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奇迹再次上演,超大规模双年展与“海水”亲密接触
0条评论 2015-10-29 10:50:35 来源:Hi艺术 
\
本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展览场地之一,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Istanbul Modern Art Museum)(图片来源:flashartonline.com)

第14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International Istanbul Biennial)于9月5日-11月1日对公众开放,今年的展览主题为“海水:一个思想形式的理论”(Saltwater: A Theory of Thought Forms)。双年展由私人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和艺术基金会提供支持——这是在非常少的公共基金支持下,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艺术事件之一。

今年的双年展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规模——各种展览遍布全城的30多个博物馆、银行、车库和花园,横跨了博斯普鲁斯(Bosphorus)海峡两岸。今年的策展人卡罗琳·克里斯托夫-贝卡基亚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曾经策划过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卡罗琳表示这届双年展的主题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海水’是世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我们身体上的钠构成神经系统,以及我们的生命系统和运动;它是活着的关键。同时,海水也是数字时代最具腐蚀性的材料。”

不但如此,要想参观此次双年展还需要全程与海水亲密接触,在不同展览地点之间辗转需要依靠渡船等交通工具,观展的时间间隔自然也被延长。尽管事先特地不公布参展名单,但是60多位艺术家和包括神经学家在内的其他人士参展、1500多件作品的阵容也足以令人迷失在这座城。“看完全部展览失少需要三天”——一份双年展的新闻稿提前就为观众打好了“预防针”。

而Istanbul Modern也成为今年最有看点的展区之一:本土艺术家Aslavuolu的一件新装置作品就在此展出——这是一种运用亚美尼亚古老技法将昆虫体内红色染素萃取出来的装置;另一大看点就是Santiago Ramón y Cajal所设计的1870年波纹绘画的装置;另外则是著名的病理学家和神经学专家Ramón y Cajal所展示的著名的医学理论。

当然此次双年展也出现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刘鼎的诗歌作品《广场上的松树》、《临时演员》在伊斯坦布尔与观众见面;程然的9小时电影《奇迹寻踪》也同期上映——这也是该部电影的首映。

政治与文化也是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中不可缺少的议题——上届双年展中设有专门的“难民项目”。今年的双年展中,意大利作家南尼·巴莱斯特尼(Nanni Balestrini)的小说《卡尔博尼亚:我们都是共产党员》(Carbonia: We Were all Communists)也在展出作品之列——这是一部关于二战后撒丁区工人起义的作品。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的动画电影《Tide Table》也在这次双年展展出——其中通过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的视角和一把沙滩椅,对南非政治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进行了异想天开的探索。肯特里奇是作为“同盟”团队的成员之一参展的,而他的另一位“搭档”则是土耳其本土艺术家Füsun Onur,她的《粉红色的船》(Pink Boat,1993)的精简版也在此展出——其中一个可充气的小型船队抗议金角湾上历史桥的搬迁。

编辑:徐啸岚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