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巴黎写生作品,周茂东素描
巴黎写生作品,梁益君水彩
巴黎写生作品,王龙生油画
展览现场
“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邀请展”展览海报
嘉宾合影(左起:学术主持支宇、艺术家高小华、巢-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唐尽力、策展人彭肜)
学术研讨会现场
策展人彭肜发言
艺术家高小华发言
艺术家王建彬发言
艺术家王龙生发言
艺术家梁益君发言
艺术家叶莹发言
嘉宾合影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2015年11月7日下午,“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邀请展”在洛带博客小镇巢-艺术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天府画派系列展览,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巢-艺术中心承办,也是今年唯一一场在境外展示的天府画派系列展览。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本次活动的策展人彭肜,学术主持支宇,成都画院美术馆副馆长李晖,成都画院叶莹,艺术家高小华、王龙生、周茂东、肖克刚、王建彬、梁益君、朱可染等,独家媒体报道99艺术网,以及巢-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唐尽力。
四川“乡土美术”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以高小华、罗中立、何多苓等艺术大家为代表的四川乡土绘画更是谱写了中国当代艺术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篇章,他们在成都的持续创作迄今仍然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产生着巨大影响。在巴蜀大地这片热土上,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们持续着大地的热情和人生的诗意,同时呼应着时代的进步。本次展览通过展出一大批以四川艺术家为主体的新乡土绘画代表性作品,全面描绘出中国当代“新乡土”艺术思潮的整体面貌,同时也试图通过这次跨越国界的艺术展览和学术命名来书写中国当代艺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史叙事章节。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继10月24日-26日期间在巴黎约瑟夫画廊所展示的“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巴黎邀请展”之后的第二场。上个月,参展的23位参展艺术家中有19位去到巴黎进行交流、考察。参观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梵高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伦勃朗故居、巴比松米勒故居等地。开幕过后,现场就“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邀请展”活动展开了学术研讨会,大家将展览的感受做了各自的分享。
策展人彭肜研究新乡土美术距今已有十年时间,在现场她谈到“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巴黎邀请展”是“新乡土”概念提出来后的第一场展览,也是天府画派在境外展示的第一场展览。巴黎与成都这两座城市都具有“时尚”的性质,无论是在休闲、美食、生活气质以及美育方面,都具有相同的城市气质。一方面是巴黎与成都的时尚、新潮以及前沿,另一方面是“乡土性”,这其中有巨大的反差与张力。此次,我们去到巴比松,也看到了巴黎时尚之外的乡土性,以及在米勒故居中感受到艺术家对于土地的热爱和眷恋,这些也体现了巴黎乡土传统的深厚。巴黎的巴比松与成都的巢艺术中心,就距离都市的地理位置而言,也具有某种相似性。还是有一种奇特的缘分成就了此次展览,在境外举办一场这样的展览辛苦程度远比在境内举办要高的多,把这件事能做成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和大家的辛苦付出。今天坐在这里分享感受,比此前更有底气,也更自豪。由于条件所限,巴黎所展示的作品数量以及作品呈现方面都比较简单,今天看到巢-艺术中心展厅所展示的这些作品,感到更加的自如、亲切,也更加的落地。“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邀请展”走过了一段非常辛苦的路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的展览也显得尤其有意义。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巢-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唐尽力在现场分享感受时表示,本次活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筹备,从今年5月份开始酝酿策划展览,并邀请彭肜和支宇老师参与其中。6月份初步拟定展览方案并申报天府画派系列展览项目,于7月21日通过天府画派办公室专家组会审,列入2015年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系列展览项目七场油画展览之一,也是唯一一场在境外做宣传、推广的展览。此后,搭建展览团队,邀请艺术家,联系合作媒体,设计展览海报、画册等,策展人及学术主持撰写相关评论文章及相关文案等工作陆续进行中。上个月,展览在巴黎约瑟夫画廊举办,23位参展艺术家中的19位也来到巴黎进行交流、考察。其中,各项工作的复杂、辛苦程度比在国内举办展览要难得多。巢-艺术中心首次举办这样的跨国活动,在经验和经费上也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乡土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敢于把本土的东西拿到巴黎这一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对话,不管怎样,有勇气、信心敢于走出去交流,就是一件好事。
学术主持支宇作为学术研讨会的主持人,他谈到大部分人离开巴黎之后,自己与彭肜老师打算去柏林自由大学和艺术大学做交流,在巴黎等待的几日,收到了对于展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主要分三个方面,首先在巴黎本地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展览的合作方欧洲艺术教育交流基金本身是会承接国内各种过去的展览的,对方认为“重访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2015巴黎邀请展”无论是从参展艺术家团队,还是展览的切入点以及带出去的作品,品质都非常的高;第二是在藏家方面,虽然与销售方的沟通没有十分充分,但藏家的热爱程度还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第三,当地媒体对此次展览也十分有兴趣,由于经费有限,本次的宣传力度没能太大
通过此次的“重访乡土”,支宇抛出了几个问题,总结了以下意义。首先,他认为“重访乡土”在巴黎重在“重”字,就像“新乡土”的“新”字一样。有三重涵义在其中:首先,巴黎的展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乡土的重访。乡土绘画从川美一枝独秀扩展到全国范围,出现了伤痕、知情美术、乡土绘画、少数民族风、生活流这样的一条线索,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充满着中国和东方的色彩。我们现在提“重访乡土”,也就是给过去的中国语境下的乡土美术找到新的生长点,将其移植到全球化的语境下。在巴黎约瑟夫画廊开展时,你会发现他们会带着异域文化的眼光来看中国艺术家的绘画,他们会喜欢那种与西方油画艺术色彩、笔触、构图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题材如果具有东方感和地方性,他们会觉得这种就是好的作品。这就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地道的油画方式来表达呢?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当中,突出中国人的东方文化身份的同时不受制于西方妖魔化的眼光制约;其次,“重访乡土”具有现代性的重访,这也意味着对过去乡土艺术题材、构图、语言的重新调整。让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开放,对自我开放,对他者开放,以一种新的方式,使得乡土艺术不再是过去的面貌,全新的语言样式下,它是一种现代性的重访;第三,“重访乡土”应该是一种精神性的重访。新乡土要在情绪、生存感觉上与此前拉开距离的话,应该与现代性的批判联系在一起。之所以会有寻找故土,重返乡村田园的情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都市。越时尚就越向往乡土,越城市化就越喜欢原野,这也与此前的乡土有着不一样的概念。过去的乡土艺术是对乡土的颂歌,现在有着城市化的消费文化背景在其中。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根基,让“新乡土”能够得到全面的推进。
此后,参展艺术家高小华、王龙生、王建彬、梁益君、李晖、叶莹、朱可染等人相继发言。就各类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据了解,展览从11月7日起将持续至11月14日,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洛带博客小镇巢-艺术中心参观展览。
编辑:李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