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画廊协会驻会副会长—崔连玉
包括笔者在内的书画界人士似乎已经对书画圈内的“潜规则”司空见惯,诸多艺术家作品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平尺,然市场真正出手的价格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当前形势是——尽管市场遇冷,交易额严重缩水,但画家润格坚持不降;画廊书画销售成难题,老板们翘首期盼市场奇迹般复苏;拍卖行成交率走低,整个书画行业圈的人都在焦急地寻找出路,但却探索不出一条短时间内改变现状的路。
我经营着2家画廊,书画市场遇冷,诸多画廊老板都在千方百计想办法卖画,但我更多的却在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使书画生态系统恢复健康的“灵丹妙药”。我认为,打破当前艺术品市场停滞不前的局面,就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书画市场的源头,恢复良好的书画界的生态平衡,就要从艺术家主动降价开始。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因为关乎到利益,这一观点会受到艺术家、画廊老板及投资者的反对,但我经过长时间的分析认为,艺术界各位人士,大可不必对降价一事心存芥蒂。
降价是否影响市场的正常交易
画廊业担心,书画市场遇冷已经使书画交易价格缩水,倘若艺术家润格再降,会不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我认为,艺术品是市场投资的一种,既然与市场接轨,无疑就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三大投资领域,即房地产、股市和艺术品,股市与房地产的涨与跌,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且比较容易接受,而对艺术品投资却总有着过高的要求,涨了欢喜,跌了心理落差太大,不敢面对现实。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艺术品既然是投资品的一种,其价格涨与跌都是正常现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当代艺术家已经成为书画交易市场的主流,如果艺术家此时把价格调下来,在市场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但不影响市场,还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艺术品市场会更加真实,基础夯得更坚实,不会继续形成泡沫,市场会更加良性的、持续性地健康发展。如果价格居高不下,艺术家自定价格为5万一平,市场价5千一张才能销售,画廊便断了来源,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
降价对艺术家的学术和声誉是否有冲击
实际上,就今天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动态来看,艺术家们在润格一事上是被动的。由于前20年艺术品市场运作的不规范,使艺术家的作品润格得以在短时期内实现了非理性增长,造成了今天泡沫过多、市场遇冷的局面。市场是残酷的,即使艺术家们不面对现实,市场其实已经做出了反馈,不由得我们不接受。有些艺术家已经成名,润格一直很高,倘若自己降下来,心理落差大,又有种种担心,怕世人认为自己学术水平降低,又恐对不起藏家。
我认为,艺术家们无须有过多顾虑。艺术家学术水平的高低,需要由画廊和藏家认可,并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其实,检验一个艺术家真正水平的因素,并不仅是其作品价格,还有其德行、修养和品德等综合因素。在当前这样紧要的关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一种责任感,能带头打破僵局,有勇气在当前市场下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把价格降到真实合理的水平,这样非但不会影响到其学术水平,反而会提高艺术家的声望和品牌。
降价是否影响投资者及画廊的利益
一位画廊界的朋友向我表达了自己对降价一事的担忧,倘若画价下降,恐怕画廊损失会更大。我觉得这一观点是画廊从业者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在当前形势下,市场在倒逼着艺术家降价,如果艺术家始终坚持不降价,市场就会陷入一种僵局:画廊必须要迎合市场,只有降价才能卖画,但画家价格居高不下,最终会导致画廊无画可卖,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大量画廊和美术机构破产。画家、画廊、投资者的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卖方市场没有了,投资者和画家的利益肯定也不会得到保障。
如果艺术家降低价格,艺术家的作品每年有规律在15%-25%的合理区间进行增长,这对于藏家、画廊和投资者,都会受益,市场就会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某画家市场价格是5万元,可能给画廊等合作方是3.5-4.5万元,画廊有了盈利空间,之后用利润再去购买画家的作品,整个市场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对于画廊和藏家手里囤积的作品,虽然是几年前价格偏高买进的,但如果画家把价格降下来,按照当前市场价卖出,再买画家更优惠的作品,市场就会逐步盘活。否则,市场就会像堵车,大家都挤在那里,动弹不得,每个人都在观望,但就是无法行动。
艺术家润格降价,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泡沫去掉,书画界的生态系统逐渐平衡,会形成新的一个良性循环;而如果艺术家坚持咬牙与市场对扛,将来会是一个大问题,恐怕整个书画行业的运营都会遇阻,市场不允许孤芳自赏。
降价对拍卖行会有怎样的影响
有些人认为降价会对拍卖行产生不利影响,我则认为,相反,降价对拍卖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知道艺术品拍卖里面的“规则”,虚拍假拍现象屡见不鲜,很多艺术家有意通过拍卖行抬高身价,但真实的市场走动价格却远远低于拍卖价格。如果艺术家降价到一个合理而真实的水平,反而能帮助拍卖行建立真实公正的拍卖制度。再者,拍卖行也要改变一个认知误区,艺术作品并非拍得价格越高越说明作品水准高、市场好,而应该是藏家需求多、上拍成交率高,才说明这一艺术家的作品受欢迎。
市场遇冷,未来是否向好的方向发展,就看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市场。当前,正是一个去伪存真,辨别真假的过程。比如,拍卖行可以把作品区分开来,把作品分门别类进行拍卖,把古代、近现代,经过历史检验已经定位为“大家”、“大师”的作品进行有底价拍卖,而这个底价一定也要低于市场价格;而对于当代的所有艺术家,都应该进行无底价拍卖,因为这些艺术家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作品价格一味虚高并不客观,拍卖行对其作品进行无底价拍卖,也是对这些艺术家作品的一种检验。市场,是检验画家作品价格的真实标杆,藏家拍得的价格也正是这些作品的真实价格,这一方面能够衡量出当代艺术家作品真实的价格,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拍卖行成交率低的现状。
降价对当代一线画家有怎样的影响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降价不能搞“一刀切”,譬如当代已经成名的一线画家,粉丝多,社会关注度高,物质基础深厚,作品降价与否,已经影响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会顾虑降价对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业界“位置”的影响。我认为,已经成名的画家是靠自己的实力来赢得口碑和社会地位的,既然有实力,就不要担心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场中去重新接受“检验”。这类艺术家可以价格保持不变,但应该与多数画家一样,参与到拍卖行的无底价拍卖中去,参与众人的竞争,这样,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作品价值能够在市场的大浪中重新进行洗刷、检验,更能凸显出自己真正的水准来。艺术不能孤芳自赏,如果艺术家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仍然把作品价格定得脱离实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规范,人们都对其价格望洋兴叹,那么市场就会给其一个公正的、客观的定位,这也就成为了一个艺术家在历史上的地位。所以,艺术品价格应该在这个重新洗牌的时机下重新建立起来,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有着高境界和奉献精神,他们会借助这一调整期,清醒地寻找到自己,认识到自己,调整价格,然后有勇气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我想,这正是艺术的调整期所带给我们的进步。
改革就有“阵痛”,然而不“改革”却可能是“坐以待毙”。艺术市场的生态平衡需要画家、画廊、拍卖行等艺术机构齐心协力来维护,因为艺术市场从业者本身就是一个大团队,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有助于大家共同发展,尤其在艺术市场的转型期,大家更要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共同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隐隐阵痛,不计较个人得失,共同维护、建设、规范好艺术市场,才能尽快打破僵局,迎接艺术品市场的春天。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