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很多中国人讽刺的当代艺术,在西方拍场却是当红“炸子鸡”
0条评论 2016-06-06 11:11:3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金叶

当宋元古董、近现代书画在中国拍场上创出一次又一次“天价”时,西方拍场的当红“炸子鸡”却是“古灵精怪”的战后及当代艺术。

\

5月10日晚,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专场上,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82年的作品《无题》以5730万美元(约合3.73亿元人民币)成交;5月18日举办的苏富比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总额达到了2.4亿美元(15.6亿元人民币),其中,托姆布雷的标志性黑板画《无题(纽约市)》领衔,以3670万美元(2.4亿元人民币)成交。

虽然在西方艺术品市场风光正好,“战后艺术”却因画风“诡异”而在中国国内遭遇了汹涌的讽刺、调侃乃至阴谋论的推测。有人调侃,中国观众对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真善美”的认知阶段,这可能正是大众对西方战后艺术普遍不解以及怀有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但面对艺术世界的“未知”和“创新”,试着去了解是否比一味排斥和嘲讽更加理智?

拍场现象:

战后艺术异军突起现代艺术黯然失色

在西方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战后艺术板块(艺术家出生于1920~1945年)是仅次于现代艺术(艺术家出生于1860~1920年)的第二大受关注的板块。西方市场中四分之一的交易额归功于它(约28亿美元)。根据Artprice(世界着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在去年联手推出的《艺术品市场报告》的调研,战后艺术在短短十载的时间里“异军突起”,涨幅高达308%。

\

和这些异军突起的“新晋大师”相比,西方的古典大师相形见绌。去年,生于1472年的德国艺术家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真理之口》在伦敦苏富比上拍,以933.3万英镑(约8900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是一幅积淀了五个世纪之久的杰作,然而难得世出的古典大师的杰作,其拍卖结果相较同一年度的战后艺术还是相差甚远。比如在战后艺术板块拔得头筹的西格马尔·波尔克,他于1967年创作的油画《丛林》从2011年的910万美元跃升至2015年的2713万美元,其身价在十年间飞涨了267%;其他可圈可点的纪录为罗伯特·莱曼的《桥》,2015年5月在纽约佳士得以2060.5万美元成交;弗兰克·斯特拉的《德拉瓦交叉点》,2015年11月在纽约苏富比以1369万美元成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众比较熟悉的赵无极和草间弥生也属于战后艺术家的范畴,他们的作品市场表现也相当稳健,拍品成交价都超过了700万美元。

而今年春拍,战后艺术上蹿的势头更加明显:5月10日晚,在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专场上,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82年的作品《无题》以5730万美元(约合3.73亿元人民币)成交;5月18日,苏富比战后及当代艺术板块,拍卖总额达到2.4亿美元(约15.6亿元人民币),赛·托姆布雷的标志性黑板画《无题(纽约市)》领衔,以3670万美元(2.4亿元人民币),被一位匿名电话竞拍者在60秒内竞得。而他另外一幅作品2004年的《无题(酒神巴克斯第一版V)》在当晚位列第三。

战后及当代艺术日渐成为如今拍卖市场上的重头戏。在它面前,连长期以来风头无俩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也开始“黯然失色”。
\

疑窦丛生:

黑板布上画圈圈观众直呼看不懂

上海一家以代理欧洲前印象派艺术为主的画廊主人周莉曾经对本报记者分析过战后艺术如今在海外市场非常火热的经济动因:“这同二战后世界艺术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有关。美国需要弱化欧洲古典艺术,同时强化从塞尚到毕加索乃至当代的新兴艺术,才能树立自己的艺术帝国霸主地位;而从另外的角度看,战后艺术屡创天价,某种程度也是一种金融行为。艺术品有时是一种金融工具,要找新的爆发点去推动才能带来高额利润。战后和当代艺术主要属于投资冒险板块,如果选得准,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可以是几十倍、上百倍的。”

但风头越来越劲的战后艺术,对于中国的很多艺术爱好者,甚至包括不少艺术圈的从业者而言,都太难理解了。刚刚在佳士得拍出高价的赛·托姆布雷,是二战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抽象艺术大师。在去年11月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他的大尺幅黑板画系列作品《无题(纽约市)》曾经创下了7053万美元(4.49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引发过国内网友们的热议。这两次拍出天价的作品,都是托姆布雷代表性的黑板画系列:乍看上去,仿佛是黑板上几行连续的圈圈,和小朋友的涂鸦几无二致。

“咋跟我家娃画得差不多?”、“这种画只要有人开个价,我分分钟把这个世界画破产……”观众纷纷吐槽,这让记者不禁想起两年前,极简主义大师罗伯特·雷曼的一幅名为《无题》的正方形油画,最终卖出了9200万元人民币,也曾让中国艺术爱好者疑窦丛生:“一幅"空白画"为什么这么贵?”、“这难道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买画的人是"缺心眼"还是为了"洗钱"呢?”

“相比经典艺术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文化渗透,西方战后及当代艺术并不是大多数观众日常认知的一部分,审美或价值判断自然无从谈起,这就是杜尚所讲的审美差异。因为这种作品形态太过陌生,以至于观者不知道从何反应。”设计师李小岛说。

\

冷眼旁观:

虽有违传统审美习惯

不妨放下“成见”静心一品

其实,发出嘲讽之声的人很少真正地去研究一下这些他们不理解的作品。比如罗伯特·雷曼极简主义的“空白画”,其实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密布了绿色和蓝色的短促线条,他花了大半辈子研究材料,使用丙烯、乙烯、油画棒、石墨、胶水等各种材质在不同的布料、金属、复合材料板纸上的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今天,极简主义的这种探索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很多的时尚设计和产品。

再比如,托姆布雷的“黑板画”,其实是用油画材料画在画布上的。他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大师之一,以将潦草书写、素描与涂鸦和油画相结合而着称。很少有人去了解托姆布雷的背景:他在二战时做过谍报员,需要深夜在昏暗的舰艇里做译码工作,因而练就了一手盲写的功夫,也促成了他在艺术表达方式上的顿悟契机。“他有些像西方的狂草大师,虽然写的并不是书法,但看似随意的线条却透露出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力量。”托姆布雷的欣赏者,资深艺术品经纪人石建邦表示。

“与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托姆布雷的作品、对其涂鸦式的潦草书写不以为然的情况不同,我是彻底被震撼了,线条笔触看似潦草却不断地涌向前方,充满生机。造型的缺失虽使人难以分辨起点和终点,但每段线条都自成一个迷宫。在这里,时间不再是作品的隶属,而成为自身显现出来。这些看似纯粹偶然形成的画面,背后实则是艺术家精心编织的一张关系网。对每一根线条的选择、摆放都是具体而微的,不仅与身体直觉直接相关,也与自身的生命体验紧紧相连。这种抽象化的呈现不仅无意中涉及了中国书法中对于书写定义的内在本体及外延的表现,更令我感到除了传统书法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沙孟海书院书法研究员陈磊表示。

“很多人之所以会对托姆布雷的艺术不以为然,是因为这种艺术样式在他们所能接受的审美范围之外。”陈磊表示。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成见”。“我希望大家能够放下这种"成见",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为何一个受过多年严格专业训练的艺术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胡乱涂抹或者随意书写?这绝不是随便的儿戏之作。”陈磊说。

宽容创新才能促进艺术的发展

相对于经典艺术品,西方战后艺术的“好”,并不是容易令人感受到的。作为复旦文博系的首届毕业生,石建邦毕业之后曾经在佳士得拍卖行在沪办事处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在佳士得的那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当代艺术是怎么回事。我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觉得这些东西就像垃圾一样,不知道为何这些色块、立方体或者一块近乎空白的布,能卖几百万、上千万美元。后来过了两三年,自己读了一些书,见了不少原作,慢慢体会,才终于能够理解它们的"了不起"。”

“抽象艺术乃至当代艺术从根本上已脱离了视觉概念,它背后蕴含着对艺术、文化、社会发展方向全方位的思考,成为一种富有思辨性的"科学"。”陈磊建议,通读一下艺术史,了解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在艺术史链条中所处的环节,对于理解这些艺术品也会很有帮助。

艺术评论家徐子林则注意到,当这些抽象的当代艺术作品拍出高价的时候,其实西方也有不少观众会表示奇怪。但和中国网友铺天盖地的讽刺挖苦相比,西方观众显得比较冷静。

“这种对"未知"、"创新"表达出来的宽容状态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社会中,大家见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就一味地躲避、排斥,不去研究它、了解它,只是指责其为"瞎搞",那创新将无法存活,最后必然被各种低级的"山寨"所充斥。”徐子林表示了他的隐忧。

未来趋势:

年轻藏家愈加青睐跨文化收藏

国外艺术市场资深数据分析师Hewitt告诉记者,战后艺术的主要藏家来自西方。“这几年,中东、拉丁、南美等地的富豪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战后艺术收藏板块。或许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传统的"包袱",所以接受国际上流行的东西就没有障碍,而中国的藏家,很多拍卖行都知道,介绍"印象派"就行了,跟中国人的审美更加接近。”

日本藏家也是“印象派”热烈的追随者。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日本藏家对战后艺术的热情似乎也被点燃。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专场中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82年的作品《无题》正是由现年40岁的日本藏家前泽友作以5730万美元(约3.73亿元人民币)买走,在同一拍场上,前泽友作还一口气拍下了理查德·普林斯的《逃跑的护士》、杰夫·昆斯的《龙虾》等总值达8130万美元(约合5.28亿元人民币)的艺术品。

而中国内地的富豪虽然这几年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上也频频出手,王中军以3.77亿元拍下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刘益谦以超过10亿元买下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但他们对战后艺术似乎依然缺乏兴趣。也有人敏锐地觉察出了这个习惯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国际画廊Hauser&Wirth新任亚洲发展总监郭慊慊表示,这几年,她在中国藏家身上看到越来越国际化的趋势。特别是目前二三十岁的一批年轻藏家,大都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更加自信,对他们而言,跨越东西方的文化边界进行收藏,已经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日本藏家拍下巴斯奎特的同场拍卖会上,借助郭慊慊这个“参谋”,一位国内富豪非常低调地以330万美元(约2160万元人民币)竞得了一幅战后的艺术品——法伊夫·克莱因的《无题蓝单色画(IKB108)》。他是曾强,实华开电子商务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这幅作品也是他收藏的第一幅艺术品。

(原文标题:审美壁垒难打破 天价作品看不懂?)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