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口号、台词、关键词,看“后观念艺术家”怎么以文字玩转艺术
0条评论 2016-07-04 14:09:4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杭亚
6月29日,墨西哥年轻艺术家Stefan Brüggemann的个展,在位于上东区69街介于麦迪逊大道和公园大道的Hauser&Wirth画廊开幕。此次展览,Stefan Brüggemann共带来二件作品。其中‘Headlines and Last Line in the movies(wall)’ (2016)占据了画廊的整个一层和三层的空间,而第二件作品‘Timeless(69th Street, NYC)’ (2016)则占据了画廊的整个二层空间。

\
 
‘Headlines and Last Line in the movies(wall)’ (2016),Hauser&Wirth Gallery, NY 画廊一层

\
三层作品局部
 
\
‘Timeless(69thStreet,NYC)’(2016),Hauser&Wirth Gallery,NY画廊二层的作品局部
 
Stefan Brüggemann擅长用文字进行创作,通过不同艺术形式,诸如装置,影像,绘画等,传达他的观念艺术。他的作品通常将文字符号置于一个艺术理念中,里面充斥了尖锐的社会批判和后现代美学。
 
\
Soap Box(A Decorative Form of Nihilism),Kerlin Gallery, Dublin (Solo),2008

\
Neon. Who’s Afraid of Red, Yellow and Blue, La Maison Rouge, Paris, France (Group),2012
 
\
First The Pleasure, Then The Thesis, Clint Roenisch Gallery, Toronto Canada (Group),2014

\
Headlines&Last Line In The Movies(Protest Pavilion), GAM, Mexico City (Solo),2015
 
此次展览的‘Headlines and Last Line in the movies(wall)’(2016)这系列作品最先启动于2009年,最近一次关于此系列作品的展览是于2015年在墨西哥市GAM画廊举行的个展。虽然此次在纽约的展览延用了同样的概念,但却选用了不同的文字素材。“Headlines”和“Last line in the movie”顾名思义就是指新闻标题和电影里的最后一段台词。艺术家在‘Headlines and Last Line in the movies(wall)’(2016)这件作品里将不同来源的文字素材通过喷绘的方式,现场涂写在画廊的墙面上,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艺术家在展开幕前的一个即兴创作。Stefan Brüggemann告诉99艺术网记者,“所有出现在这件作品里的新闻标题都是最近一周里我从全世界各个媒体里选取的,而电影台词则有来自像《公民凯恩》这样的经典电影。”当被问及还有哪些电影来源时,Stefan Brüggemann神秘地笑了下,表示这个就不好再透入了,希望观众自己去观察和发现。至于为什么将这两种不相干的文字素材放在一起时,Stefan Brüggemann解释道,“电影台词来自那个不真实的虚构的世界,而新闻正是当下现实的一个反应,我喜欢把虚幻和真实的内容放在一起,让置身现实的观众游走于其中,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
墙上的电影台词“OH SHIT” “I’M FINISHED”和各种标题混杂在一起

\
“STAY OR GO”是从最近一周报道的标题里截取出来的,难免让人联想到英国退欧事件
 
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电影,这两种媒介都有满足我们文化诉求的作用,同时他们也可能控制和甚至扭曲我们对这个社会的理解,从这一点上,这两种媒介都有操控性的嫌疑,艺术家把两种来源的文字素材一起放置在作品里,这种模糊不定的虚假与真实,虚构与现实显得更为突出。游走在这个布满涂鸦文字的空间里,除了获得文字信息外,还可以感受到来自这幅墙画自身张力带来的视觉冲击感。艺术家在喷绘这幅作品时,是在一个情绪非常饱满的状态下,非常快速地完成的。从文字动态的笔触、重叠、遮盖,涂抹可以明显感觉到文字背后流动的情绪。对于艺术家本身而言,这个即兴创作,通过把最近一周收录的新闻标题融入作品中,促成了作品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现场

\
作品局部

\
作品局部

\
艺术家本人(右)
 
在开幕式当天,99艺术网记者也有试着采访现场观众对这组作品的感受,其中有不少观众给出一个相似的反馈,他们都在寻找那句来自《公民凯恩》的著名台词,“Rosebud”,这个现象十分有趣,观众是更倾向于解读作品中的文字呢?还是更把它当作一副抽象画对待?99艺术网记者也有问道艺术家本人,“我想应该是介于中间吧,就是他们可以去解读这些文字,也可以像欣赏一副抽象画的方式去看这件作品,但我本身是一个概念艺术家,如果这组作品触动了观众的某些思考,对我来说,我要的效果就达到了。”
 
画廊的三楼展示了同一系列‘Headlines and Last Line in the movies(wall)’(2016)的另外一组作品,但与一楼的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艺术家第一次在大理石这种材料上进行喷绘创作。这组作品也是他来到纽约后在布展期间创作的,但是是在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制作完成后再运到画廊进行组装的。画廊两端的空间分别展示了一组白色大理石为背景的喷绘和一组黑色大理石为背景的喷绘。与一楼作品的创作方式相同,“headlines”主要也是来自最近一周的新闻标题。

\

\
‘Headlines and Last Line in the movies(wall)’(2016),Hauser&Wirth Gallery,NY,画廊三层,以黑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为背景创作的两组喷绘

\
图下端的文字“CLINTON TOPS TRUMP”明显来自新闻标题,反映了最近美国总统的选情
 
另外一组要特别提及的作品是他的系列作品‘Timeless(69th Street, NYC)’(2016),最近的一次展览是于2015年在西班牙Parra&Romero画廊展出。这组作品的文字来自艺术家在2014创作的一件作品“Time”,当时是以巨大的黑色字体在一面白色墙面上呈现的。
 
\
Timeless, Parra & Romero, Ibiza, Spain (Solo), 2015

\
Time, Murias Centeno Gallery, Lisbon Portugal (Solo), 2014
 
和14年创作的“Time”不同的是,这组‘Timeless(69th Street, NYC)’(2016)则是由98块镜面组成的,布满了二楼整个空间,而这组文字“Time”被做成字体贴膜后粘贴在镜面上,重复出现在每一块镜面上。近距离观察,发现每一组“Time”不是少了信息,就是因为字体的重叠变得非常难辨,再加之后来泼洒上去的铝漆,视觉上呈现一种字体从墙纸上剥落的效果,使得要从一个镜面读下完整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观众们必须参考几组镜面上的文字才能拼凑出完整的“Time”段落,这其实是艺术家的故意安排,为的是质问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随着社会节奏的加速,很多东西在时间流速里损失了它的重要性,就像这残缺不全的字体,而艺术家后来泼洒上去的铝漆就像是将时间凝滞了,作出一种反抗的姿态。

\
‘‘Timeless(69th Street, NYC’(2016)作品局部)’(2016)作品局部
 
在问及艺术家为什么要用镜面这种材料做为画布时,Stefan Brüggemann这样告诉99艺术网的记者,“观众站在作品前,看到了镜面中的自己后,为这组镜面作品加入了第二层画面。我的作品一直在探讨虚实,镜面外的世界和镜面里投射的虚拟世界正好反映了这层关系,同时,也想表达一种出入潜意识的一个意思。”98块镜面布满二楼的整个空间,视觉上也是显得尤为壮观。不少观众也正如艺术家事先预测的那样,偶尔驻足凝视着镜面里的自己。
 
\
占据整个二楼空间的作品-‘Timeless(69th Street, NYC)’(2016)

\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

\
镜面里的观众投影与文字和铝漆交融在一起
 
艺术家简介
 
Stefan Brüggemann于1975年出生于墨西哥,现工作和居住于墨西哥市和伦敦两地。其作品根植于60和70年代的后概念主义,向传统的审美归类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的创作多通过文本传达观念,载以各种艺术形式,诸如雕塑,装置,影像,绘画等,表达他带有批判甚至讽刺性的观点。他喜欢把观众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引起他们对作品的质问,但他本人,从来不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正如概念主义创立者马赛尔.杜尚提到的,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有形的实物。Stefan Brüggemann在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中,更多是传达他的一种观念,以及这种观念与观者观念的一个碰撞和互动后产生的其他思想。
 
个展
 
西班牙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2016) (即将开展)
GAM画廊 ,墨西哥市, 墨西哥,2015
Galeria Parra Romero画廊,马德里,西班牙,2014
Yvon Lambert,巴黎,法国,2011
Villa du Parc,当代艺术中心, 阿讷马斯,法国,2011
 
里斯本美术馆,里斯本,葡萄牙,2010
SAPS西凯罗斯公众艺术室,墨西哥市,墨西哥2009
伯尔尼美术馆,瑞士,2008
 
群展
 
“此处即无处”亨利美术展览馆,华盛顿大学,西雅图,2012
“霓虹灯,谁害怕红色,黄色和蓝色” 红磨坊,巴黎,法国,2012
“艺术运动”,第三届国际广告牌艺术节,托伦,波兰,2010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