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张晖老师开幕式致辞
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辽宁美术家协会、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文化产业协会主办,艺术市场美术馆承办,艺术市场惠风画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丹青北国行、《艺术品》期刊、子午线画廊协办的“得於象外·张晖中国画作品巡展之北京展”,于2016年5月28日15:30在北京荣宝斋大厦盛大启幕。
参展艺术家张晖与座谈会嘉宾薛永年、孙克、黄丹辉、李学伟、王登科诸先生合影留念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韦尔申先生,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喻国伟先生,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王丰先生,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范存刚先生,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易霓女士、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赵宝平先生,鲁迅美术学院栾永让先生,鲁迅美术学院刘东瀛教授,鲁迅美术学院刘桦教授,辽宁省古玩行业协会副会长、子午线画廊总经理陈国辉女士,《艺术市场》杂志副主编武文龙先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辉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韩敬伟先生,清华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君瑞先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美术工作部主任、著名艺术家刘罡先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美术工作部研究馆馆员李翎女士,以及参加本次展览座谈会的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中国美术馆》杂志资深编辑黄丹麾先生、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学伟先生等,各界领导、学者、艺术机构、媒体等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得於象外·张晖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展”开幕式。
张晖与栾永让老师合影
张晖,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花鸟艺术家。在近30年的教学实践及艺术探索中,张晖深悟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发展的脉胳,熟悉写意花鸟画发展的空间。他怀师古之情,追慕先师之迹,研究徐渭、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家之法,得其艺术精神之要谛,以自我天资与绘画才情在写意花鸟画的天地间勤奋地创作、探索。在继承传统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古人窠臼,创新立异,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期间,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中国美术馆》杂志资深编辑黄丹麾先生,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学伟先生等及记者采访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韦尔申先生,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喻国伟先生,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易霓女士,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赵宝平先生,鲁迅美术学院栾永让先生时,对张晖先生在教学实践及艺术探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从中国写意花鸟及东北写意花鸟的格调上做了对比性梳理。张晖的写意花鸟作品之所以能够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主要得益于他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和由此导致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层把握,同时也更离不开艺术实践中化古为我的自觉。从张晖的展览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具有现代生活、思想、眼界的年富力强中国画家,正在以艰苦的探索和非常的勇气,进行着重新阐释传统的不息努力。
现场作品图
“得於象外·张晖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是继2012年10月山东烟台站、2014年8月辽宁省博物馆站之后的巡回展第三站。本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是张晖近十年来的精品佳作。不仅代表着他个人文化修养的不断完美、不断丰盈、不断践行的至臻至美之道,更是述说着他笔墨之外的缘物寄情、随心所欲、旦繁若简、知深唯浅的大美情怀。“得於象外”,这一充满哲学和美学思辨的命题,张晖的作品把我们的目光导向更深层面的审美思考。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