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为例,看博物馆与街区、城市的关系
2018-08-08 10:34:38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陆林汉

\

首届“艺术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博物馆召开。该研讨会是配合“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探讨“都会里的博物精神”,同时也是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科技馆首次跨界合作,聚焦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埃罗尔·欧克(Erol Ok)近日在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以“法国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一个在文化中心城市里兼具国际化与地方化的博物馆”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以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为例,从质量与数量的双维度研讨博物馆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对于都市的作用。

如今,博物馆在大,中型城市的崛起中起到了非常关键性大作用。博物馆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避开的聚会之所,因此博物馆也成为了许多研究中的话题,不论是社会学,城市研究,艺术史,经济学等。从理论或是实践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和周围的关系,会发现不同城市存在差异,而且他们的关系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当我们衡量博物馆对周围的影响时,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看待:从质的角度,可以看博物馆对社会的协调,对市民阶级的融合,对都市的矛盾压力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而从量的角度,可以看博物馆对经济效益,对旅游,对城市吸引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影响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欧洲,有很多研究显示博物馆的角色正在转型,这不仅涉及到大学里学术的研究,在政治决策中也会考虑博物馆作用。例如,1997年,西班牙毕尔巴鄂开设了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对当时的城市发展起到了一个引擎的作用。所以文化发展不再是一个后果,而是城市发展的推动。毕尔巴鄂博物馆引发了其他的同类型的博物馆的诞生。有很多新的项目,就像毕尔巴鄂博物馆一样,从零开始,建成博物馆或文化场所,并把他变成地域发展等重要的战略点。

研究毕尔巴鄂的案例会发现,在国家政府投资之后,其作用不仅是增加城市吸引力,在经济上也是有回报的。所以到了今天,我们建新的博物馆,自然认而然的会期待其对地域的经济有一个正向的回报。

但从2000年到今天,我们的实践让我们少量改变了之前的理论。毕尔巴鄂这样的经验并非一个普世的经验,在有些地方不成功,而且要让这样的经验成功是要有先决条件的。这样的一个案例不能是一个单独的策略,而应该和其他的一些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共同起作用。如果要让它能够产生持久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光建一个新的博物馆是不够的,而是要在地区建立一系列的文化机构,让这些机构和博物馆之间形成一种互动。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去建一个新的博物馆,或翻新一个原有的博物馆,要考虑的不仅是博物馆对于它的环境会起到什么作用,还要考虑环境反之对这个博物馆会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因此,一个博物馆项目不能只从文化角度去考虑,而是要有一个综合的角度去考评,例如住房、交通、商业环境等。这也是从质的角度考量的。

再从量的角度来谈。近50年内,世界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在西欧,它的城市人口甚至可以达到75%,在中国,上海等城市也经历了同样的城市化进程。这样的城市化快速进程会给城市带来很多的压力,比如贫穷问题、贫富差距、住房供给不足、城市规划欠缺等。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的后果,形成个人主义,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社会的融合减少,以及社会的一种压迫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激烈,生活质量降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答复,它是一个教学的场所、美的神圣之所,宁静之所、交流知识的场所、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是喧嚣城市的避难之地,也有人认为是治愈之所。同时,理论上来说,博物馆并非营利的场所。

那么,当所在的城市已经是文化密度较高的城市时,博物馆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以巴黎为例,巴黎被称作文化之都,而“文化之都”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以一些简单的标准来衡量,那就是从供和求两个方面来看;供是指看它向市民开放的文化场所的数量或展览的数量,求是在它开放之后,文化场所获得的参观人数和经济收入、产业,或者间接的经济收入。同时,巴黎是一个大都市,非常国际化,是向世界开放的,同时也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身份。

在过去和现在,文化、艺术活动都集中在巴黎这个地方。它有着历史悠久的街区。巴黎的右岸有很多街区集中了非常多的博物馆、画廊、剧院。大部分人到巴黎旅行,都是从文化、历史遗产的角度来看巴黎的。甚至一些游客来巴黎主要目的就是文化和历史。但是从每一个文化机构的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给文化和历史带来的贡献是很有限的。因为巴黎的文化的密度已经非常的高了。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一些历史建筑,一些著名的景点,甚至是美食,都属于巴黎生活艺术的一部分,博物馆也只是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新的博物馆,并且要想对周边的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最好还是选择一个比较新的一个街区。比如在现有文化密度较低的街区,工业化城市转型期建造一个新的博物馆。

当然,一个博物馆,例如卢浮宫,又或者一个大型的文化活动,或是新的令人震惊的建筑,会为城市的经济做出一定的贡献。不同的展览、活动也给不同当博物馆之间带来了良性的竞争,但这样的竞争对整个城市的文化贡献来说,作用相对较小。

再仔细看下这些历史街区,我们可以发现它还有更小的微街区,同时,它的文化密度要比其它周边的街区更高。例如蓬皮杜艺术中心,它的周围又聚集了很多小型的,私立的文化机构,画廊、工作室等。像这样的微型街区有非常多的和文化相关的活动,机构之间也有联系和互动,组织艺术交流。这样的街区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成为一种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我所熟知的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右岸的玛莱街区,是巴黎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有着历史文化遗产的底蕴,例如十七、十八世纪的建筑遗产,同时聚集了60个文化机构和画廊。如同伦敦、柏林的一些街区一样,玛莱街区也肩负多重使命,不仅是艺术的,而且是旅游的、文化的。这样的文化场所也使之成为了一个高消费的街区。同时,这样的街区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文化项目,比如即将成立的老佛爷基金会,摄影师布列松基金会等。所以当一所博物馆加入这个区,并成为经济、文化活力的一部分时,它们成为了一种互动的关系,它不仅给街区带来活力,而且街区的活力也给博物馆带来了很多的回报。

当谈到博物馆有着教育作用,给社会带来融合,那么这样的文化供给效应该如何去测量呢?我们是否要测量它的主题内涵、所做的宣传、教育的服务?其实我们很难去测量这个供给能够带来多大的影响,而且像这样的一个量化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主题,以及展览或是藏品的主题。像科技类的博物馆,其本身就有非常大的教育使命;历史型的博物馆,其本身就与历史、战争、屠杀、歧视等过去相联系,带有比较大的教育价值;艺术类的博物馆的影响则会更加的间接,它不像是科技型博物馆,让人去发现一个新的知识啊、新信息,而是要参观者有种好奇心和愿望去发现,才会在艺术中有所收获。

毕加索博物馆所在的这栋建筑,它是玛莱区最特别的一所私人住宅,但它和毕加索的生平是没有关系的。这座于17世纪由皮耶奥·百德冯特内(Pierre Aubert de Fontenay)所建造的豪宅府邸,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这所建筑也经历了不同的用处,当时成为了一个书籍存放点,后来又成为了集体住所。在1829年时,建筑经历了翻新,并成为了一所艺术与手工艺学校,而在周边也有了许多如演讲厅、报告厅等配套设施。直至1884年,学校从这所建筑搬离了。此前,这所建筑一直是私人官邸,直到上世纪60年代,巴黎市政府因提倡保护历史遗产而拿回了这所建筑的所有权。

1973年毕加索去世,法国政府和毕加索的家庭有着同样的想法——建一所毕加索博物馆。这所博物馆的特点在于其藏品都来自于毕加索家人的捐赠,这些作品是毕加索生平所保留的,从未出售或送出去的。1975年,巴黎市同意将现如今的这所建筑改造成毕加索博物馆,对其进行了翻新,并为接纳毕加索的作品对博物馆内部进行了设计。

毕加索对于建筑的品味是非常古典的,所以在参观毕加索博物馆的时,我们会发现,毕加索呈现的现代性和博物馆古典建筑本身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在2009年至2014年,我们对建筑的外墙进行了翻新,同时也做了内部的翻新,对展陈空间做了一定的改动。建筑师的建筑理念是希望参观者的路径变得可视度非常高,并且空间感非常清晰。其实作为一座历史建筑,如果在建筑上做变动,会得到许多限制。博物馆周围的交通也比较复杂,并不适应特别多的游客——一次性最多容纳700名观众,所以在改进工程中意图增加对游客的接纳力,增加展览空间,将原先的一些行政部门迁离到别处去,减少商业空间,使得整个空间都可以用作陈列。

2014年的翻新工程不光是体现在翻新上,在展陈上,同时在展览,文化活动的安排上,也要给大家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我们希望游客在这里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我们考虑让周围的街区的居民能够对博物馆有一种忠诚度,希望他们能够经常来,也与周围的画廊做了一些联系,有一些合作。同时,我们参加了当地的文化节,如与商场、精品店、餐厅合作,希望扩大游客体验。

当然毕加索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也和巴黎这个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有关系,例如卢浮宫、奥赛等。博物馆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在经费上也较少。但从2014年重新开业之后,有50%的游客是外国游客。

如今的毕加索博物馆有着很好的氛围,有中心花园,有露台。我们希望观众来到博物馆有宁静的、美学的体验,不受到过多的外界干扰。同时,我们也在尽量减少数码的介入。观众的眼耳是被作品吸引,被建筑的美所吸引。希望馆内是一种沉浸式体验。欣赏作品是个人的体验,希望场所可以给每个人带来美学欣赏、沉思的时刻,宁静的氛围。同时,我们希望给参观者更多的自由度,无论是行径,对于作品的阐释。我们不想给予作品固定的阐释。希望观众看到作品时有自己的感悟,和作品进行对话。

馆内陈设则根据不同的展览变化。在开幕展持续6个月,那是在开馆前考虑的。现在馆内有常设展,临时展览则是主题式的,比如去年做了“毕加索的1932”,展示了毕加索1932年的大多数作品。我们还展示过“毕加索和他的初恋”,展示了很多女性的肖像,现在正在展的临时展览则是为了展现毕加索的创作灵感与情景的关系,展览涵盖了很多文献资料,包括战争、共和派等。

我们在两方面做努力,一方面,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种亲密感、热情好客的感觉,让人关心、热爱艺术。另外,我们希望能让在城市内形成影响。不仅是巴黎的,还是国际性的机构。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馆藏的租借,和海外机构合作办展、研讨会等。例如:我们曾和蓬皮杜艺术中心一起合办过一个展览;和国外的毕加索机构形成了网络式的联盟,叫”地中海毕加索“项目,在3年内跨越了10多个国家,在60多个博物馆举行做了40多个不同的展览。项目的主题也来自于毕加索喜爱、居住很久的地中海地区。

我们希望这个地方成为多样性的地方,不管是从年龄、社会阶层、还是国籍角度。这点对于大都市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博物馆也要展示大都市的重要性。很幸运,毕加索也是多样性的化身,出生于西班牙的他,旅居巴黎,接触的人也各式各样,他的艺术生涯也拒绝单一性。

当然,博物馆也给街区带来作用。如果你去周围的房产中介,经常可以看到广告上打出的“靠近毕加索博物馆”来提升房价。当然,这可以算是一种负面影响。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