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从中精心挑选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现出毕加索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
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最知名的画家,他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了无数的珍品。1881年10月,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父亲是个美术老师,从小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常常一画就是几个小时。毕加索少年时代最有名的作品是《科学与博爱》,曾参加马德里国家艺术展览,显示了他极高的创作天赋。
毕加索(图片来自网络)
19岁那年,毕加索首次举办了个人画展。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由于生活贫困,他的绘画经常带有凄凉的蓝色色调,形成了他艺术上的蓝色时期。1904年,他来到巴黎定居,开始从感伤的蓝色世界中苏醒过来,进入了玫瑰色时期,青春与爱情开始活生生地呈现在画面上。但毕加索不停地否定自我,寻找新的表现方式。
1907年,他创作了一幅大型的油画——就是著名的《亚威农的少女》,它标志着立体主义绘画的诞生,被称为“20世纪美术的第一次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革命”。和传统的绘画形式不同,立体主义绘画对物体不做如实描绘,也不讲究对称等传统绘画中的基本元素,而是采取形体的简化,注重以立方体来表现物体。
发布会
此次展览由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总监艾米利娅·菲利普策划,并专为此次在中国于UCCA的呈现而进行构思设计与组织,囊括34件绘画、14件雕塑以及55件纸上作品。这些创作于1893至1921年间的作品,共同展示了这位现代艺术史上最为大胆、最具原创性、最为多产的天才——毕加索的艺术创作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出作品涵盖其早期的全部代表性阶段,展览中所呈现的三十年则涵盖了青年毕加索的艺术发现与酝酿时期,其风格经历了从学徒时代的学院派现实主义,到战后向古典 风格的回归;从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交替出现的忧郁和情感相关主题,到他具有开创性的原始主义探索等诸多变化。
与惯常将毕加索的艺术生涯简化为一系列严格定义和相互封闭的创作时期的策展方式有所不同,此次展览在不同创作阶段之间保留了开放性和穿越性的视角,由此呈现同时存在于毕加索身上多种看似矛盾的艺术语言,也使观众得以体察这些艺术风格转变背后的历史与个人生活现实。
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
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表示:“对于UCCA而言,此次展览标志着我们实现了自2007年创办以来即秉持的一个梦想,我们不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而且通过展示现代大师的创作,来审视当代艺术的根基。我们相信,毕加索的故事与我们中国的观众是相关的,因为这里的独立个体仍在继续应对创造力、独特性和革新性的挑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于面积1800平方米的大展厅内呈现,阿德里安·卡迪工作室为展览特别设计了一组半开放式的盒状空间,使展览各章节主题得以错落有致地呈现。多幅毕加索的印刷肖像和关于艺术家工作室的图像更突显了每个盒状空间所对应的艺术家创作阶段。
《古代石膏像素描习作》拉科鲁尼亚,1893-1894 纸上炭笔和黑色蜡笔画 49 x 31.5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划分为六个不同章节:“早期毕加索”聚焦于毕加索自童年时期开始的创作及艺术家早期受到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他创作了《戴帽子的男人》(1895)和《古典雕塑石膏像写生习作》(1893-1894 )。
《自画像》 巴黎,1901 年末 布面油画 81 x 60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兄弟俩》 戈索尔,1906 年夏 纸板水粉画 80 x 59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在“蓝色和粉色毕加索”阶段,艺术家放弃模仿前辈的后印象派绘画风格,转而塑造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个人风格,并逐渐确立了最初的艺术身份,其作品包括《疯子》( 1905)和《兄弟俩》(1906)。
《〈阿维尼翁的少女〉习作:蹲下的女子头像》,巴黎,1907年6月至7月,纸上水粉画,63x48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自画像》 巴黎, 1906 年秋 布面油画 65 x 54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驱魔人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的革命”展现了艺术家简化形式和空间的探索,在寻找、发明新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中,他创作了《自画像》(1906)等作品,并孕育杰作《阿维尼翁的少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07),开启了一场彻底改变二十世纪艺术的革命。
《弹曼陀林的男子》,巴黎,1911年秋,布面油画,162x71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壁炉旁的男人》 巴黎,1916 布面油画 130 x 81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立体主义者毕加索”中,艺术家对“标志物”等符号元素的运用催生出了立体派作品,如《弹曼陀林的男子》(1911)和《壁炉旁的男人》(1916)。
《吻》,穆然,1969年10月26日,布面油画,97x130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恋人》 巴黎,1919 布面油画 185 x 140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多变毕加索”着眼于艺术家对古典的致敬、引用与革新,《恋人》(1919)、《习作》(1920)等作均展现出毕加索独特的艺术探索,艺术家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出品的舞剧《三角帽》(1919)设计的舞台布景、服装和幕布亦在这一部分中呈现。
《母与子》,巴黎,1907年夏,布面油画,81x60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树下三人》 巴黎,1907 年冬至 1908 年 布面油画 99 x 99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小提琴与乐谱》 巴黎,1912 年秋 纸板纸质拼贴画 78 x 63.5 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展览的最后部分展示了艺术家1927年至1972年较为晚期的一系列杰出绘画和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清晰地展示了毕加索青年时期的艺术实验所产生的影响,亦勾勒出贯穿他创作生涯的主题与基本原则。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Courtesy "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