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锦仙:她来自中国 为大英博物馆修复中国古画29年
0条评论
2016-02-04 11:26:24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崔莹
尘封6年后,2016年2月4日到18日,大英博物馆将展出中国古代名画《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女史箴图》原作早已失传,而这幅唐代摹本被认为最接近顾恺之神韵,因此艺术价值颇高。但和其他中国古代书画一样,因脆弱怕光,这幅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古画,每年最多只能展出8周。
邱锦仙今年64岁,已经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29年。她修复了三四百幅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古画。它们中,有《女史箴图》唐摹本,也有在大英博物馆中国特展“明:皇朝盛世五十年”中出现的《紫禁城》图,以及赵孟頫的《双马图》、《八仙过海》和张翀的《瑶池仙剧图》,以及数百幅残损的敦煌绢画。
2016年1月31日,邱锦仙带着助手去上海采购修画材料,并回家乡缅怀恩师——不久前刚去世的修画大师华启明。临行前,腾讯文化对她进行了电话采访,听她讲述如何来到大英博物馆,如何在这里修复古画的故事。
因技艺高超来到大英博物馆
1972年,在上海南汇农村插队的邱锦仙,进入了上海博物馆。她决定学习一门手艺,就选择到裱画室工作。经历“文革”浩劫,上海博物馆的裱画人才青黄不接,老师傅不遗余力地向徒弟传授技艺,很快,邱锦仙成了裱画室的能手。她的老师包括扬帮的徐茂康、苏帮的华启明等。(注:扬帮和苏帮是上海书画装裱业的流派,扬帮指扬州裱画风格,苏帮指苏州裱画风格。前者装裱古雅,用糊如水,镶缝平正、挺直、牢实。后者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
虽然不希望特殊人才外流,但当时上海博物馆的馆长马承源和副馆长汪庆正(均已去世)最终尊重了邱锦仙的愿望。邱锦仙表示,两年后一定返回上海博物馆。
因为技艺娴熟,她很快在伦敦有了立足之地。英国大维德博物馆主要收藏中国瓷器,在这里工作的汉学家韦陀(RoderickWhitfield)和中国博物馆有很多交流。得知邱锦仙来到伦敦,韦陀便推荐她去大英博物馆演示裱画和修画技艺。这次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罗森(JessicaRawson)女士随即邀请邱锦仙到大英博物馆工作。
邱锦仙随后得知,因古旧和破损严重等问题,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众多中国古画被打入冷宫,无法展出。当时大英博物馆有两位英国修画师,他们掌握了一些日本的修画技艺,却没有任何装裱、修复中国古画的经验。邱锦仙接受了这份工作。
工作两年后,邱锦仙面临是否回上海博物馆的抉择。罗森竭力挽留邱锦仙,任翻译的同事也很愿意协助她办理工作签证和其先生的探亲签证。她们的热情感染了邱锦仙,那些依旧“暗无天日”的中国古画更令她不忍一走了之。
“如果我不做这份工作,这些文物可能就毁掉了。我修一幅画,就让一幅画重放光芒。这样古画可以展出,可以供学者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古画原本是中国的,我这也是在抢救中国的文物。”邱锦仙后来这样说。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下,邱锦仙选择了在英国长期工作。她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上海博物馆。
在当时的大英博物馆馆长大卫·M·威尔逊委托下,罗森给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馆长写了一封信,感谢对方同意邱锦仙继续在大英博物馆工作,并希望和上海博物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失去一员大将,获得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上海博物馆也就不再追究。邱锦仙的丈夫郭林福也在上海博物馆工作,起初他几次申请去英国探亲,馆方都不同意,郭林福就选择更加努力地工作。后来,馆长终于同意他去英国探亲。郭林福恪守诺言,每次都按时回上海上班。他与妻子就这样长期分居了12年。
用混合浆糊修复《女史箴图》
史明理称,义和团运动时期(注:八国联军进京时),英国军官克拉伦斯·约翰逊驻扎在颐和园。“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他获得了这幅《女史箴图》。”(注:资料显示,约翰逊是趁乱将其盗走。)1903年,克拉伦斯·约翰逊将《女史箴图》带到大英博物馆,请馆方为画上的玉扣估价。在博物馆工作的历史学家西德尼·考尔文等人意识到这幅画的价值,用25英镑买下了《女史箴图》。
1914年-1918年,大英博物馆修画师斯坦利·李特约翰参考日式折屏的形式,将《女史箴图》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装裱在镶板上。
有人指责过这种将一幅完整的画分别装裱于镶板上的做法,但邱锦仙并不反对:“如果经常被打开然后卷起,画面反而更容易受损。装裱在镶板上不去碰它,它的表面就不易起皱痕和断裂。”
当时,斯坦利·李特约翰还在画上加了一种像薄膜的酸性物质来进行保护。但多年之后,《女史箴图》的画面变得干且脆,用邱锦仙的话描述,“都不像是绢画了”,并出现了明显的开裂和掉粉。
为此,2013年夏天,大英博物馆召开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讨论如何修复《女史箴图》。结论是,不能重新装裱,只能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加固。“重新装裱,油纸拿不下来怎么办?只加固就很安全,不会损坏画作。”邱锦仙也支持这样。
《女史箴图》局部
邱锦仙今年64岁,已经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29年。她修复了三四百幅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古画。它们中,有《女史箴图》唐摹本,也有在大英博物馆中国特展“明:皇朝盛世五十年”中出现的《紫禁城》图,以及赵孟頫的《双马图》、《八仙过海》和张翀的《瑶池仙剧图》,以及数百幅残损的敦煌绢画。
2016年1月31日,邱锦仙带着助手去上海采购修画材料,并回家乡缅怀恩师——不久前刚去世的修画大师华启明。临行前,腾讯文化对她进行了电话采访,听她讲述如何来到大英博物馆,如何在这里修复古画的故事。
因技艺高超来到大英博物馆
1972年,在上海南汇农村插队的邱锦仙,进入了上海博物馆。她决定学习一门手艺,就选择到裱画室工作。经历“文革”浩劫,上海博物馆的裱画人才青黄不接,老师傅不遗余力地向徒弟传授技艺,很快,邱锦仙成了裱画室的能手。她的老师包括扬帮的徐茂康、苏帮的华启明等。(注:扬帮和苏帮是上海书画装裱业的流派,扬帮指扬州裱画风格,苏帮指苏州裱画风格。前者装裱古雅,用糊如水,镶缝平正、挺直、牢实。后者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
修复前的《女史箴图》
修复后的《女史箴图》
虽然不希望特殊人才外流,但当时上海博物馆的馆长马承源和副馆长汪庆正(均已去世)最终尊重了邱锦仙的愿望。邱锦仙表示,两年后一定返回上海博物馆。
因为技艺娴熟,她很快在伦敦有了立足之地。英国大维德博物馆主要收藏中国瓷器,在这里工作的汉学家韦陀(RoderickWhitfield)和中国博物馆有很多交流。得知邱锦仙来到伦敦,韦陀便推荐她去大英博物馆演示裱画和修画技艺。这次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罗森(JessicaRawson)女士随即邀请邱锦仙到大英博物馆工作。
邱锦仙随后得知,因古旧和破损严重等问题,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众多中国古画被打入冷宫,无法展出。当时大英博物馆有两位英国修画师,他们掌握了一些日本的修画技艺,却没有任何装裱、修复中国古画的经验。邱锦仙接受了这份工作。
工作两年后,邱锦仙面临是否回上海博物馆的抉择。罗森竭力挽留邱锦仙,任翻译的同事也很愿意协助她办理工作签证和其先生的探亲签证。她们的热情感染了邱锦仙,那些依旧“暗无天日”的中国古画更令她不忍一走了之。
“如果我不做这份工作,这些文物可能就毁掉了。我修一幅画,就让一幅画重放光芒。这样古画可以展出,可以供学者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古画原本是中国的,我这也是在抢救中国的文物。”邱锦仙后来这样说。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下,邱锦仙选择了在英国长期工作。她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上海博物馆。
在当时的大英博物馆馆长大卫·M·威尔逊委托下,罗森给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馆长写了一封信,感谢对方同意邱锦仙继续在大英博物馆工作,并希望和上海博物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失去一员大将,获得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上海博物馆也就不再追究。邱锦仙的丈夫郭林福也在上海博物馆工作,起初他几次申请去英国探亲,馆方都不同意,郭林福就选择更加努力地工作。后来,馆长终于同意他去英国探亲。郭林福恪守诺言,每次都按时回上海上班。他与妻子就这样长期分居了12年。
用混合浆糊修复《女史箴图》
邱锦仙和同事、助手在大英博物馆的平山郁夫东方书画修复工作室
史明理称,义和团运动时期(注:八国联军进京时),英国军官克拉伦斯·约翰逊驻扎在颐和园。“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他获得了这幅《女史箴图》。”(注:资料显示,约翰逊是趁乱将其盗走。)1903年,克拉伦斯·约翰逊将《女史箴图》带到大英博物馆,请馆方为画上的玉扣估价。在博物馆工作的历史学家西德尼·考尔文等人意识到这幅画的价值,用25英镑买下了《女史箴图》。
1914年-1918年,大英博物馆修画师斯坦利·李特约翰参考日式折屏的形式,将《女史箴图》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装裱在镶板上。
有人指责过这种将一幅完整的画分别装裱于镶板上的做法,但邱锦仙并不反对:“如果经常被打开然后卷起,画面反而更容易受损。装裱在镶板上不去碰它,它的表面就不易起皱痕和断裂。”
当时,斯坦利·李特约翰还在画上加了一种像薄膜的酸性物质来进行保护。但多年之后,《女史箴图》的画面变得干且脆,用邱锦仙的话描述,“都不像是绢画了”,并出现了明显的开裂和掉粉。
为此,2013年夏天,大英博物馆召开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讨论如何修复《女史箴图》。结论是,不能重新装裱,只能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加固。“重新装裱,油纸拿不下来怎么办?只加固就很安全,不会损坏画作。”邱锦仙也支持这样。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