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于2000年正式成立至今仅有18年的时间,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作为中拍协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步入第二个高峰期应运而生,成立迄今做了大量工作,参与、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壮大。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
用2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体量成为“世界最大”
《艺术市场》:回顾20年多来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从逐渐复苏到欣欣向荣,取得了哪些进展?
李卫东: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起步于1995年。在之后的二十几年里,带领拍卖行业从无法可依到有法有规,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单一到多元,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从探索发展到国际前列,其间经历了很多意义深远的阶段。
第一,取得合法地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许多事物无例可循,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法规建设也是在摸索和实验中建立。1997年之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通过试点方式,发布了一系列试点的文件和规则,以探索文物艺术品拍卖在中国的可能性。1995年,中拍协起草《拍卖法》,该法于1997年1月1日实施。由此确立了拍卖行业的法律地位,也明确了文物拍卖企业设立的条件。随后,开始修订《文物保护法》,2002年实施,首次明确了民间文物收藏与文物拍卖的合法性,并对文物拍卖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关规定。
第二,成立专业组织。中拍协于1999年开始筹备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并于2000年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专门履行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专业领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
第三,搭建国际平台。中拍协艺委会成立后,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搭建国际平台,推进我国拍卖业的国际性进程。2005年,我会举办了首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并实现定期召开;至今已连续举办4届(共5次)国际论坛,从规划行业发展蓝图,到探讨解决国际共同难题,从树立国际形象到提议成立国际联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建设行业标准。2010年出台《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这是拍卖行业及艺术市场领域的首部行业标准法规。2012年和2014年,依据该标准先后开展两次达标企业评定工作,对拍卖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考核,促使企业完善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提高行业形象和整体质量;同时,保障市场参与者权益,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也由此迈向标准化时代。2015年,就拍卖流程中两大核心环节推出《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审定指导意见》和《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保存管理指导意见》。
第五,促进市场透明。2011年,我会推出首期《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全面、客观、科学地展现行业年度经营数据;至今连续发布8期,已成为国内外业界最为关注的市场报告。2016年,我会依据《年报》设立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年度排行榜(青花奖),对每年度在相关经营指标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颁奖,极大地宣传行业主流企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艺术市场》:从上述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企业形成了怎样的发展特色,拥有怎样的影响力?
李卫东:我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从市场发展最初就呈现出多角度定位、专业化分工、优势各异的发展道路。大型企业以现代化制度作为企业运作的核心,不断探索,如今跻身国际拍卖前列。中小企业则是充分发挥自身灵活的优势,不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和道路。
随着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国际市场格局被打破,中国价格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早在2011年,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全球的1/3,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拍卖体量,在世界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存在怎样的困难,这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李卫东:一是商业诚信问题。随着拍卖在全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近年来出现了多种以“拍卖”为名义的诈骗性拍卖行为,此类活动已在全国各大城市蔓延,严重影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形象和声誉。还有,社会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人,未取得拍卖资质,更未取得文物拍卖资质,却公开从事营利性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包括很多网络拍卖。这些非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正规合法经营的拍卖主体形成不正当竞争。
此外,“拖欠货款”也是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顽疾。上述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严厉打击,还拍卖市场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
二是行业监管问题。由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高速发展,对一些法律法规开始出现不适应。近两年,政府有关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陆续取消了工商备案、下放了文物资质审批、取掉了全国统一的文物拍卖资质年审等,为拍卖企业带来极大便利;但目前诸如文物拍卖标的审核,文物类野生保护动物制品交易、文物艺术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等问题仍需政府有关部门逐步协调解决。
三是产业配套问题。比如市场征信手段缺失,业态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既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也需要行业协会推动培育以拍卖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发展,以提升拍卖市场的整体服务价值;同时,需要继续调动与整合资源,加快搭建行业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国内与国际资源对接平台。
四是企业质量问题。比如人才缺失、业务同质化、品牌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快培养行业人才体系,引导企业多元化业务和多样化模式发展,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企业品牌影响。
《艺术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发展受益于哪些方面,又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怎样的光彩?
李卫东:中国文化艺术品拍卖的25年发展,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是艺术品交易发展的市场前提。
其次是政府部门对拍卖这种新兴产业的大胆探索和扶持,并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行业有序发展。
再次是文化消费的兴起,改革开放40年奠定了我国人民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素养,尤其是近5年来直接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与此同时,25年来,艺术品拍卖为我国经济建设、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通过文物艺术品拍卖,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历史认同感、爱国热情和艺术素养;二是通过拍卖文物促进了无数珍贵文物的回流,为公立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提供了重要的藏品来源;三是打造了我国文物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并取得国际话语权;四是造就了一批文物艺术品经营、鉴赏人才,催生有关院校开办拍卖、文博、艺术管理、艺术市场等专业;五是直接推动印刷出版、酒店会展等拍卖相关产业的发展,持续为国家创造税收。当前,艺术品拍卖每年人均创税高达20万元左右,远超其他高端产业。
《艺术市场》:在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未来发展中,又该如何深化“改革”,继续“开放”,让行业发展得以持续?
李卫东: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实现新发展的战略措施。
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应当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树立国际视野。我们要认真研究国际拍卖的发展趋势,正视中国文化拍卖的优势和不足,既要从世界一流企业数百年发展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中汲取营养,又要在“互联网+”时代寻求创新。二是坚持国际品质。未来国际拍卖业的竞争将是品质和品牌的竞争,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寻求高质量拍品,深入挖掘拍品的学术价值,构建新的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行业经营服务能力,强化品牌意识;坚守诚信和规范。三是推进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平台搭建,进一步推动国际性人才培育、经营理念交流、信息共建和业务合作,努力把中国的拍卖业做大做强。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刊于《艺术市场》2018年8月号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