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雷克·巴特里克:艺术评论,就应是批判性写作
0条评论 2015-12-09 13:20:0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徐佳和

马雷克·巴特里克
马雷克·巴特里克

国内各种展览上,写在画册的前言和展览板上的不痛不痒的文字,究竟算不算真正的艺术评论?艺评人的文章该不该收取费用?这些时不时会困扰国内艺术界的问题,在记者专访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现任主席马雷克·巴特里克时,得到了一些解答。

艺术评论因为艺术作品和展览而诞生,但艺术评论究竟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艺术生态里?艺术评论对于艺术创作的作用在哪里?国内各种艺术展上,写在画册的前言和展览板上的不痛不痒的文字,究竟算不算真正的艺术评论?艺评人的文章该不该收取费用?这些时不时会困扰国内艺术界的问题,在记者专访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现任主席马雷克·巴特里克(MarekBartelik)时,得到了一些解答。

马雷克·巴特里克是前不久来沪参加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并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接受对话的。国际艺术评论协会(AICA)于1940年左右成立,属联合国旗下的文化组织,总部位于巴黎,协会七十余年的历史不算短,且在全世界有64个分部,但在中国却没有。

马雷克·巴特里克出生于波兰,目前生活、工作于纽约,他是艺术评论家,也是艺术史学家和诗人。他最初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之后改变了专业方向。从1996年起,巴特里克在纽约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合大学教授现代与当代艺术课程。与此同时,他还是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

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收到的艺术评论投稿共140余篇,81篇来自中国,另外的来自美国英国等47个不同的国家,由此看可以感觉到参与艺术交流的艺评人都扎根于第一线的土壤,活跃而独立。但是,马雷克说:“如果你想因为写艺评,获得丰厚报酬而变得富有,那你就想错了。”

艺术评论:对于艺术评论来说,最重要的写作特质是什么?那些写在艺术家画册开篇的,能不能算做艺术评论?

马雷克:艺术评论,应该有批判性的观点,是批判性的写作。我相信如果写作者的思考既是独立的,又带有批判性,文章又保有客观性,那并不是因为收了杂志、艺术家、博物馆或者政府的钱而写。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非常注重评论的客观性和批判性,认为这对艺术是有益的。因为如果记者或者艺评人只是简单地重复主流媒体所说的内容或者艺术家自己所说的内容,那他们就没有思考,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评论的工作中去,也就不存在评判性和原创性了。只有艺术评论水平不断提升,艺术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所以艺术评论的文章必须具有批判性。

艺术评论在中国还是件新鲜事,但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与艺术评论在其他许多国家刚刚形成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共通的。顶着压力写作会影响文章的客观性和原创性,这是一个普遍问题。

艺术评论:艺术评论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马雷克:第一步是需要有足够多的艺术家,第二步才是让更多的艺术评论家参与进来。没有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那艺评家也无法评论。我认为在中国,第一步已经完成了,艺术家的数量和活跃程度都很好,而且中国艺术在国内或者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中国可以慢慢开始走第二步了,将艺术评论这一块发展起来。

在独立创作和客观评论的基础上,我们所看重的是原创性。如果说有很多不同展览、有很多不同的艺术家,那我们也想听到来自不同艺评家的声音。不是千篇一律且相似的内容,而是艺评家自己原创的独特的内容。艺评家也需要用正式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从而将观点更好地传递给读者,与读者对话。

艺术评论:您说艺评要保持客观性和批判性,不为杂志、不为艺术家、不为美术馆去写。那西方的艺评家依靠什么来生活?是否有得到基金会的支持?

马雷克: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例,今年大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0位艺评家参加,其中大约有5000位是国际艺术家评论协会(AICA)的成员。但他们当中完全靠写艺术评论来生活的比率是非常低的。因此,艺评家很多都是来自不同的职业领域,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受过不同的专业训练。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想写关于艺术的文章的愿望。

也许其他的很多职业有一条专门的成长道路,比如成为一名专业的记者之后就可以以此为生,但很难说有以艺评家为职业为生计的道路。而能被称之为职业艺评家的,注重更多的是你的思维模式以及你写作模式的专业化,而不是以是否以艺评为事业来定义。我希望通过一些奖项能够推广一些我们看重的带有普世价值的评价标准。

其实,你的这个问题也是钱和权如何权衡的问题。艺评家从无偿写作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独立思考人和创意人的地位。当然,他们从博物馆或艺术家那儿得到报酬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他们需要之前的累积才有资格去协商。这些也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花钱来买艺评家写的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东西,是很愚蠢的。

艺术评论:您的意思,即使在西方,也没有职业艺评家?

马雷克:如果你是想通过写艺术评论来赚钱,那是不可能的。在我成为评论家之前我是一个桥梁工程师——很可怜的桥梁工程师,现在则是十分快乐的艺评家。因为现在是一种充满创意的生活方式,我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我更享受精神层面,以及参与到艺术中去的生活。如果你想要生活得非常富裕,在意的是物质生活,那我建议你不要选择艺评作为你的职业。但就我个人而言,成为艺评家是非常棒的,因为可以借此感受生活,感受艺术。

艺术评论:据我所知,在中国的艺术院校没有设置艺评这样一个专门学科,在西方的艺术学院是否有这样的专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马雷克:艺术评论或者批判性写作不能算是一个学科,你很难给它一个定义,不像是工程学这种专业的学科。更多的是思维和精神层面上的传递。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我们确实是有批判性写作这样一个项目。写作和文本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有诗歌的创作、小说的写作还有散文的写作等。作为写作者,你要有一个自己发声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你的语言文字。通过文字,可以表达自己对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各种看法。但我想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得到艺术评论或者艺术批评方面的训练。因为大部分教学是通过语言,通过批评来进行的。有时是两名艺术家互相批评,也就是同行一对一的审议。有时是在一群人面前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就像接受社会大众的评判一样。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学校中学习艺术的潜在的艺术家们已经加入到了对艺术评论的学习中。

走出校园,在艺术界,我们也认为艺术评论是跟随艺术发展而发展的,同时艺术评论也推动着艺术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当代艺术界,艺术评论尤为重要。在艺术教授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除语言之外的其他一些媒体渠道,其他的一些技术手段等。因为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艺术家以后要走向市场,就需要和媒体和各种各样的渠道打交道。所以也希望能够通过评论或者艺评这样一个互动能了解到在整个艺术界市面上不同的媒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艺术评论搭建一个平台和桥梁让艺术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这样一种多渠道、多元化、多媒体、多手段的对话当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现在还有一个新的教学项目,叫做对于艺术家的批判实践。除了艺术评论的理论学习和写作学习之外,可能更多的是在实操性方面给他们帮助。也就是说通过语言、通过媒体、通过技术等各种评论手段让艺术家更多地参与艺评,了解艺评。

英国皇家美院有专门的艺术评论专业,而中国所有的美术学院都没有专业专门培养艺评家。中国确实也缺少年轻一代的较知名的艺评人。中国没有很多有名的艺评人,换一个角度说,这对中国艺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土壤,能够从中脱颖而出。

艺术评论:西方艺术家如何看待艺评家对自己作品或者展览的评论?

马雷克:我看重的不是报酬,像有时为杂志写文章报酬并不高。我在意的是这本杂志的受众比较大,我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发自己想发的声音。作为艺评人很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如果别人都看不到你的文章,那就没有发声可言了。关于艺术家和艺评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重塑,现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方向不是很乐观。艺术家和艺评人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而不是一位艺术家要举办展览时目录中需要有篇文章,于是就找到一名艺评家,提供给他一份目录,让艺评家就此写篇文章,最后艺术家自己都不看就直接把文章放进去了。这种模式不是我想要的与艺术家之间的相处模式。我不介意为目录写文章,实际上我也写过很多。但我想要的是一种对话和交流,有意义的双向的方式。

此外,还要考虑艺术家和艺评人两种身份的互换和流动性,因为很多艺术家也是艺评人,很多艺评人也是艺术家,很多人自己做艺术也做策展人,有的还可能在学术界教书。所以他们在这些身份之间转换,可能是一人身兼多职。不是说固定的,艺术家就得是艺术家,艺评人就得是艺评人。他们之间很多是有交替性的。

有些不太理解艺术评论这个工作的人可能会说那些艺评人肯定是做不成艺术家或者说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家,最后就沦落到写艺评,但其实不是这样。我要说,你千万不要小看“失败者”。

艺术评论:艺术评论的时代性依附于作品吗?

马雷克:我认为最好的艺评作品是针对你同时代的文化内容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评论。因为同代人的话,有相似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彼此之间的感受更有共鸣,更容易写出更有质量的作品。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年代都应该有艺评家对同时代的艺术家做艺术评论。

同代性非常重要。同一代人才有热情和愿望来表达你对这个艺术作品的一些感触,你和艺术家在感情上也会有更多的共鸣。从历史上来看,一些比较知名的成功的艺评人的话,他们的作品还是针对自己同时期的艺术家或者展览来进行评论,而不是回过头来用一种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些之前的艺术家的作品。

其实这样的一种同代之间的评论也应用在我们的艺术教学当中。英国皇家美院在教授艺术写作和艺术课程的研究生时,我们不仅能听到老师的声音,也能听到学生的声音。为了更好地教学,反而应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批判和评论。很多同学之间的相互审议产生的效果比老师在上面教授达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同代的学生之间更有共鸣,能看到问题的所在,提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艺术评论:您看到的中国艺术评论还应该往哪些方面努力?

马雷克:听说上海有四万名学艺术的学生,上海还有雄心去打造一所中国最好的美术学院,甚至是世界级的美术学院,新校区也在规划中。要实现这个雄心的一部分,那批判性思维和艺术评论是必不可少的。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