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胜境——李斛绘画作品展”于翰海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0条评论 2015-10-13 22:28:0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之,李斛仁弟为其最成功者。——徐悲鸿
 
他的作品《嘉陵江纤夫》、《印度妇女像》、《女民警》、《披红斗篷的老人》、《工地探望》、《广州起义》、《关汉卿像》、《病房的早晨》、《三峡夜航》等都带着诗一样美妙的意境和深厚的功力,渗人心脾,成为我们时代的不朽画卷。——廖静文《李斛的画》

 
翰海当代艺术中心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旗下,集展示、研究、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机构,长期致力于20世纪传统经典的价值挖掘。自举办了“师•道——徐悲鸿及其学生作品展”后,又于今秋推出“笔墨胜境——李斛绘画作品展”。
 
此次展览分为“形与神”“光与景”“亲与情”三个板块,按作品题材和类型分别从人物、夜景以及素描三方面梳理艺术家李斛绘画中最突出(大)的成就。本次展览共将展出51件作品,并随期出版同名画集《笔墨胜境——李斛作品集萃》。据悉,展期将持续至10月22日。
 
从1919年至1975年,从成都师范到中央美院,从人物探索到夜景写生,李斛一生的重要转折中,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他是中国的安格尔”“他为中国画别开生面”“他是中国画改革派四大旗手之一”……后世留下许多对李斛的评价,却罕见他的作品。为此,翰海当代艺术中心与李斛家属合作,最终促成了此次的展览。
 
形与神
 
本次展览汇集了李斛大部分重要代表作,例如《关汉卿像》、《披红斗篷的老人》、《女民警》、《齐白石像》,甚至还有首次露面的早期作品《纤夫》。
 
《关汉卿像》是李斛人物肖像画代表作之一,该画被美术界称为“一幅表现历史人物肖像画的杰作”。多年以来,凡我国关于介绍关汉卿的书籍、作品等,采用的都是这幅《关汉卿像》,并且这一形象已深入到对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初中的历史教科书和高中的语文教材亦选用了这一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本次展览的《关汉卿像》是李斛于1962年应友人之邀另外绘制了一幅关汉卿像,也是近年来引用最多的关汉卿画像。
 
李斛的水墨人物画巧妙运用(淡化)素描、水彩手法,强化中国画线造型和平面略加明暗体积的渲染技法的渐变,画风清新俊逸,人物形象刻画传神生动。他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如果说以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艺术先驱走的是一条洋为中用的道路,那么,李斛先生则是这条路上坚定的跋涉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曾经如此评述。
 
光与景
 
李斛不仅在人物画方面,也在夜景山水画等方面闪烁着他的艺术光辉。尤其1954年所作《武汉大桥工程夜景》——波光粼粼,灯火闪烁,倒影跳荡,可谓参用西洋画法表现新中国生产建设图景的代表作,后期又以融会了北宗笔法的《三峡夜航》(1971年作,现藏于民族饭店)使其成为现代夜景山水的独特发现者。
 
如何用千年传统形成的笔墨表现现代建筑?展览中的《石景山钢铁厂》《夜战》《草原新城》等佳作都能解答。灯火通明的厂房,喷出熊熊火舌和巨大烟柱的高炉,与纵横交错的水渠管线、倒影组成神奇的光彩世界,最呆板不过的直线、直角、方块房屋,都在画面上变成了写物造型的构成因素,这乃是名符其实的色彩交响。李斛在《石景山钢铁厂》一画上,成功地以玫瑰色尽情挥写不眠的钢城。
 
李斛用传统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和西洋画的明暗法、色彩空间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画面效果既有意境又有真实感,既有笔墨又有光感,可以说他成功开辟了山水画的新领域。
 
亲与情
 
尽管李斛致力于研究传统中国画与西洋画结合的问题。由于学西洋画出身,素描的强调结构,一直贯穿着他的所有绘画。同窗的艺术家戴泽曾回忆,李斛是素描教学中的骨干教师。他的示范作品《石膏素描》(维纳斯半身像)竟然用了超过90小时,成为当时最好的示范作品。这张作品甚至影响过当代艺术家徐冰:“那张石膏像在我上学的时候曾经在教学楼道里作范画挂着。李斛先生这张画使我感到就是一种可以触摸到对象的画。”
 
在素描的教学和练习中,李斛也曾用家人朋友作为模特。李滨,李凡、李蓉、李芸以及好友戴泽、韦启美都是其画中人。如今再回首这些素描,并不仅是一种绘画技法的展示,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李斛无疑是继徐悲鸿、蒋兆和先生之后对中国画推陈出新做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20世纪的中国画转型,已然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而且这种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还在继续着。正因如此,对于李斛的艺术价值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编辑:李保兴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