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激活传统:谈彭薇的“当代水墨”
0条评论 2015-10-20 15:29:14 来源:凤凰艺术  
\
一家三口在展览现场合影
 
目前正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的“两代水墨缘:彭先诚与彭薇”,堪称极具创意的策展计划:父女俩的40多件作品形成了有趣的对话,让观众从血脉相连的两代艺术家的表达方式中观察他们各自如何对待传统。而对目前在市场上十分引入瞩目的彭薇,更可以观察其最新创作的“观念”所在,看“当代水墨”的标签下,当代艺术如何激活水墨传统。
 
从传统出发
 
何谓传统?是传统的图式?传统的观念?抑或传统的技法?强调传统,强调其图式、概念与技法,是许多画水墨、研究水墨、教水墨的人擅长的事情。
 
在“两代水墨缘”上我们无疑看到了水墨这个传统的形式。首先看作为父亲的彭先诚,一生都在追寻传统。但是,这里所谓的传统,并非许多人眼里、笔下与嘴上的传统。
 
彭先诚没有进过科班,也不像许多人以传统的嫡系自居。他的艺术风格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喜欢绚丽的色彩,喜用“没骨法”。他对传统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画的唯一母题,就是笔墨,笔墨意识、笔墨积淀不解决,专攻任何题材,画品也上不去。”比如说到山水画:“我不在乎最终能把山水画到哪种程度,而是看重山水能否提炼出不同的笔墨效果。”
 
如此颇具个性的回答,恰恰显示他身在传统笔墨的范畴中,却并未因传统而作茧自缚。在当代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他反而是一个勇于创新、勇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家。用具有当代性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激活传统,是他的立足点,也是他创作的必修课,是其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
 
回归传统
 
更有趣的是,彭薇的作品凸显了父女俩之间的不同,虽然他们的作品都在向中国的水墨传统致敬。
 
首先是两代人的视野不同:对于彭薇,传统不仅是一种精神养料、一种无形的价值观,也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她不仅关注传统绘画的原作,也注意到那些画作的物质载体如卷轴册页乃至外面的盒子。前者当然是一种文本,后者也是一种文本,彭薇把后者也引入了她的创作中,成为她的作品的一部分。
 
由此带来了她的艺术语言的不同:引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与装裱相关的细节,使她的作品成为装置艺术,而她的艺术语言则突破了二维平面的绘画语言,颠覆了传统的观画的方式。
 
最根本的则是观念的不同:对于传统,她从媒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解构了表现传统的经典图式——在画面上,彭薇针对常见的“题跋”做文章。这里借助的是“挪用”——当代艺术中常见的手法,而且是双重的挪用:既是内容的挪用,题跋里抄录的是外国古人的书信;也是形式的挪用,这些外国人的话却以貌似“题跋”的方式出现在画面上。
 
激活传统
 
彭薇与父亲彭先诚的不同点,恰恰是这个父女同台表演的展览与众不同之处。大家都知道中国有“艺二代”现象,却少有这样鲜明地体现两代人的特点的合展。我们不妨可以将这种特点概括为两代人截然不同的激活传统的方法。如前所述,彭薇之所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取决于她在艺术创作中完全不同于父亲的视野、语言与观念。
 
父女俩的不同,意味着两种“当代水墨”:彭先诚的作品也是当代水墨,是在传统水墨范畴内的当代创作,这里的当代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彭薇的作品则是另一种意义的当代水墨,是以水墨的形式出现的当代观念作品。她的创作说明今天的当代观念艺术正在向传统回归。
 
那么,彭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奥秘是什么?我认为是她在接受笔者访谈时十分强调的两个字——“游戏”。诚如她的回答,这种“游戏”即是她的创作态度,也是她的创作方法。对许多当代艺术家而言,游戏也是很流行的,不过在笔者看来,游戏作为一种创作态度并不新鲜,但真正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却很少。仅以彭薇作为个案,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看着画册长大,早已习惯成自然,但在创作时却想到要对那些印刷品表达敬意,为自己的作品复制一份印刷品;与此同时,她受到经过精心装裱妥善保存的原作的启发,做成独具特色的装置作品。理智与幽默可谓“游戏”的必要条件,在犀利的批判眼光激发才功德圆满,给她带来灵感去激活传统。
 
彭薇自述
 
我的手绘游戏的灵感全部来自印刷品,来自现代印刷书籍。绘画(古典)与文学(题跋)进入我的视野,而我用西方古典文学大师的私信“篡改”了古典山水画的题跋,甚至题目,于是,“西方”这一概念“进入”了中国山水文本。在挪用古典绘画图像的同时,西方文人的信件、诗歌,“替代”了题跋,但这题跋的位置、书法、效果,仍是“题跋”。这是有趣的对应游戏——古人用题跋与绘画交谈,我借西方文人的书信与中国古人的画交谈,同时,与现代观众交谈。
 
在此四本册页、三幅湖石作品里,我借用莫扎特写给父亲的信献给我的父亲。
 
《卿卿如晤之三》,是儿时在家里学画的记忆;《老彭和小彭》之一、之二,是父亲带我远游求学的经历;《卿卿如晤之二》是长大后,人在异乡外思念父母的记忆。
 
而父亲于我看来,亦如“石”。
 
(这是彭薇2015年9月为展览写的一段文字)
 
 
\
彭薇 致父亲
 
\
彭薇 卿卿如晤 No. 2 2015
 
\
彭薇 剑 2011
 
 
\
彭薇 那一天 2015
 
彭先诚语录
 
我画山水,不是在画水墨风景画,而是游山的散文诗。中国人游山,是情怀,是寄托,和眼前的山水不是主客关系,我不在乎最终能把山水画到哪种程度,而是看重山水能否提炼出不同的笔墨效果。人面对山水的那种气场,无法复制,我的山水速写就是在画面对山水那一刻的内心状态。
 
(摘自彭先诚的《笔墨说》)
 
 
\
彭先诚 丽人行 2011
 
\
彭先诚 花鸟
 
资料链接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目前正在举办“两代水墨缘:彭先诚与彭薇”的展览。彭先诚与彭薇父女的四十余幅水墨作品均直接得自艺术家工作室,呈现水墨艺术在两代人之间的巧妙承传,启发当代水墨艺术新对话。
 
彭先诚以独具风格的“没骨法”和色彩斑斓的构图著称,展览出现了他20年来创作的25张唐代仕女、骏马、花鸟静物以及迷人的彩色山水画作。
 
彭薇以传统的山水绘画技巧为基础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当代作品。展览展出18件彭薇的作品,包括灵感汲取自卷轴与册页的近作,诗意地重新诠释了传统山水或文人石的意念。
 
 
\
父女俩
 

编辑:徐啸岚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