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纽约地铁“第二大道线”(2nd Avenue Subway)通车,这条地铁线自1929年筹备以来几经搁浅,终在80年多后建成,目前通车的一期工程新线长3.2公里,沿曼哈顿上东城的第二大道行驶,尽管对纽约人而言,地铁列车和站点的灯箱、出入口等的视觉标识设计差强人意,但在96街、86街、72街和63街4个站点分别邀请一位艺术家入驻创作,这个雄心勃勃的当代艺术计划也成为了目前纽约地下最大规模的公共艺术项目。
美国艺术家萨拉·施为纽约“第二大道线”96街车站打造的巨幅壁画。
对此,在“第二大道线”公共艺术项目的重要推进者安德鲁·科莫(Andrew M. Cuomo)此前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回顾了尼尔森·洛克菲勒和罗伯特·摩西时代纽约不断向外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他相信每个公共艺术项目都或多或少会提升社区的文化和公民的价值观。
从1960年代开始兴起的地铁涂鸦(Graffiti)到1980年代基思·哈林的“跳舞小人”,“非法”的民间运动“地铁涂鸦”渐渐成为了公共艺术,在此次纽约“第二大道线”的建设中纽约大都会运输署在超过44.5亿美元的总预算中拿出了450万美元,从2009年开始面向大众征集公共艺术方案,并从超过300位方案提交者中最终选取了四位艺术家为4个站点“订制”艺术。
86街车站查克·克洛斯的公共艺术说明
96街:萨拉·施的蓝白世界
美国艺术家萨拉·施(Sarah Sze)曾是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的代表艺术家,当时她的作品“Triple Point”由电线、钳夹、梯子等组成的复杂的脚手架,给人以某种“低保真外星人”的印象。她的作品也被视为延续了库尔特·施威特斯、劳申伯格、爱莎·根泽肯等人的风格。
96街站大厅层“景观蓝图”的细节
而在96街地铁站的创作中萨拉·施仅使用了4300块标准尺寸的瓷砖,以流动的蓝白两色图案贯穿了整个站台的墙壁,这幅名为“景观蓝图”的巨型作品将车站打造成一个深蓝色的沉浸式绘画,乘客踏上车站的自动扶梯伴随着画面中的脚手架、椅子、鸟类、叶子等的碎片图像进入车站大厅,而当列车启动之时,画面中的碎片似乎是环境中扬起的风的痕迹,而这些碎片最终化为飞鸟,逐渐消失在地铁站口。
萨拉·施创作的飞扬而起的纸张
萨拉·施认为自己以地铁站为纸的大型创作中表达了“现代人在移动过程中难以置信的速度”,她也在作品中反对过快的节奏让生活失去了诗意。从而希望人们能寻找到合适的生活韵律。
86街:查克·克洛斯的朋友圈
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是最受推崇和创新性的当代画家和摄影师之一,他在2012年被选中参与新车站项目之时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为866街的地铁站带来的作品是12幅9英尺高的马赛克肖像。
完工前的86街地铁站,挂着著名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的肖像,他是克洛斯最好的朋友,曾为其绘制了超过100幅肖像。
这12幅肖像由上百万块马赛克拼制而成,描绘了艺术家本人及他身边的朋友们,像是一场纽约艺术家圈子的聚会,其中著名作曲家、极少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肖像被安放在下行的自动扶梯上方。2013年去世的美国摇滚歌手卢·里德(Lou Reed)、摄影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和英国当代艺术家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并列悬挂,非裔美国艺术家卡拉·沃克(Kara Walker)和现年89岁的画家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的画像也在其中。
美国摄影家辛迪·舍曼肖像
对于中国艺术爱好者而言,除了辛迪·舍曼外,亚历克斯·卡茨的艺术风格应该也不陌生,2016年11月他在上海西岸的泰勒画廊举行了中国首个个展《西百老汇与春街》,他的作品以简约的线条,纯朴的平涂画面,微妙的色彩运用成为西岸艺博会期间的亮点。而在12幅人物肖像中,还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张洹的身影。
克洛斯创作的中国艺术家张洹肖像
而克洛斯自己在86街地铁站中摆放了2幅自画像,其中以单个波纹瓷砖组成的灰白头发和胡子常引得乘客驻足研究。
谈到这组作品的构思,克洛斯说:城市就是各种文化、各种人的集合。而艺术的丰富性也让人联想到描绘和建立一个人的形象的多种方式。
克洛斯在86街地铁站中摆放了2幅自画像
72街:维克·穆尼兹的众生相
巴西艺术家维克·穆尼兹(Vik Muniz)工作于纽约和里约热内卢两地,他的作品采用意想不到的日常材料进行创作,糖果、巧克力、纸屑、拼图乃至钻石珠宝都是他手中的“颜料”,他为纽约72街地铁站创作了一幅名为《完美的陌生人》的真人尺寸群像长卷,此幅作品由30个人组成,以玻璃马赛克为材料,描绘了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教育文化背景的众生相,在纽约地铁之中偶然相遇。
维克·穆尼兹为纽约72街地铁站创作的《完美的陌生人》
其中有一些人物正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比如,一群在站在街沿等车的人。也有一些带有调侃的色彩,比如一个带着墨镜、拿着冰棍的警察。
一个带着墨镜、拿着冰棍的警察
一位普通街头艺人和自己的合影
“我希望作品中的人都是普通人。”维克·穆尼兹说,“但每一个普通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陌生人’,而身处地铁之中,也许每个记得的只有陌生的面庞,画面中的每个人也只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艺术家自己的形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出现在一个洛克威尔式的场面中:他在奔跑之中被绊倒,公文包中的文件散落空中。而他26岁的儿子则穿着一生老虎服出现在“陌生人”之中。
艺术家26岁的儿子
63街:简·辛的变迁记忆
韩裔美国艺术家简·辛(Jean Shin)相对不知名,她经常使用积累废弃物体的碎片进行创作,直到达到纪念碑式的重量。
此次由她进行创作的63街地铁站由原有换乘站改建,她从纽约运输博物馆和纽约历史协会的档案中寻找资料,复原了63街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因修建地铁项目而被拆除的高架,也依据摄影档案描绘出当时骑车人和行人的样子。
简·辛复原63街地铁站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样子。
如今,地铁作为城市最为重要的公共出行工具,市民对地铁的要求早已不单停留在安全、高效,它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相比近期纽约地铁以当代艺术与乘客互动、伦敦地铁的物理空间中“丢书”传递观念,地铁艺术项目把艺术作为地铁身份特征,让艺术家更多的发挥的空间。
其实在我们身边,地铁里的公共艺术同样无处不在,澎湃新闻在对上海地铁公共艺术现状的采访中也发现,公共艺术的发展以及“地方重塑”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
上海地铁不仅配合不同主题开出地铁专列车,地铁4号线以海派艺术为主题,在每个站台的灯箱中均有展示刘海粟、唐云、谢稚柳、陈佩秋等海派名家的艺术作品,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淮海中路、新天地、陕西南路、静安寺等众多站台亦有赋予地区特色的公共艺术设计且会根据不同活动适时更换。
2016年10月,配合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展上海南京东路地铁2号线与10号线换乘大厅的“地铁之窗”,橱窗内布置了老上海的1930~1970和蓬皮杜现代艺术的一些经典画面和招贴画。 视觉中国 图
相比上海地铁以前以墙体平面壁画或浮雕艺术为主的车站设计,如今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越发多样化、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国际化。此外,艺术形式不仅有平面的,还包括了各种空间、装置和多媒体艺术,创作手法更具时代特征。
公共艺术是一个正在不断“生长”的领域,它模糊了很多学科的界线,也跨越了很多媒介,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艺术的享受,还有更多的思考,关于这块空间,这段历史,关于社会也关乎未来。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