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宣布发现了一幅过去未知的梵高画作。博物馆方表示,这幅画作大约完成于梵高1886年来到巴黎后的一个月。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的风格与历史,并找到了据他们称能够证明这是一幅遗失的梵高画作的文献。从本周二起,该画作连同梵高的另一幅素描在荷兰的辛格·拉伦博物馆展出。
“今天(1月16日)是个大日子,”Teio Meedendorp说道。这位梵高博物馆的高级研究员分析了画作的主题、风格、技巧、绘画材料和出处,并发现了能够支撑这一发现的相关文献。
梵高博物馆收藏了世界上最多的梵高作品,包括艺术家毕生之作的一半以上——大约500幅画作及写生簿。
“这是一幅粗野而完美的梵高作品,很好地勾勒了蒙马特山。” Meedendorp说道。
《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
Meedendorp说,这幅画特别有看头,因为相较梵高居住于巴黎时的后期作品,这幅画更多地延续了他早期的风格。他补充道,这幅画展示了梵高在巴黎的关键几年里,他的作品风格经历了演变,和他在安特卫普艺术学院里所习得的正规派画风相比,《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展示出他作品中日益增长的实验性。
“这有点像是梵高的比利时时期和巴黎时期之间所缺失的那一环,”Fred Leeman说道,Leeman是一位独立的梵高专家和策展人,也是Van Vlissingen艺术基金会的顾问,梵高的这幅画作目前为该基金会所有。
据了解,梵高的画作上一次被发现是在2013年。《蒙马儒的日落》创作于1888年,描绘了法国普罗旺斯蒙马儒修道院遗址附近山丘的景色,梵高博物馆的专家们用两年时间才鉴定这幅画为梵高的真迹。
《蒙马儒的日落》
2012年,《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因为研究需要被送到梵高博物馆,当时画作归一位美国私人藏家所有,据Meedendorp称,这位藏家的德国远亲1917年时将画作从荷兰的一间画廊买来。彼时,由于前主人的要求,博物馆没有公布这一发现。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梵高专业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发现,《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曾归梵高的弟媳、Johanna van Gogh-Bonger所有,她一丝不苟地保存了梵高的物品,并在物品清单上为这幅画标注了“123”的号码。Meedendorp说,当他将画作从画框里取出时,他发现了画作背后“泄露天机”的号码“123”。
《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的发现让梵高博物馆开始重新思考馆藏内的另一幅画,这幅画也来自梵高家族后人的捐赠。作品题为《蒙马特山》,同样完成于1886年,作画的角度也与《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山》非常相似。这幅画原本被认为出自梵高之手,但在2001年,这一发现受到了质疑,理由是它和梵高巴黎时期的作品画风大相径庭。
《蒙马特山》
“现在,既然你有两幅作品,很显然,你会发现这就是他在巴黎早期所持有的那种风格。”
通过对这两幅画的并列比较,研究人员意识到,它们初期相似,且都出自梵高之手。“两幅画用的是同样的画材、同样的纸。很显然,它们是由同一个人在几乎同一时期完成的。” Meedendorp表示。
“由此及彼”,他补充道,“如果这幅是梵高作品,那另外一幅显然也是。”
荷兰辛格·拉伦博物馆表示,两幅素描所使用的文具非常相似,并且“很好地展现了梵高在1886年的冬天和春天是如何寻找自己的的风格的。”目前,这两幅画都在辛格·拉伦博物馆展出。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