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凭借正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展出的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装置,艺术家苏博德·古普塔重复了城市移民来到一个像德里这样的大都市之后必须经历的文化适应。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4月24日报道,金属质地的厨房置物架——一种节省空间的晾干和储藏餐具的方式——是印度家庭中一种常见的物品。古普塔在印度贫困的比哈尔邦长大,26岁的时候搬到德里。他在一面墙上放了数十个置物架。这件名为“脱下鞋,洗洗手”的艺术品——这是对一位来参加晚宴的客人的礼节要求——讲述了在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拥挤不堪、令人窒息的超级大都市创造出家的舒适感所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才发展出巨大规模的那些,很多东西会——而且的确——出问题了。但是,“亚洲大都市”,这个汇集了来自德里、孟买、北京、上海和首尔的艺术家的有趣的展览,强调了一种新的、当数千万人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时会发生的事情:创造性力量的爆炸。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东南亚和伊斯兰艺术策展人、同时也是“大都市”展览的两个策展人之一的劳拉·温斯坦说:“我们不希望证实人们对于这些城市所怀有的忧虑和恐惧。我们希望展示这些城市的多面性。”
如果你生活在美国的某个在一英亩土地上建立一座或是多座房子是违法的郊区,或是一个即使是一座六层楼高的公寓楼也会被认为是拥挤不堪的城市,那么对你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超级大都市的规模是很难想象的。
这些城市的崛起已经引起了相当大的警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9年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城市化——一场新兴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乔尔·科特金的新书《人类城市:为剩下的我们的都市主义》中,这位对于最近的、在一些亚洲城市中推进更高的密度的风潮的批评家,用了一整个章节的篇幅来描绘超级大都市的劣势。他说,人们从乡村蜂拥而至,遭遇了污染、有限的水供应、严重不足的交通系统、管理不善的非正式居住地区的简陋住所,以及“令人想起狄更斯笔下凋敝的伦敦的健康挑战”。
报道称,而且,问题并不在于大都市本身。只要涌入这些大城市的人们能够比待在故乡的小村庄的人们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种大规模的涌入仍将继续。问题是,这些城市的政府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远见来对其进行规划。
许多政府并没有,美术博物馆展览的艺术作品也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孟买艺术家阿迪蒂·乔希的一件作品发现了废弃的塑料袋之美。艺术家赫玛·乌帕德亚名为“8’x12’”的作品唤起了对于孟买一个巨大的贫民窟塔拉维的幽闭恐惧症。这部作品的标题意指该地区一个典型的住所的规模。
报道称,还有一些作品“使用”的是一种更为国际化的语言——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本能怀疑。上海艺术家胡项城利用从拥有数个世纪历史的老房子中拯救出来的窗户和门制作艺术品,来表达对于传统建筑被肤浅的新楼房取代的遗憾和惋惜。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