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文献展”开幕 展出未曾公开的资料
0条评论 2017-03-29 09:46:4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

2017年,是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的百年寿辰。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州,贝家在苏州已有600年历史,是当地的望族,坐拥苏州园林代表狮子林、拙政园。昨日(3月26日),“贝聿铭文献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时间轴为线索,分为家源、治学、建树、荣誉、祖国、回家等六个部分,以图片、影像、文献资料、建筑模型的形式,展现了贝聿铭的艺术轨迹和建筑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展现了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在这位老者身上的并存。

年轻时候的贝聿铭在苏州
年轻时候的贝聿铭在苏州

展厅中绝大多数资料为首次公开展出,其中既有贝聿铭先生学生时代在哈佛求学时的试刀作品,也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等经典,还有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在国内的建筑作品。令人颇感惊讶的是,1946年贝聿铭在哈佛的硕士作业便是上海博物馆设计。

相隔60年的设计有相似之处

文献展策展人林兵长年跟随贝聿铭工作,据他介绍,贝聿铭在哈佛的最后一年,师从包豪斯建筑学派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格罗皮乌斯允许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贝聿铭想做一个和中国有关的设计,他认为历史和建筑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格罗皮乌斯听完后并没有反对贝聿铭,只是回答说:“好啊,那你证明给我看。”于是贝聿铭决定设计上海博物馆,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贝聿铭却认为,学院派风格的立柱空间并不合适中国的小件器物,由于家里多有收藏,他也对中国艺术有了了解,最后他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博物馆,这个有庭院、有流水的建筑设计也最终赢得了格罗皮乌斯的认可。1946年,贝聿铭在哈佛设计的上海博物馆从展览现场展示的效果图上来看,和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不无相似之处。

贝聿铭文献展
贝聿铭文献展

贝聿铭文献展
贝聿铭文献展

2002年,贝聿铭接受苏州博物馆设计项目时,已年逾85岁,苏博的设计难就难在“苏州建筑的粉墙黛瓦不要随便放弃,但要有创新,既要有传统特色,又不能是苏州园林的复制。”贝聿铭先生的侄子贝念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贝聿铭自从2006年苏州博物馆完工,他始终有个愿望,就是想在其中坐上整整一天,观察一下进入博物馆的观众对于这件作品的反应,可惜“他们不让”。对于这位老者而言,苏博是个属于心灵的个人项目,也是理念上的尝试。立体几何形态的坡顶,继承了苏州城古建筑的斜坡屋顶,天窗和斜坡屋面形成的折角,使自然光线产生层次变化。“他苛刻于每一处的细节,庭院西侧是一片竹林,最初栽好,他认为过于规整,要求重新种植,要疏密,要自然,要能透过竹林看到西部建筑的门洞,他甚至执着于池塘里荷花的位置,要站在池边亲自调整把关。”

贝聿铭文献展
贝聿铭文献展

中国传统之上的发展

贝聿铭早年曾在广州、香港、上海和苏州生活,上海的大光明电影院对他产生过影响,10岁时,祖父为了让他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特意把他从香港接来苏州小住,苏州的灵秀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童年记忆,贝聿铭曾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园林……苏州的经验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而非自然独存。”

贝念祺透露,“贝聿铭于2012年完成日本美秀博物馆教堂设计后退休,但是他想念苏州,桃花坞年画、鸡头米、西花桥巷是他常常念叨的。2017年年初,当他看到将在此次展览展出的自己18,19岁时写给父亲的家信时感慨万千,那时他刚刚到美国,每周一封家信成为他和父亲之间的情感维系和作为长子的责任。”贝念祺说,贝聿铭与工作团队说英语,与家人则说沪语,他始终自豪自己的母亲是艺术家,诗人;商业头脑,及建筑师的严谨,则继承自父亲作为银行家的天赋。

展厅中还展出了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的设计过程照片。香山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在当时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博物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以至于一看到展厅中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照片,给人的感觉不像办公场所,更接近于一个博物馆,果然,尽管那不是贝聿铭的巅峰之作,但是盘旋而上的楼梯与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飞天”相辉映,确实被评论界认为“做得有点像博物馆”。而一个国家的大使馆,何尝不该是展现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地方呢?

展厅中央,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模型是特意为此次文献展而做,这个始于1979年的项目对贝聿铭而言意义非凡,“因为成功地接手并建造了这个项目,才有了后来的卢浮宫设计,至今看来,几何图形和三角构成的建筑,仍然是一个非常经典最成功的现代主义建筑。”林兵说,入口处的墙上,刻着的贝聿铭的名字已被前来参观者的手摸成了黑色,人们认为,摸他的名字会带来好运。

贝聿铭文献展
贝聿铭文献展

从未公开展示过的一个专门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设计的纪念碑设计手稿上,画出的条条颤抖的裂痕显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初衷,所采用的材质很可能是玻璃的。

林兵告诉记者,贝聿铭认为自己还算不错的第一个作品其实是台湾地区东海大学的基督教教堂,而退休前最后一个项目则是日本美秀博物馆里的教堂,职业生涯就像画了一个圆,中间经历了无数极具争议的项目。他拿过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金奖,普利兹克奖等等,一个建筑师能够获得的所有奖项,而在中国的项目,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眼前的苏州博物馆,都是中国的传统之根上长出的新芽。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