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板块有待整固
0条评论 2016-07-11 09:26:1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冯善书

  杨国辛雕塑《好果子系列》,高110cm,ABS材料,2008。
  杨国辛雕塑《好果子系列》,高110cm,ABS材料,2008。

2016年春拍接近尾声,整个拍卖行业似乎依旧处于持续调整阶段。日前,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徐翠耘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当代艺术板块近两年面临的内忧外患已显而易见:不断洗牌的格局、过去的蓝筹股“F4”不再显灵、国内买家纷纷将收藏清单开到国外艺术市场、征集难度更是日益增长……

那么,在整个行业持续调整的大行情背景下,当代艺术板块有没有出现一些有可能影响未来市场走势的新苗头,前些年过度炒作造成的板块颓势何时能够扭转?

市场 价格畸高后续增长乏力

今春,当代艺术板块原来一些标杆艺术家作品的集体“失色”引发市场热议。尤其是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F4”的岳敏君、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从前一直被视为当代艺术投资的蓝筹股,如今不再是市场的神话,转而被“价格滑坡和频繁流拍”的阴影所笼罩。

两年前,“F4”长期领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拍卖市场上红极一时,作品成交价格动辄过千万元。或许正是在这批标杆艺术家的激发下,曾梵志等其他艺术家在资本的簇拥下亦加入了高端拍卖的争红斗艳。

让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是,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3号》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出了9420万港元的高价,创下个人成交纪录,与2013年以超过亿元成交的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一起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拍卖交易的顶峰。然而,自去年以来,连续多场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结果却显示,“F4”的不少作品,突然出现撤拍、流拍,或低于估价成交的现象。

在今年4月3日、4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的四场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中,岳敏君1993年作品《幸福》以440万港元成交;张晓刚2009年作品《绿墙:书房一号》以187.5万港元成交、张晓刚的《期待的生灵》以108.75万港元成交。在此后保利香港举行的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中,虽然力推国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然而,从上拍和成交的情况来看,与一年前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价格塌方”的质疑由此甚嚣尘上。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亦显示,“F4”作品的成交颓势实际在2015年出现苗头:张晓刚在2015春拍成交率仅为25%,2005年作品《女孩》低于估价成交;方力钧2015春秋两季拍卖平均成交率为55%;岳敏君2015春拍上拍2件作品均流拍,秋拍成交率亦仅为50%;王广义情况稍好,2015春拍成交率为71%,秋拍成交率100%。

当“F4”作品遭遇“价格过山车”的时候,同一板块上,却有另外一些艺术家开始“攀”上顶峰。譬如,今春王怀庆、刘炜等艺术家的作品就开始荣登“千万”级别的宝座。

对此,徐翠耘分析认为,2007年和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价格暴涨的泡沫,导致这一板块市场调整六七年,至今仍在震荡。从近两年的市场行情来看,当代板块整体仍在调整,成交持续萎缩,投资者普遍呈观望态势,在此种大环境下,拍卖公司不得不因应市场变化作出许多战略调整,因此,大家可看到,市场的热点和品位不断轮换,从最早的“F4”(岳敏君、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到“新F4”(刘野、刘炜、曾梵志、刘小东),再到现在的赵半狄、尚扬、石冲、毛焰、段建伟等艺术家,领军艺术家不断变化,反映出当代艺术块板的内部结构调整还在经常变化。由于主力艺术家价格早已达到千万元级别,后市价格持续上涨的动能有限。

分析 卖家在减量增质买家在引新换旧

不过,徐翠耘不认为可以因此看衰这些明星艺术家。特别是在年轻藏家的不断加入、市场投资方向不断本土化等因素的积极影响下,今春当代艺术板块整体表现还算可以,单幅作品均价亦有所提高。

她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与2015年春拍相比,今年春拍在拍品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拍卖公司主要依靠提升拍品质量来保持总成交额的水平,在“减量增质”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当代艺术板块。一直较为火爆的日韩当代艺术板块开始出现“退热”现象。相反,中国现当代艺术板块却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此外,拍卖公司开始对部分重要艺术家市场进行个案研究,且不断地引入年轻的新面孔,也为未来的拍卖行业带来新的可能。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时机不佳,经典重要的‘大货’市场供应量不足,但现在机构资金相对充足,大的机构美术馆及正在筹备中的美术馆仍旧在拼命争夺最好的艺术品资源,收藏家机构化正在成长,相信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还会再创新高。”徐翠耘说,当代艺术不仅有F4等市场明星,也有一批艺术家潜心创作多年、具有相当的实力,之前的一波上涨高潮却并未涉及他们,如今大潮逐渐退去,这部分人凭借多年的积累和已经获得的较高知名度,在艺术行情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反而显现出了稳健性。“如石冲、毛焰、段建伟等,他们都是当代艺术板块中的重要参与力量,此外,年轻藏家的加入更是让我们看到当代艺术未来持续的购买力。”

据徐翠耘分析,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方向已经由境外主导,逐渐过渡到本土主导,藏家年龄结构逐渐从“50后”、“60后”过渡到“70后”、“80后”。据统计显示,5年前参与拍卖的人群的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40至60岁之间,而现在30至40岁的年轻人也加入进来,甚至还有一些是“90后”年轻人。在今春拍卖中,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藏家入场参与拍卖。虽然市场没有了过去明显的信号,但它也无疑正在变得多元化,而逐渐本土化的藏家群体和不断加入的年轻藏家,无疑将为当代艺术板块未来的拍卖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未来 与时俱进是当代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级市场的成交表现,常常被一些投资者视为整个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

在莫空间创始人慎伟峰看来,真正的“肉搏”战场是在一级市场上。2014年5月以来,莫空间总共不过举办了七八场展览,既有国内艺术家如孟煌、罗永进、潘涛、朱兵等,也有意大利艺术家卡特琳娜·玛莉娜丽、妲妮菈·露丝、米尔科·塔尔希等。在他看来,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颓势,是受了大环境的影响,就整个国内艺术品收藏行业而言,整体上还是健康的。他坚信随着大环境的转好,艺术品投资会迎来新的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市场上的热点转换,虽然一方面有资本自身在作战略调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跟当前买方市场投资方向和审美标准变化有关系。

徐翠耘认为,艺术品商业市场的审美标准这些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趣味性较强、个性化、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比较受欢迎。她举例说,前两年新工笔、新水墨等风格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去中心化、个体化、小清新创作的即兴化的特点,在市场上很难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形成大众的普遍关注,因此很难形成潮流和合力。目前,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拍卖机构在培养新风格的同时,不断深挖和学术梳理早期艺术大师、85新潮等典型时代风格作品。此外,为满足藏家的多元化需求,尝试引进西方艺术大师作品。

未来,当代板块两极分化的现象将更加明显。徐翠耘认为,之前流行过的板块如:“卡通”、“8年前定义的当代艺术”、“新水墨”等大行情都已不在。早几年开始调整的板块也已出现选择性增长,但市场的困境一如既往。“随着收藏群体的扩大和近几年对当代艺术的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藏家对当代艺术的购藏不同于早年的趋利冲动,而更多的是真正的喜爱。”

不过,慎伟峰对当下的买家群体审美标准却不甚乐观。在他看来,现在的市场还谈不上什么审美,买家的视觉基本上停留在传统范围内。“我们关注的新生代藏家,基本是‘70后’、‘80后’,他们对当代艺术这方面都有基本的认识。”当代艺术的学术中主要讨论的是问题和事件的对策和方案,这是与审美无关的词。至于什么样的作品卖得好,他认为,只要艺术家真诚就有市场,学术也是一样。将来会怎么变化谁也无法预计,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终生研究的问题,正因为它与时俱进和不确定性的属性,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