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只是人类大脑的创造,而不是充满技艺的双手。
——马塞尔·杜尚
约翰 ·纳瓦 戴耳环的蕾切尔 布面油画(局部)50.8cm×45cm 2007 年 图片:艺术家官网
被抽象艺术、装置艺术或影像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包围的我们,往往误认为写实主义艺术在当下缺乏生存的空间,这是完全错误的。早已发展成熟的摄影术,创建出无限接近真实的图像,甚至包含了人眼常常忽略的特征与细节。这对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问题是,在当代艺术“统治”世界的局面之下,写实主义艺术的确往往遭到了不公平的轻视。此外,写实主义艺术的表现现实无非绘画与雕塑,而当代艺术超越了对模仿现实能力的迷恋,所追寻的,是技巧以外的东西。
这是个悲剧吗?的确如此。但时间能够倒回吗?当然也不可能。当今的主流艺术界,无论是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还是特纳奖,都似乎把写实主义艺术家排除在名单之外。但今天西方艺术界的写实主义和写实艺术家们,仍然活跃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
特里·罗杰斯 对话 布面油画 111.9cm×177.8cm 2000年 图片:艺术家官网
“变”与“不变”之间:当代写实主义创作
如果我们把对客观事物描绘得真实(画得像)作为衡量写实主义在当代艺术界存在的标准,那么我们会找到许许多多能够完成照片式写实绘画的画家。然而,如果称他们为艺术家,那么只有精湛的技巧,明显是缺乏说服力的。因此,多数当代写实主义艺术家作品的题材内容,往往独树一帜,并有意地隐去写实技术的痕迹,比如美国肖像画家可海恩德·维里(Kehinde Wiley),就用文艺复兴绘画的古典传统,与现代都市中的嘻哈文化和当代设计等时代文化特征相融合,表现了很多嘻哈青年的肖像。同样还有出生于拉脱维亚的美国女画家维嘉·塞尔明斯(Vija Celmins),以对自然界中纹理的精细描绘,受到了包括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内的主流艺术界的青睐。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以库尔贝式的现实主义绘画为参照,同样也可以在当今艺术界找出许多画家。他们用自然主义的绘画技术,从日常生活中描绘出令人着迷的艺术。当然,对于每一位画家来说,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在当代的语境之下,曾经备受画家喜爱的绿树、花草等题材,往往变成了都市的水泥森林或是狂欢派对中的人物。美国画家特里·罗杰斯(Terry Rodgers)正是这一派中典型的例子,他笔下的都市人物,具有强烈的电影镜头感,从而比摄影照片更有力量。而另一位美国女画家,瑞秋·里克尔特(Richel Rickert),则明显利用了手机拍照功能带来的便利。她近几年的创作,利用自然、轻松的笔触和简练、明快的色彩,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图景。这种倾注了强烈个人经验的绘画,也成为了当代写实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日中天的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也可以被归入这一派艺术家中,而霍克尼在当代艺术界的影响力,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影像或者装置艺术家。
并无冲突的写实主义与当代艺术
喧闹的当代艺术界掩盖了某些事实,用写实技法实现艺术表现的诉求也不再强烈——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技术的进步让写实主义绘画失去了记录时代这个功能。绘画,特别是写实主义绘画,与其说是“死亡”,倒不如说是完成了一次蜕变。写实目的所发生的改变,足以改写艺术史——试想把卢浮宫中以记录为功用的古典绘画,包括肖像(比如《蒙娜丽莎》)和历史题材作品(比如《拿破仑登基》)全部去除,所剩者恐怕根本挂不满这座恢宏的建筑了。
当下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或雕塑),在描绘现实的同时,实际上也承担了另一种“记录时代”的功能。和古典绘画不同的是,当下的写实主义绘画在全新的语境之下,以看似格格不入的风格,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和古典绘画时代的不同。这种努力,正是当代的精神。从英国画家斯坦利·斯宾塞(Stanley Spencer)开始,这种努力便已见端倪。而在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艺术生涯的晚期,可以说,写实主义绘画甚至走在了当代艺术的最前端。
卢西安·弗洛伊德 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 布面油画 100cm×200cm 1995 年 图片:wikipedia
从未褪去的光环
2011年,英国《每日邮报》曾经在泰特艺术博物馆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他们利用监控统计了观众驻足观看每件艺术品的时间,从而惊奇地发现,人们观看诸如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或是特雷西·艾敏(Tracey Emin)作品的平均时间,只有短短的5秒钟。人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那些知名的传统写实绘画之上,平均每件作品观看了3分钟。
泰特艺术博物馆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几乎每一名到伦敦的游客都会参观,无论他们是否对艺术感兴趣。这样的统计也许并不能证明当代艺术存在着自身的问题,毕竟在这一份统计之中,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装置作品同样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描绘现实的写实主义绘画,无论是19世纪的特纳还是21世纪的弗洛伊德的作品,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绝不低于光怪陆离的当代艺术。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