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纳画廊20年特展于9日在西岸新空间开幕
0条评论 2016-11-10 16:12:3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做林中路。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林业工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

—— 马丁·海德格尔

11月9日,上海香格纳画廊新展《Holzwege》以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为出发点,邀陈晓云、丁乙、郭熙&张健伶、耿建翌、韩锋、黄奎、约尔格·伊门多夫、林科、李明、李山、梁绍基、梁玥、刘月、刘成瑞、马库斯·吕佩尔兹等30名在20年中与香格纳有紧密合作的国内外艺术家,呈现中国新锐艺术力量,并借展部分海外重要新表现艺术家的作品,共同见证香格纳画廊2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

香格纳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ing)
香格纳创始人 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ing)

1985年,中国艺术圈正经历“85新潮”艺术运动的洗礼,正是那一年,瑞士人Lorenz Helbing在完成瑞士艺术史以及中文学业之后,秉着对中国电影的喜爱只身来到中国继续学习,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何浦林”。虽然何浦林未能与“85新潮”交结,但是,1992年在香港的他,通过万玉堂画廊的工作,何浦林初次与中国当代艺术接触就被深深吸引。1993年,在“后89:中国新艺术”大展中,他接触了大量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包括日后与之有密切合作的曾梵志、丁乙、李山等人。“要了解中国艺术,为什么不在中国开一个画廊呢?”有一天,何浦林问自己。于是,何浦林毅然决定前往上海,仅一年的时间就萌生自己创办画廊的想法。1995年,38岁的何浦林在波特曼酒店二楼的走廊上办起了画廊。到现在为止,何浦林和他的画廊面对过着来自经济上的各种困扰,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来说,何浦林创办的香格纳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面对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艺术,何浦林以推广中国前卫艺术为己任,一坚持就是20年。如今的何浦林,已然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艺术推手,艺术圈提到“劳伦斯”,多半是指他。

1997年Lady Anne Heseltine参观香格纳画廊(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走廊),由左而右依序为周铁海、计文于、丁乙、浦捷、Lady Anne Heseltine、何浦林、薛松、申凡
1997年Lady Anne Heseltine参观香格纳画廊(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走廊),由左而右依序为周铁海、计文于、丁乙、浦捷、Lady Anne Heseltine、何浦林、薛松、申凡

香格纳是中国当代艺术推动中最为重要且最有实力的,这一点都不为过。在第一批跟香格纳合作的艺术家名单中,除了丁乙、周铁海之外,还有薛松、申凡、余友涵、汤国、浦捷、耿建翌、计文于,以及1998年加入的曾梵志、施勇。自2000年起,徐震、杨福东、杨振中也陆续加入与画廊的合作。截至目前,与香格纳合作的艺术家已经多达50余位,年轻里的还有孙逊、鸟头、韩峰、张鼎、邬一鸣等人。

余友涵作品 2001
余友涵作品 2001

约尔格·伊门多夫作品 1981
约尔格·伊门多夫作品 1981

张恩利作品 2016
张恩利作品 2016

孙逊作品 黑历史 2016
孙逊作品 黑历史 2016

梁绍基作品 2016
梁绍基作品 2016

杨振中作品 视频装置 2016
杨振中作品 视频装置 2016

刘成瑞作品 装置 现场 2016
刘成瑞作品 装置 现场 2016

说香格纳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2000年之后。当年6月,香格纳画廊成为国内第一家参加巴塞尔艺术展的画廊,带去周铁海的艺术作品。至此,香格纳的博览会之路,未曾停步,先后参加西班牙艺术博览会(ARCO)、墨尔本艺术博览会(Melbourne Art Fair),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等。2006年,香格纳合作艺术家张恩利,借由Hauser & Wirth画廊带出其作品参展纽约军械库展,一时间备受瞩目,一改艺术家早期关注不多的局面,迎来了包括台湾、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地区的追捧。

香格纳西岸新空间
香格纳西岸新空间

如今,香格纳于9日在西岸新空间推出的开幕展《Holzwege》,对于20岁的香格纳来说,这不只是一次周年的群展,也不仅仅是20年来开放的又一个重要的空间,它是响应香格纳“在途中继续行走”的又一次共振与发声。香格纳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最直接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其20年间不断探索的经历正如同林中纵横叠加的众多路径,而持续发声的态势与秉持的初衷为香格纳独辟蹊径并延续至今。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15日。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