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 2017威尼斯双年展各国都派了哪些高手前往
0条评论 2017-01-20 15:02:23 来源:99艺术网 

欧洲

奥地利代表——欧文·沃姆(Erwin Wurm)

欧文·沃姆(Erwin Wurm)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欧文·沃姆(Erwin Wurm)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消息,欧文·沃姆(Erwin Wurm)将代表奥地利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欧文·沃姆1954年生于奥地利布鲁克穆尔河畔,现在维也纳和林贝格工作和生活。欧文·沃姆以对形式的幽默处理而为人熟知,关于幽默,艺术家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如果你带着幽默感那去处理事物,人们就会马上假定你不会被严肃对待。但我认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处理社会和人类存在的真相。你不一定总是非要特别严肃,讽刺和幽默可以让你更轻松地看待事物。”

《吞下世界的艺术家》,欧文•沃姆。图片来源于网络
《吞下世界的艺术家》,欧文•沃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分钟雕塑》系列之一,欧文•沃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分钟雕塑》系列之一,欧文•沃姆。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那是一块木板的地狱》,欧文•沃姆,2014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那是一块木板的地狱》,欧文•沃姆,2014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80年代后期开始,欧文·沃姆创作了一系列“一分钟雕塑”,将自己或者模特与日常物品结合起来,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建立起新的、或许有些荒谬的联系,激发观众去质问雕塑到底是什么,去重新定义眼前的世界。

德国代表——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

 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将代表德国参展。卡塞尔的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馆长苏珊娜·普费弗(Susanne Pfeffer)将担任国家馆策展人。

出生于1978年,现居法兰克福和巴黎两地的安妮·伊姆霍夫以探讨行为表演历史的作品着称。2015年,她的作品《判定鉴定与逻辑》(DEAL)在纽约MoMA PS1首度与公众见面;今年,她的三部曲作品《恐惧》获得广泛好评,并在多个展场展出,其中包括:巴塞尔美术馆,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以及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蒙特利尔双年展的一部分)。去年,她获得两年一度的德国“国家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奖”。从五月开始,伊姆霍夫就在为明年的国家馆展览创作“一件空间和时间上可延伸的作品”。

《恐惧》,安妮·伊姆霍夫,2016蒙特利尔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恐惧》,安妮·伊姆霍夫,2016蒙特利尔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姆霍夫-焦虑2》,安妮·伊姆霍,2016。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姆霍夫-焦虑2》,安妮·伊姆霍,2016。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姆霍夫-焦虑3》,安妮·伊姆霍,2016。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姆霍夫-焦虑3》,安妮·伊姆霍,2016。图片来源于网络

艺评人科斯汀·斯达克迈耶(Kerstin Stakemeier)详细分析了艺术家2016年的新作《恐惧》,写道:“伊姆霍夫通过‘副现实主义’(side realism)否定了前进进程的经历理念。对她来说,这也意味着不断破坏我们作为观众或公众的角色设定,借助微妙的控制取消任何保持距离的批判位置。”

西班牙代表——乔迪·科洛莫(Jordi Colomer)

乔迪·科洛莫(Jordi Colomer)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乔迪·科洛莫(Jordi Colomer)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乔迪·科洛莫(Jordi Colomer)将代表西班牙参展。马德里Dos de Mayo艺术中心馆长马努埃尔·塞加德(Manuel Segade)将担任国家馆策展人。

 《Anarchitekton》,乔迪·科洛莫。图片来源于网络
 《Anarchitekton》,乔迪·科洛莫。图片来源于网络

 《Anarchitekton (致阿格巴塔)》,乔迪·科洛莫,20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Anarchitekton (致阿格巴塔)》,乔迪·科洛莫,20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乔迪·科洛莫现居住并生活在巴塞罗那和巴黎两地,以录像装置最为著名,他的作品主要探讨城市空间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曾经在包括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博物馆、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布朗克斯美术馆、布鲁塞尔Argos艺术与媒体中心、马德里屠宰场艺术中心、巴塞罗那圣莫尼卡艺术中心在内的多个机构展出。

瑞士代表——“威尼斯的女人们”

瑞士国家馆“威尼斯的女人们”策展人菲利浦·凯泽 (Philipp Kaiser) 。图片来源于网络
瑞士国家馆“威尼斯的女人们”策展人菲利浦·凯泽 (Philipp Kaiser) 。图片来源于网络

瑞士国家馆由菲利浦·凯泽(Philipp Kaiser)担任策展,展览主题确定为“威尼斯的女人们”,希望以此向阿尔佩托·贾科梅蒂致敬,并向人们呈现这位伟大艺术家被低估的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联。

《全自由度实验》,卡罗尔·波夫,2003。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自由度实验》,卡罗尔·波夫,2003。图片来源于网络

 《独立的建筑》,亚历山大·伯切勒和与卡罗尔·波夫,2001。图片来源于网络
 《独立的建筑》,亚历山大·伯切勒和与卡罗尔·波夫,2001。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科梅蒂生前曾多次被邀请代表瑞士参展威尼斯双年展,但他却始终没能答应,因为他将自己看作是一位无国界的艺术家,不希望被某一个国家定义。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避开威尼斯双年展,因为在1956年,他的一系列作品被展示在了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国馆中。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策展人凯泽希望通过展览探究国家认同与文化政策语境。目前,特雷莎·哈勃(Teresa Hubbard)、亚历山大·伯切勒(Alexander Birchler)和卡罗尔·波夫(Carol Bove)等人受邀加入“威尼斯的女人们”。

苏格兰代表——瑞秋·麦克林(Rachel Maclean)

瑞秋·麦克林(Rachel Maclea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瑞秋·麦克林(Rachel Maclea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瑞秋·麦克林(Rachel Maclean)将代表苏格兰参展。瑞秋·麦克林目前在格拉斯哥市生活和工作,Alchemy Film and Arts将与爱丁堡大学Talbot Rice美术馆合作,委约麦克林进行特别创作并承担策展工作。

《猫咪好好笑(数字视频)》,瑞秋·麦克林,2012。图片来源于网络
《猫咪好好笑(数字视频)》,瑞秋·麦克林,2012。图片来源于网络

 《猫咪还是好好笑》,瑞秋·麦克林。图片来源于网络
 《猫咪还是好好笑》,瑞秋·麦克林。图片来源于网络

 《细菌(数字视频)》,瑞秋·麦克林,2013。图片来源于网络
 《细菌(数字视频)》,瑞秋·麦克林,2013。图片来源于网络

瑞秋·麦克林将为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创作一部电影。她的影像作品风格“怪异”,充满幻想,多数画面由电脑设计制作而成。这些糖果色的影像集合了网络语言、古老的传说故事以及天线宝宝式的审美风格。

土耳其代表——塞弗迪特·伊莱克(Cevdet Erek)

塞弗迪特·伊莱克(Cevdet Erek) 。图片来源于网络
塞弗迪特·伊莱克(Cevdet Erek)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4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的塞弗迪特·伊莱克(Cevdet Erek)将代表土耳其出征威尼斯。

《安装》,塞弗迪特·伊莱克,2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装》,塞弗迪特·伊莱克,2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在应在的位置》,塞弗迪特·伊莱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在应在的位置》,塞弗迪特·伊莱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SSS绘画》,塞弗迪特·伊莱克,25.7 x 15.7 cm, 2006。图片来源于网络
 《SSS绘画》,塞弗迪特·伊莱克,25.7 x 15.7 cm, 2006。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莱克曾主修视觉艺术,后来成为金属乐队鼓手,还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获得声音工程和设计学位,因此其作品涉猎面非常广泛,经常结合声音、建筑、设计和表演等方式构建出浸入式感受的作品。

冰岛代表——艾吉尔·萨比杨森(Egill Sæbjörnsson)

艾吉尔·萨比杨森(Egill Sæbjörnsson)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吉尔·萨比杨森(Egill Sæbjörnsson)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3年出生的艺术家艾吉尔·萨比杨森(Egill Sæbjörnsson)将代表冰岛参展。

艾吉尔·萨比杨森是一位集表演艺术家、音乐人、作曲家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艺术家。其通过不同媒介和平台创作出来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创造性和幽默感,给人营造出一种浸入式的感受。艾吉尔目前生活、工作在柏林和冰岛的雷克雅未克,作品曾在法兰克福艺术协会、MoMA PS1、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重要机构展出。

 《球》,艾吉尔·萨比杨森,2008。图片来源于网络
 《球》,艾吉尔·萨比杨森,2008。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吉尔·萨比杨森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吉尔·萨比杨森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选择艾吉尔·萨比杨森代表冰岛参加2017年威双的评委评价道:“萨比杨森作品充满创造性和幽默感,通过使用不同媒介和平台,他将具有分歧的世界聚拢,营造出一种浸入式的环境。在这里,真实和确定之物与幻想和奇幻的世界相互影响作用。”

法国代表——夏威尔·威尔汗(Xavier Veilhan)

 夏威尔·威尔汗(Xavier Veilha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威尔·威尔汗(Xavier Veilha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年53岁的艺术家夏威尔·威尔汗(Xavier Veilhan)将法国参展。

夏威尔·威尔汗个展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威尔·威尔汗个展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移动N 3(音乐)》,夏威尔·威尔汗,20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移动N 3(音乐)》,夏威尔·威尔汗,20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威尔·威尔汗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他的创作涉及多种媒介,其中最著名是他创作的一系列有棱角的金属人物雕塑。此次被选中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方案《麦尔兹堡音乐剧》(Merzbau Musical)是夏威尔对库尔特·史维特(Kurt Schwitters)的钢琴装置作品《麦尔兹堡》的致敬。原作品创作于1923-37年间,在二战期间同盟国的一次轰炸中被摧毁。夏威尔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呈现一间装有各种乐器的录音室,其中一部分乐器由艺术家特别为这一项目制作。

威尔士代表——詹姆斯·理查德德兹(James Richards)

 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 。图片来源于网络
 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 。图片来源于网络

詹姆斯·理查德德兹(James Richards)将代表威尔士参展。威尔士馆将由位于沿海城市加地夫的Chapter艺术中心承担策展工作。

《花苞》,詹姆斯·理查兹。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苞》,詹姆斯·理查兹。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将是威尔士馆第二次亮相威尼斯双年展,也是理查德德兹在国际双年展上的首个个展。2013年,他的视频作品《花苞》参加了马西莫利亚诺·吉奥尼策划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百科全书宫殿”,作品中的大多数图像来源于东京一座图书馆收藏的艺术类书籍,但其中生殖器被涂抹掉,任何能够引发性兴奋的部位都被隐藏起来。

《花苞》,詹姆斯·理查兹。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苞》,詹姆斯·理查兹。图片来源于网络

詹姆斯·理查德德兹通过对“现成”图像的再加工,重新思考数字科技时代中图像的意义和本质。他的作品曾经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并曾于2014年获得特纳奖提名。

荷兰代表——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Wendelien van Oldenborgh)

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Wendelien van Oldenborgh)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Wendelien van Oldenborgh)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艺术家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Wendelien van Oldenborgh)将代表荷兰参展。

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1962年出生在荷兰,目前在鹿特丹工作和生活。她对本届双年展荷兰国家馆的提案“荷兰影院”(Cinema Olanda)从后殖民角度审视荷兰在文化身份上的转变,这一方案将包含三件新影像作品,将由露西·科特(Lucy Cotter)策划。

 《La Javanaise》,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2012。图片来源于网络
 《La Javanaise》,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2012。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德里恩·凡·欧登伯赫的作品通常关注于当代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她曾在2014年获得A.G.喜力博士艺术奖(Dr. A.H. Heineken Prize for Art)。此外她还曾参加2010年圣保罗双年展、2009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等国际艺术展会。

英国代表——菲里达·巴洛(Phyllida Barlow)

 菲里达·巴洛(Phyllida Barlow) 。图片来源于网络
 菲里达·巴洛(Phyllida Barlow)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国艺术家菲里达·巴洛(Phyllida Barlow)将代表英国参展。

菲里达·巴洛生于1944年,今年已经72岁,有趣的,她是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的重重重孙女。她的创作主要包括雕塑和大型装置作品。她资历深厚,曾在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任教超过40年,现在是那里的荣休教授,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 瑞秋·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和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等都曾是她的学生。

  《辉煌的戏剧》,菲里达·巴洛。图片来源于网络
  《辉煌的戏剧》,菲里达·巴洛。图片来源于网络

 《Reaching for the sky》,菲里达·巴洛。图片来源于网络
 《Reaching for the sky》,菲里达·巴洛。图片来源于网络

《码头2》,菲里达·巴洛,2012。图片来源于网络
《码头2》,菲里达·巴洛,2012。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洛的大型装置作品通常铺展得很开,有时看起来是破烂一堆,但实则充满设计和张力。她曾在英国泰特达拉斯纳舍尔雕塑中心(2015)、不列颠美术馆(2014)、纽约新美术馆(2012)等地举办个展。

此前代表英国征战威双的艺术家包括萨拉·卢卡斯(Sarah Lucas,2015)、杰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2013)、迈克·尼尔森(Mike Nelson,2011)和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2009)等。

丹麦代表——克丝汀·罗普斯托夫(Kirstine Roepstorff)

克丝汀·罗普斯托夫(Kirstine Roepstorff)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克丝汀·罗普斯托夫(Kirstine Roepstorff)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艺术家克丝汀·罗普斯托夫Kirstine Roepstorff将代表丹麦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

克丝汀·罗普斯托夫的作品体现出对权力体系的重新组织,并在不同权力体系间构建新的联系。她在柏林和丹麦两个城市生活和工作,因为拼贴作品为人熟知,除了使用剪贴画外,她还以织物、黄铜和木料为创作材料,这些作品色彩鲜活、风格抽象,多呈现爆炸的形态。她的作品有三幅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购入收藏。近年来,她开始转向创作抽象风格的雕塑,其中一些作为公共艺术项目在丹麦国内巡展。

《离开在之间》,克丝汀·罗普斯托夫,2005。图片来源于网络
《离开在之间》,克丝汀·罗普斯托夫,2005。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限与未知》,克丝汀·罗普斯托夫,2006。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限与未知》,克丝汀·罗普斯托夫,2006。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天的夜晚很多奇怪的事情》,克丝汀·罗普斯托夫,2005。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天的夜晚很多奇怪的事情》,克丝汀·罗普斯托夫,2005。图片来源于网络

丹麦艺术基金会项目支持委员会主席GitteØrskou表示:“她的艺术实践对近来丹麦艺术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其作品的高质量和形式也适合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