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山·有窑,保存完好的龙窑和依山就势的建筑融为一体。记者 齐岚森 摄
有人说,艺术可以让人们记住乡村生活之美,让人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有了艺术的介入,乡村旧貌换新颜——
沙坪坝区三河村的土窑经过改造,变身文化休闲空间,传承百年的制陶手艺恢复生机;
北碚区天印村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被多位着名专家视为宝库,引进艺术节后,巴渝农耕文化被广为传播;
綦江区永新镇上厂村十几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参加版画培训班,拿起画笔,吃上了“艺术饭”……
当乡村“遇上”艺术,且看重庆各乡村如何走上乡村振兴的艺术路。
古剑山艺术村。受访者供图
1土窑变身休闲空间
窑火不再旺盛,日子却更红火
“师傅,帮我修一下花瓶吧!”3月12日上午,位于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的远山·有窑热闹非凡。市民严妍看着自己做的花瓶,瓶口厚薄不均,有些沮丧。
“来了,来了!”陶艺师刘中华小跑到严妍的拉坯机前,左手中指伸进瓶中,右手微微护住瓶体,仅用了十几秒,瓶口不仅变得圆润,就连整体造型也变得更加优美了。
55岁的刘中华是远山·有窑的主人。2017年初,远山·有窑投用后,他从烧龙窑(山地阶梯式窑,俗称梯坎窑)的窑工转变为指导游客制陶的陶艺师。
体验原汁原味的龙窑文化,是不少游客来到远山·有窑最重要的原因。慢慢的,远山·有窑火了起来,已然成为重庆主城一个颇受欢迎的文化休闲空间。生意好的时候,刘中华一天要教上百个“学生”制陶,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很多大人小孩都喜欢体验陶艺,更重要的是这里有重庆主城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老窑。”去过几次远山·有窑的市民李明说。
这座龙窑建成于1989年,用土砖堆砌而成。它的外形呈条状,如同伏在青山上的威龙。上世纪90年代,刘中华一年要烧十几窑,年产的数十万件陶器走进沙坪坝区、北碚区等地居民的生活。
而在8年前,热火朝天的烧窑场景却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他烧制的水缸等单一老套的陶器逐渐被市场遗弃。
“把龙窑拆了,办农家乐吧!”这样的想法不止一次在刘中华脑海中浮现。
2015年初,热爱摄影的田琦来到三河村采风,路过窑厂时被这一乡土景观吸引。“不能拆,拆了主城再也看不到龙窑了!”和刘中华交谈后,田琦认为,如果拆掉龙窑,传承百年的制陶手艺会就此中断,非常可惜。最终,刘中华被田琦说服,龙窑得以保留。
2016年,田琦开始了对龙窑的改造。“处理好龙窑和新建筑之间的关系,是设计的关键点。”田琦说,龙窑两侧新建的建筑采取了依山就势的方式,整个空间呈现阶梯层次感,和龙窑相互呼应,融合在大自然中,“项目改造过程中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是文化的根基让远山·有窑火起来。”
记者看到,龙窑的窑棚经过修缮后变得平整美观,窑体则保留了原来的模样,土砖的土黄色中夹杂着橘红色,让人感到温暖。龙窑虽然几乎不再使用,但它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景观,有着独特魅力。
“下周日上午我们公司20个人过来体验陶艺,中午在这用餐,帮我们安排下吧。”临近中午时,远山·有窑又接了一个“大单”,满手是泥的刘中华笑了。
昔日窑火旺盛的场景不再,但刘中华一家的日子却越过越红火。
2小小乡村办起国际艺术节
十几位农民在艺术村吃上“艺术饭”
“我们穿过城市的丛林来到这样一座小小的绿洲,不少人会惊讶:为什么一场国际艺术节要在乡村举行?”去年9月16日,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家恩在“DLAF2018重庆第二届国际现场艺术节”开幕式上说。
这是一场十分接地气的艺术节。20多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82名艺术家,在北碚区蔡家岗街道天印村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及周边,创作了数十件当代艺术作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开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大约分为三种方式在进行。第一种通过设计介入,以远山·有窑为代表;第二种就是通过艺术节介入,以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为代表。
艺术节期间,陈列馆系统收藏的上千件展现巴渝农耕文化的实物让艺术家大饱眼福。
这样的环境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不少作品在艺术节结束后永久留在了馆舍中。一件名为《稔》的装置作品悬挂在民俗竹器馆中,渔网“捕获”了百余个竹制的星星,讲述着丰收的故事……
陈列馆500米开外的安置房小区和两公里开外的公租房小区居民,也在这里感受到了艺术的氛围,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去年,除了艺术节外,陈列馆还举办了民谣音乐会,两个节会,居民们都蜂拥而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在馆长刘刚看来,通过艺术节的介入,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农耕文化。
“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宝库。”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鸣鸣表示,“一件件农具的背后,蕴含着中国人智慧的美,值得学术界深度挖掘。”
第三种方式,是通过打造艺术村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位于綦江区永新镇上厂村的古剑山艺术村,除了着名艺术家的工作室外,还有一间农民画室——十几位农民闲暇之余创作农民版画,画出了美好生活。
周志厚在创作版画。受访者供图
“种了一辈子庄稼,做梦都没想到70多岁还能画画卖钱。”74岁的村民周志厚是农民版画培训班的学员,他从2016年7月开始学习农民版画,去年他卖版画、指导游客印制版画一共挣了1.2万元,而卖菜一年才挣几百元。
艺术村“村长”、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李毅力告诉记者,把村民们聚集在艺术村,“农民已经成了艺术村的新主人,他们的画面幽默、浪漫,让我们专业艺术家收获颇多。”
在巴渝大地,越来越多的艺术村正在涌现。
沙坪坝虎峰山村已吸引数十位艺术家入驻,乡村借艺术更美丽,乡风更文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红花村的《红花国际艺术村修规》已编制出台,将启动艺术涂鸦、水域艺术装置、大地艺术等区域建设,筹办首届红花国际大地艺术节……
3艺术介入乡村振兴遇难题
专家:艺术家要真正深入乡村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就是要用艺术的力量,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川美教授王林说。
那么,重庆开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有何优势?
在市美协秘书长魏东看来,重庆有着深厚的美术积淀,这让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在重庆大有可为。“重庆拥有川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等多个艺术院校(系),人才力量雄厚。数十年来,这些院校(系)培养的艺术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的油画《父亲》等作品透露着泥土的芬芳。”他说,不同时代的重庆艺术家都对乡村有着眷恋之情。
毕业于川美、今年82岁高龄的艺术家古月也关注着乡村振兴。“现在不少乡村建筑‘千村一面’,乡村的特色逐渐模糊了。”他说,“这呼唤艺术家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因地制宜,让乡村更加美丽、富有特色。”
艺术家试图在乡村大展身手,但村民不一定能接受。李毅力就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起初我们给村民们免费培训版画时,他们听得无精打采,后来调整了教学方法,才有所改观。”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艺术家和村民互相理解的程度不够、介入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整体规划等。
市美协副主席许世虎建议,艺术家要真正深入生活,了解村民到底需要什么;艺术院校(系)也可组织师生深入乡村,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逐渐提高村民对艺术的认可度。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为了农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人庆指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对一栋建筑的保护改造,一个节庆活动的开展,一个农业文创项目的实现。判断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它是否真正实现了农民的参与、是否活化了在地的乡土文化。
段胜峰
对话》》
川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段胜峰——
设计的力量不可小觑
人物名片:
段胜峰,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曾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美术奖)金奖等荣誉。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3月13日,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段胜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领域,设计的力量不可小觑。
川美学子带动贫困户增收
重庆日报:川美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成功案例?
段胜峰:川美设计学院2007级学生鲁景奇成绩优异,毕业后,这位曾获得过国际IF设计奖的优秀学生,没有去往经济活跃、设计人才需求量大的一线城市,也没有回老家河南,而是选择了扎根酉阳创业。
他在川美设计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把国际前沿的服务设计理念运用于社会创新,探索出农村供销新模式,并带动农村贫困户增收,还提高了农村现代生活品质,被团市委评为“重庆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
鲁景奇的选择不是特例。据统计,近年来川美毕业生对大企业的求职热情开始降温,越来越倾向于在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面向农村的设计服务也越来越多。
重庆日报:除了刚刚提到的个例,川美设计团队是如何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的?
段胜峰:2017年11月,重庆渝富集团、西南大学、川美等6家校企签约,联合发起重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联盟。
经过调研,川美设计团队发现酉阳车田乡拥有独特的liawa文化(一种土家族民间文化),川美设计团队从liawa文化切入,深度挖掘整理土家族、苗族的神话故事等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设计为一套有逻辑的“文字”。车田乡开展旅游业时,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字”可以生产成文创产品,吸引游客购买。可以说,从当地“长”出来的文化才对游客有吸引力。
赋能方法不能一刀切
重庆日报: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有何优势?需要注意什么?
段胜峰:从产品到服务,从城市到农村,从商业到社会,从文化到价值,设计将会作为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精准扶贫,修复贫困人群或贫困村落的弹性生态系统,建立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有效为乡村发展赋能。可以说,设计的力量是非常直接且影响深远的。
需要注意的是,赋能的方式方法不能一刀切,要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用设计的力量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例如,川美设计团队在酉阳车田乡调研后发现,当地文化颇具特色,赋能时可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设计一系列文创衍生品,吸引游客购买;一些乡村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用设计的手段活化非遗,进而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重庆日报:全国其他省区市有哪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
段胜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品晶带领工作室团队参与了贵州贫困地区一系列乡村设计实践,其中,贵州板万村的改造,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该团队在对板万村的改造中,通过建设小广场等丰富乡村生活空间,通过新建布依文化传习所等构建乡村文化空间,从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2009年至2017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湖南怀化通道、重庆酉阳等地开展“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组织来自15个国家的300多人深入社区,与当地人合作完成大量文化产品开发、影像设计、原生态音乐等不同形式的设计与社会创新活动,参与式地促进当地居民的文化产业发展。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