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遗存着常玉最多的作品,保存着最为珍贵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是近代艺术大家陈澄波的故乡,也是朱德群与张大千的他乡……但对你这里的艺术史,你又知道多少?
台湾,一个既矛盾,又无比简单之地。
矛盾在于,从日据时代时代至今,自我身份的追问便是其主旋律;简单在于,当地的淳朴,随时被动着被周遭所改变。而这种状态,不只反应在台湾社会中,更加投射在了当地的艺术史里。下面跟着99艺术网,以几个关键词,以时间顺序去看看台湾这近百年的艺术历程:
关键词1 : 一个日本人
在刚结束的“2017台北国际艺博会”中,主办方策划了一个主题为“世纪先锋—台湾现代绘画群像展”的展览,试图在有限的空间中去梳理现代台湾绘画的脉路。
话不多说,先来看几件展出中的作品:
陈植棋《静物》,1930,(左);金润作《花》,1961(右)
颜水龙《排湾族少年》,1965(左);刘启详《裸女》,1989(右)
廖德政《夏日珍果》,1960-63
李梅树《河岸清晨》,1972
如果对近代日本油画熟悉的人来说,在看到这些作品时,第一感觉肯定是“这些作品也都太日式了吧”。因为,这些作品无论是色彩,画面结构,还是主题都有着强烈日式西洋绘画的味道。
不信,你再看看同时间在台湾北师美术馆展出的“日本近代洋画大展”上的作品: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
梅原龙三郎《富士山景》
梅原龙三郎《裸女》
鹿子木孟郎《汲水》
林武《梳头的女人》
怎么样?是不是有“同出一辙 ”的味道。如果要去追寻其中缘由,那20世纪初期,在日治时期所推行的新式美术教育便是最初诱因。而对于这个诱因,一个叫石川钦一郎的日本人起到里“关键先生”的作用。
石川钦一郎,台湾近代西洋美术的启蒙者。如今不少台湾艺术大家曾经都是他的学生,其中我们熟悉的陈澄波便是之一。
石川钦一郎与众学生合影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出作品 石川钦一郎《河畔》
石川钦一郎从1907年开始曾两度来台任教,共计17年,为台湾开启了西洋艺术的大门,带来了当时各类现代艺术创作的手法,并带动了台湾水彩画风潮。而为了提升台湾的在地文化,他当时倡议台湾总督府举办官办美展,并实际参与台湾美术展览会创办过程,同时担任审查员,让台湾民众得以在美术竞赛中与日本人公平竞争,也使得台湾有了官办竞赛性美展的传统,而这项传统至今以经历了80余年,从中央到县市都视公办美展为其政府文化艺术重要工作与现代化的象徵,成为台湾美术现代化的具体缩影。
关键词2 : 一个陈澄波
当时,在石川钦一郎的教学及鼓励之下,众多台湾青年纷纷前往日本深造,而其中陈澄波最为耀眼的一位,他也成为近当代台湾艺术的一面大旗。
陈澄波
陈澄波于1923年赴日本深造,次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1926年三年级的陈澄波凭借作品《嘉义街外》入选第七届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成为台湾以油画入选该展览的第一人,在台湾引发社会关注。要知道,在当时的特色时代背景下,一个台湾人能在殖民国的最高展览中胜出,这意味着什么。
陈澄波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时期的合影
1929年,陈澄波在日毕业。在当时留日好友王济远的邀请下,毕业后的他前往上海新华艺专教学。到上海,陈澄波交游广阔,与潘玉良、潘天寿、张大千等西画、国画名家都有往来及书信交流,还参与近代中国第一个现代绘画团体“决澜社”的筹备会议。他在艺术专科学校担任西画科主任,也是此时,他的作品中除了对土地的关怀,对西方前卫艺术的借鉴,也完成石川老师所期许的“对中国水墨美学的吸纳”。
“世纪先锋:台湾现代绘画群像展”展出作品 陈澄波《梅园》,1930
以参加当年中国首届“全国美展”的作品《清流》为例,萧琼瑞说,这幅油画表现杭州西湖拱桥、行船以及一河两岸的传统山水画题材,完全打破西方油画“物象固有色”的手法。陈澄波在给故乡后辈的信中也写道:“我因一直住在上海的关系,对中国画多少有些研究。其中特别喜欢倪云林、八大山人的作品。……我们不可生吞活剥接受西洋人的画风。”
陈澄波《清流》
但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陈澄波因台湾日侨的身份被迫离沪返台,转身投入台湾的美术教育,1945年台湾光复,对这位艺术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他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加入中国国民党、到处劝人说国语,甚至写下“生于前清、死于汉室”等语,表达生命没有遗憾的喜悦。但在1947年,由于查缉私烟的问题,引爆了台湾民众与国民政府之间巨大冲突的“二二八事件”。当时已经加入国民党的陈澄波,即在此一事件中,因代表民众出面调解,反遭受疑忌,在嘉义火车站前被枪决示众。而此后的十年中,“陈澄波”三个字被贴上了反动的标签,成为禁忌。
1932年,陈澄波在上海与家人合影
与“二二八事件”牵连的艺术家不计其数,其后,艺术界的某些人与某些话题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禁忌。对于陈澄波这辈台湾艺术家来说,在他们的大多数作品中“地方色彩”问题辈提出,这促使这些画家不断寻找自身与土地、与群众的关系,成为当时构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根据。而这些艺术假作品中,带有怀旧色彩的中式庭院、庙宇建筑或台湾本土自然风景,都成为他们认同土地、追忆历史的印记。而作品中,代表学院经典的桌上静物、室内人物,也因时代的特色环境转化成了个人的出境、以及对家人与朋友的思念。
关键词3 : 两个组合
1950 年代末期,台湾在经历战后大约十年的风雨飘摇时光后,逐渐站稳脚步,加上和美国签订了“中美协防条约”之后,为台湾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随着美国军事经济各方面的支援,美国文化亦大举注入台湾社会,举凡商业消费、民主理念、文艺思潮、大众娱乐等莫不全力倾销,慑住了青年学子向往之心,进而促动了 1960 年代台湾全面性的“现代绘画”运动热潮。
在这一波运动中所倡导的现代绘画,主要受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强调形象的解放。他们以画会的形式向台湾的社会介绍前卫的现代艺术观念与思潮,现代绘画是他们积极倡导的艺术理想与追求目标。明确的言论与行动,成为战后台湾第一个具有鲜明主张的美术运动。
第六屆「五月画會」成员合影(1961年)
东方画会成员合影
1957 年有两个标榜现代精神的绘画团体,五月画会与东方画会先后成立。五月画会是由师大美术系毕业生为班底所组成;以刘国松、庄吉吉以及东方画会的萧勤、夏阳、霍刚等人是这一波现代绘画行动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上表现出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往,并且在行动上试图结合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寻求中国现代绘画的出路。东方画会成员则都是画家李仲生的学生。李仲生是最早在台湾透过一种特殊的私人教学方式,是推行台湾现代绘画观念与创作的实践者。
五月画会代表,刘国松作品
东方画会代表、台湾近代艺术之父李仲生作品
关键词4 : 台湾“乡土”
与我们的“伤痕”“乡土”一样,在70年代时期,台湾美术创作也经历了“乡土运动”。这一时期的美术有十分明显的特征。首先,以台湾本乡本土的题材为主,抒发对包括大陆在内的乡土的热爱和怀念。其次,以写实手法为主,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思想。第三,挖掘了一批民间绘画素材和画师。
台湾油画名作,席德进《红衣少年》
到8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发展迅速,岛内外贸易往来频繁,台湾进入一个“资讯庞杂、含混多元”的后工业时代。在社会剧变的大背景下,各种既有秩序遭到挑战,艺术权威被各种新势力消解。尤其在“政治解严”之后,以前卫艺术为代表的新艺术成为批判政治、社会的重要形式。艺术家通过创作,反思历史、社会、文化问题以及思索人类自身生存状况,而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叙事语言更为自由。到了上世纪90年代晚期,艺术家开始接触科技及其美学概念。而千禧年至今,台湾艺术创作的整体表现趋向多样化。
台湾当代艺术名家 谢德庆《一年表演 1980-1981》,等待打卡
陈界仁 《机能丧失:第三号》,1983年,行为艺术
正如台湾艺术史研究会秘书长白適铭所言,经过百年的历程和发展,如今的台湾美术中最重要是不断吸收与再造,从而形成了多元与丰富的文化景观,走出帝国主义的偏狹与霸权,创造出了具有如海洋般流动性的文化特质。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