了圆明园原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郭黛姮,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谈到,《圆明园四十景》系统全面真实地描摹了圆明园景观,为研究圆明园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直观史料和可信度极高的依据。如今,中法两国专家团队合作,以高清扫描及现代技术重新出版原件再造文献,极大便利了文化遗产研究,对中国文化史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意义重大。

流散155年,再现清鼎盛期皇家御苑胜景

《圆明园四十景》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等人,历经十几年绘制而成的绝世孤品,每幅图都分别配有乾隆御笔题诗,左诗右图、诗画结合。1860年,这套珍贵的彩绘画卷被英法联军劫掠而去,并于1862年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购,成为其远东特藏中的珍品。这套世界公认的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圆明园流散文物从此被深藏地库,难睹真容。

在专家们看来,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圆明园被毁,昔日美景不再,但画卷中所绘建筑、泉石、园林等景观,皆为写实风格,背景山石略高于实际高度,当属写意风格,看到四十景图就如同一睹圆明园当时的盛况。郭黛姮指出,绢本四十景图较为准确传达出每个景区的不同格局,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鸿慈永祜的庄严肃穆,方壶胜境的宏伟壮观,还是杏花春馆的亲切宜人,慈云普护的自由活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绢本四十景图所展示的建筑总体形象,立面准确,包括单层殿宇、厅堂、轩、亭、廊、榭,还有多层楼阁布局,色彩运用、装修形式与变化,建筑与山石、花木植被的关系,全都历历在目。”

《圆明园四十景》98方玺印分钤各册页,除加盖“圆明园宝”骑缝章的4个册页,钤印7至9方玺印外,其他各幅均只钤一方宫殿章、一方闲章,诗、书、画、印达到了完美统一,堪称我国艺苑瑰宝。四十景图经雍正、乾隆二帝重新厘定景名,颇具哲理性。郭黛姮指出,40个景区中,雍正题写景名13处,如“正大光明”“九洲清晏”“万方安和”等,体现了帝王治国理想。到了乾隆三年下旨绘制后,对原有一些以景物命名的鱼池、莲花馆、牡丹台进行重新命名,提升了景观的文化内涵。比如,位于圆明园后湖西侧的“鱼池”一景改为“坦坦荡荡”,帝王在鱼池旁喂鱼、观鱼,以金鱼在池中悠游,比喻自己不但知鱼之乐,而且举目望庶民,时刻想到百姓。

“《圆明园四十景图》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彰显了帝王审美价值取向,也透露了诸多圆明园变迁史。有了原件再造,这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奥秘都将一一浮出水面。”郭黛姮说,比如,考古学家依靠圆明园四十景图,找到了“镂月云开”西北角山口的永春亭遗迹,并对遗迹进行了发掘保护;九州清晏、长春仙馆景区桥梁的保护工程设计、修复,也是从四十景图中找到了多处信息佐证。

历经艰辛,成功尝试海外中华遗产数字化回归

不过,要从法方争取到四十景图原件再造的授权,绝非易事。“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四十景图》曾14次被复制,但都不是原图复制。”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徐忠良告诉记者,此前复制或黑白或彩色,或纸本或绢本,或卷轴或经折,但可惜形制、精度均非原作形貌。

此次项目赴法工作组负责人彭筱军说,签约过程可谓波折重重,“法国国家图书馆内部意见并不一致,但上海远东出版社及专家团队,以对文物遗产的精细了解,最终从促进文化研究的视角,说服了法方专家”。法国国家图书馆全程参与四十景图再造的技术监制,历时2个多月,对四十景图进行细致的除尘处理,在标准光源下高精度扫描图片,每张彩图经过8次扫描后合成,装裱采用传统手工技术,作品工艺和质感与原作保持一致。“装裱同样追求极致,采用传统的一流手工装裱,通过手工刷浆糊一张张裱起来,再自然干燥。绫子、包边,完全按原作仿旧定制。”彭筱军说,当法方首次看到试裱件,就为绫子的完全一致大为惊叹。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鲁诺·拉辛不禁赞叹中方“一丝不苟”——依据法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高精度数字版本,中方技术人员从选材到调色,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甚至绢页的重量都要求和原件一致。

作为圆明园研究权威专家,郭黛姮忆起,2001年时她争取到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观看《圆明园四十景》原件的机会,近乎贪婪地看了两三天,依依不舍地出来后,她就想,什么时候能不受限制地观摩原作,便利团队的学术研究?如今,原件再造版本出炉,郭黛姮赶紧预订了一套珍藏。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谈到,文化遗产的再现,强调复制的一致性、清晰性和严谨性,通过准确记录和传达文化遗产承载的信息,让普通人能直观了解和分享历史遗产。“此次原件再造证明我们有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达到准确逼真、无限接近、肉眼莫辨的效果。这是海外中华遗产数字化回归的一次成功尝试,有利于更有效地传承传播中华文化。”这也为人文历史研究者从更多元角度分析奠定了基础,堪称一次与古人的精彩对话。

法国亚洲协会主席冈巴塞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认为中法文化学术界以开放的心态,现实的选择,精良的制作,达成原件再造、无限接近的目标,必将增进中法两国之间的理解与友谊,促进两国圆明园学术文化的交流。

编辑:徐啸岚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