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00岁的生日。这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师在长达70的职业生涯中,融合中西方的设计理念,创造了无数经典的作品。
澎湃新闻采访了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的罗伯特·海恩吉斯(Robert Heintges),他曾在上世纪70-80年代在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工作,并参加了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多个项目。采访中,他分享了在贝聿铭事务所的工作经历,以及作为建筑学后辈眼中的贝聿铭。
100岁的贝聿铭 《纽约》杂志摄影师Bobby Doherty2017年4月7日摄于纽约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踏上美国土地求学,先后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接受建筑教育。1948年,在哈佛大学教了两年书的贝聿铭被纽约地产大亨威廉·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相中,就此展开他的建筑设计职业旅程。1955年,他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建筑设计公司。
罗伯特·海恩吉斯(Robert Heintges)是世界著名幕墙公司海恩吉斯事务所的创始人,与世界著名建筑师合作设计过数百个幕墙,他同时也是哥伦大学建筑学院的老师,教授“高级幕墙设计课”。罗伯特从1974年到1989年曾经在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工作过15年,参与设计了包括中国银行等众多项目,直到他自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澎湃新闻对其进行了采访,罗伯特分享了他在贝聿铭事务所的工作经历,以及贝先生对他后来人生事业的影响,文末,他也给了中国年轻建筑师和建筑学生们一些建议。
海恩吉斯事务所创始人罗伯特·海恩吉斯(Robert Heintges)
澎湃新闻:您在贝聿铭公司开始工作的时候还很年轻,那是您的第一份工作吗?
罗伯特:这并不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当我进入公司时,我确实是最初级的员工,职位可以说是初级设计师或者说是个绘图员。那个年代,所有的建筑图纸都是用铅笔或者钢笔手绘的,并没有任何的电脑。我在事务所的第一个项目是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的东馆建筑,我的第一个任务是画屋顶厕所通风竖管的建筑细节。当时的我对自己画的这些看起来并没有很重要的建筑细节可骄傲了!据我所知,这些通风管到现在还能照常运转!
美国国家博物馆东馆
澎湃新闻:当时您为什么选择在贝聿铭事务所工作?
罗伯特:我选择在贝聿铭事务所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教授,克罗格·王(Kellogg Wong),他当时也是事务所的资深主创建筑师。当然,贝聿铭那时候已经是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贝聿铭的事务所工作,要知道,那时候,许许多多年轻建筑师都排队等着免费给贝聿铭工作。
中银大厦
澎湃新闻:您在那里开始工作的时候,是否已经对幕墙设计有了兴趣,还是说您在那里工作时才发展了这个兴趣?
罗伯特:当我开始在那里工作时,我都不太知道什么是幕墙!工作几年后,我才有了第一次机会参与设计一个建筑幕墙。那时的我一下子云开雾散,立马就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儿!巧合的是,贝聿铭事务所是当时候少有的几家真正懂得如何定制设计建筑幕墙的公司。不仅仅是幕墙背后的工程知识,贝聿铭公司也懂得如何设计幕墙,让它们有微妙美丽的比例,有优美雅致的细节,并且能够显示出各种材料的敏感天性。我从我当时的老板和导师麦克?福林(Michael Flynn)那里快速学到了很多很多关于幕墙的知识。而麦克现在已经是Pei, Cobb, Freed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了。
我发现,在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参与幕墙设计的员工能与贝聿铭和公司的合伙人们有许多的交流与合作。当时,公司里的大多数建筑师都不太好意思去打扰贝先生,而我们这些参与幕墙设计的员工们却能随时随地与贝先生交流,甚至都不需要预约时间。贝先生总是对幕墙设计的各个方面和问题都非常感兴趣,他总是很兴奋地和我们交流商讨。
澎湃新闻:您在贝先生的公司工作的感受如何?他是一个导师型的人吗,又或者他非常严格?
罗伯特:在公司里,我与每个公司合伙人都合作过许多不同的项目,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出色,也都有非常不同的设计风格。而与贝先生合作,可说是最令人兴奋的,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贝先生永远在寻找着建筑设计最好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最好的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贝先生是个颇为直觉性的人,更像是一个艺术家,所以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贝先生会告诉我们什么。他总是充满惊喜,我们的方案时常会被他推翻,我们也经常被要求去尝试一些新的不同的设计。不知不觉,当最终的方案浮现时,每个人又都会知道这个方案才是正确的答案!而到了这个时刻,贝先生并不需要再说任何的话,他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说服了我们所有人,让我们都达到了共识。
我不觉得贝先生是个传统意义上很严厉的人,但他绝对的投入和他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了所有的员工,我们所有人都想像他一样。换句话来说,这或许是一种严格的精神,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永远都是非常紧张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严格。
贝聿铭和夫人卢爱玲
澎湃新闻:建筑公司多数出了名的需要加班加点,贝聿铭建筑事务所是否也是这样?贝聿铭的太太毕业于韦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和哈佛建筑学院,也是位园林建筑师,她参与过公司的项目吗?
罗伯特:诚实来讲,我并不知道贝夫人原来有这么出色的学历背景,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位非常有魅力并且很温柔的女士,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喜欢她。至于加班,是的,我们经常需要加班。在以前和现在,加班在大多数的建筑公司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当时的我们从不介意加班,因为所有人都喜欢待在公司里。能够参与设计这么多出色的建筑,加班对我们来说算不上什么。公司的合伙人们,包括贝先生,也都经常加班,但是从没有人介意这件事情。我的猜测是,对于公司里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与工作已经融为了一体,而我们所有人也都是一个大家庭。
中国银行的设计模型
澎湃新闻:您有参与设计卢浮宫金字塔吗?
罗伯特:当时我需要在卢浮宫金字塔和中国银行中选择一个参与设计,而我选择了中国银行,因此我对于卢浮宫项目的背景故事并没有那么了解。我所知道的是,贝先生最后建造完成的卢浮宫金字塔让巴黎非常满意。而现在,所有的法国人都把卢浮宫金字塔当作自己的国家珍宝。
澎湃新闻:参与设计中国银行项目时,您已经是位资深的设计师了,主管幕墙设计。中国银行也是您在贝聿铭事务所的最后一个项目,能分享些参与合作这个项目的经历吗?中国银行在建造技术上有许多创新革命,这些创新,有多少是贝先生的创意,又有多少是你们这些团队建筑师们的功劳?
建造中的中国银行
罗伯特:香港中国银行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项目,我非常荣幸自己是设计团队中的一员。贝先生亲身参与设计了建筑的每一个方面,当然,他并没有管到每个螺丝钉,但是,他的远见决策推动了我们所有人去实现这些建筑革新。在设计初期我还记得,有一次在香港,我们需要向中国银行的高级主管们汇报我们的设计,我们介绍了整整23个幕墙方案(是的,23个!),每个方案我们都详细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发展我们的设计,并且如何测试了每个方案的可行性。贝先生当时非常担心,他希望银行客户方能够理解我们是如何得到设计方案的,并看到我们一整套的设计流程,并且在最后,他希望客户能够与设计师们达到一种共识。那次演讲我们成功说服了客户,推动了设计进度。
当我第一次告诉贝先生我想要开自己公司这个想法的时候,中国银行还没有完全建造完成,但是贝先生非常鼓励我,并且告诉我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还说,自己马上也要离开公司了,我当时并没有想到他马上就要退休了。贝先生是个非常大度的人,在我离开他的事务所后,他聘请了我的公司来继续参与完成中国银行的建造。我永远都感恩贝先生当时的这个举动。在此之后,他也一直支持我的公司,并且给我推荐了许多其他的项目。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贝聿铭事务所其他员工离开公司自立门户时,贝先生也都给了他们许多的鼓励与帮助。
卢浮宫金字塔
澎湃新闻:贝先生的很多建筑都由三角形构成。三角形比正方形少一条边,因此三角形更极简更严肃。然而,三角形在建筑中并没有那么有效率,并且通常会让建筑更昂贵。贝先生为什么尤其喜欢三角形呢?
罗伯特: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并没有觉得三角形能够带给人非常不同的空间感受。在中国银行,三角形是平面二维的,幕墙上的三角形只是为了让人看见大楼的结构,让人觉得这个楼非常扎实稳固。
澎湃新闻:您觉得贝先生通过三角几何筑成了严峻和奢华的建筑吗?
罗伯特:比起用严峻和奢华来形容,我会形容贝先生的建筑为精炼与完整。建筑的平面图来自建筑场地的限制和空间的感受。建筑的外立面如我上面提到,通常显示了建筑的有效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从来没有特意讨论过三角形,无论是作为一个形状或是一个设计手法。
澎湃新闻:在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工作后,您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您的公司有继承什么贝聿铭公司的传统吗?
罗伯特:在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被公司的设计思想和关注建筑细节的态度所深深影响。诚恳来说,我和我的公司也保持了这些特质。非常有趣的一点是贝聿铭事务所这些年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建筑师,这些建筑师在美国和全世界各地的著名事务所中都身兼要职。不得不说,贝先生对建筑这个行当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贝聿铭和卢浮宫
澎湃新闻:在您的职业生涯中,与这么多建筑师和事务所合作过,贝先生和其他建筑师有什么不同吗,尤其是相比当今的年轻建筑师?
罗伯特: 确实,这些年我的公司非常有幸和全世界许多伟大的建筑师合作过,也和许多现在蓬勃发展的年轻公司合作过。每个建筑师都有他们的特色,每一次合作我都能学到许多。对于贝先生和他的公司来说,有一点尤其不同,每个人都不仅仅关注于一幢楼,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更大的目标。
贝聿铭事务所对所有员工都非常大方,贝先生对所有人都给予教导,机会,尊重和鼓励。这一点并没有那么容易解释,我也说不多清楚,但我知道,在当时,其他公司并不能做到这些。直至今天,我也常常震惊贝聿铭事务所的前任职员们在那几十年居然都能对公司如此忠诚。我们所有人都被某种力量牵连着,我们都意识到我们都参与了一段很特殊的历史。说来也不好意思,直到现在,公司的前职员们如果遇到对方,还是在不停得讨论着贝聿铭建筑事务所。
澎湃新闻:贝聿铭先生对于中国大众尤其是中国建筑学生来说是个传奇,许许多多的中国学生是因贝先生影响而对建筑产生了兴趣,您愿意分享下受到了贝先生的哪些影响吗?
罗伯特:这是一个能需要很多答案的问题。我在贝聿铭建筑事务碰到了许多善于助人的导师,得到了他们的教导,我也因此才能实现我的事业,我喜欢教书就是因为我想要传承知识与宝贵的精神。在我的公司中,我也是这样帮助培育年轻建筑师的,这恐怕也是贝先生对我最大的影响了。贝先生给过我许多私人建议与忠告,但是太多了我记不住所有了。有一件事情我清楚得记得,贝先生总是说我们该仔细得听客户的需求,试着去理解客户并且从客户身上学到东西,这也是实现伟大建筑最重要的方法。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