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凝结后的时与空 马树青作品亮相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0条评论 2016-04-25 22:23:2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戈戈
\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
展览现场
 
在绘画中我只使用两种颜色,一种是透明的,另一种则不是。——马树青

2016年4月23日,展览“粉·尘 - 马树青”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开幕,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马树青三个系列的作品共计四十余件,包括矿物彩、布面油画、纸本绘画以及装置作品,集中展示艺术家马树青近年来在视觉艺术研究中所传达的艺术相貌。从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开始,马树青便执着于抽象绘画的探索研究。他的绘画体现了自我和精神性渗透于绘画过程的真实还原,呈现出纯粹极简的色彩与视觉感官空间。
 
用喷枪进行的创作方式更像是一种行动的绘画语言,马树青在其最新的“空间系列”作品中,将明亮的色彩作为主色调,借助透视关系以及明暗关系的反差巧妙的在二维空间当中,构建起一组视觉上的三维空间作品,这种空间的跨越例来是架上绘画所希望突破的创作瓶颈。此种创作构成了马树青艺术语言当中对于空间关系的思考。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展览当中的布面油画部分的作品则是马树青在艺术创作上对于时间思考的体现。传统艺术语言自《掷铁饼者》开始,到现实主义大师米勒的《晚祷》以及《拾穗者》再到杜尚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平面绘画一直在试图打破绘画语言在时间上的限制。“绘画与摄影不一样,摄影可以直接截像,可以看到过程。绘画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过程,但它往往只能呈现出最终的结果,我想将绘画的过程记录下来。”
 
所以,马树青的绘画行为以时间的角度作为参照,借助一遍遍重复劳动所留存于画面边框的颜料,向观看者传递着其在创作过程所留存下的时间记忆和痕迹。“平面绘画所保留的永远都是最后一层的颜色,透过画面,你很难分辨出内在的色彩和痕迹。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对平面绘画予以保留,让绘画不再止于一层的平面空间。”马树青说道。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推出的三个系列无论是色粉、油彩或者是纸本系列,马树青一直试图在寻找他们三者之间的联系点,而这个点最终在他所创作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中得以贯穿。对于马树青来说,这三个系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除了依旧在探索画面中的时间和空间外,也开始在创作的过程中做减法,当减到一定程度难以维继时,就会先暂时放弃手头上的创作,转而去其他两个系列里寻求新的灵感。
 
马树青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极简主义相结合,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也可略窥一二。在这组以“粉尘”为主的作品中,马树青利用画框四个角之间明暗的关系来完成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空间的转换,作品与作品之间他选择了相对临近的颜色,以使得作品之间相互联系,不会太跳脱。除此之外,作品中还选取了一部分工作室的灰尘作为创作材料,在经过层层过滤后,形成了一种非常自然、沉稳的灰色,马树青让他们以最自然的状态呈现在作品中。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在现场,马树青还告诉记者,这次展览中的纸本系列作品的材料皆由其自己完成的手工材质组成,包括纸张和颜料。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6月19日。

\

\

\

\

\

编辑:成小卫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