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策展人| 展览之后,他们在思考什么
2019-06-12 09:59:12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顾星欣

江苏省美术馆“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展出现场。
江苏省美术馆“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作品文献展)”展出现场。

伴随着艺术展览市场的发展迭代,以及国际展览交流日益增多,当代艺术界对“策展人”的职业要求也越来越高,策展人在艺术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拥有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重要。“策展人”到底在做些什么?“策展”本身的定义、价值与未来何在?《文艺周刊》特别邀请了中央美院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艺美术馆的几位策展人以及多位业内人士,听他们一起聊一聊“策展”的那些事儿。

立意:让每一场展览都能面对历史

“策展”并不是汉语中的原生词汇。台湾艺术评论家陆蓉之被称为“中国策展人之母”。上世纪80年代,她首先将Curator翻译成“策展人”,从此这个词走进了中国艺术界。如今,这个她花了两个晚上创造出来的词语,已然愈受重视,成为一门重要职业。

现在,翻开任何一场展览的介绍,“策展人”的名称一定列在显眼位置。实际上,“策展人”虽然在中国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但是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新型和发展中的身份。如今,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中会有一批“常设策展人”,而另外一些游离于机构之外的“独立策展人”则角色更加丰富,很多艺术家、艺评人、研究学者或者画廊、艺术机构的人士都可以临时充当策展人这个角色。虽然身份指向模糊,但他们的功用却是很一致的。一项展览从概念生成到落地执行,策展人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也可以被理解成高明的“厨师”,责任是以纷纭的艺术原料为对象,创造出公众视线中的视觉盛宴。

“我愿意把策展过程视作是学术研究和思考的一种视觉化呈现。”这是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资深策展人红梅对策展的个人定义。近年来,她参与策展的“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等多部重磅展览,均在全国引发了广泛反响,展出地点从中央美院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境外。在她眼中,同样是学术研究,学者研究呈现是以论文呈现,而策展人的研究成果是以展陈来呈现。“如果你不把它当一项工作,而是把每一场展览当成自己新的学术研究与思考,这样你就会做得非常主动,非常有创造性。”

专业的学术研究与梳理、专业的展览呈现、专业的传播推广……对于策展人来说,专业性是前提,否则贻笑大方不说,还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对每一个展览,我都要首先让它能面对历史,担负起与历史对话的责任,这是一个大的出发点。”红梅强调,“展览的定位和立意很重要,首先还是应当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否则,一则被社会诟病,一则被历史遗忘,等于做了无用功。不是说最后你动用了大量的媒体力量,就能够把一个展览给烘起来的。展览界不是娱乐圈。”

太过于强调展览的学术性,会不会曲高和寡?“很多人担忧,如果你架子太高了,观众会不会没有兴趣、会不会不懂?这个大可放心。”关于这一点,红梅呼吁当下的策展人群体给予观众的欣赏能力以更多的信心:观众们走进美术馆,就是希望从中得到自我的提升,心理期待就是来学习的。只不过,另一方面,对于策展人、美术馆馆长而言,你不能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展览对公众摆着脸孔,这就出问题了。“艺术为什么能慰藉所有的人类?就是因为它是对自我的尊重。由于尊重自我,所以就尊重他人。”

一方面是立意要朝高走,但是另一方面,却不妨俯下身来多接地气。红梅提醒说,作为策展人,要对展览的公教活动以及宣传方面主动而为。“抖音、微信推送、小程序,再加上纸媒、微博、网站各方面都可以进行‘海陆空’轰炸。一线城市的机场、公交广告牌以及出租车、地铁、酒店、咖啡厅以及商场等这些重要公共区域里的传播,其覆盖率以及传播力度,经过我自己参与的这几次展览,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思维:“策展人不是挂画人”

一场艺术展览的理念生成,并不是灵光乍现的。通常而言,它需要深刻、辨证的思考,完备、严缜的论证,这是完美艺术呈现的第一步。所以,一名优秀的策展人,需要发掘艺术现象背后的事理逻辑,去爬梳资料背后的故事线,透过串联起生动的“叙事”脉络,让展览的可读性更强。

“春风化雨——原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教育实践”大展正在省美术馆陈列馆进行持续两个多月的展出。在充满年代感的展厅里,徐悲鸿、吕凤子、陈之佛、秦宣夫、吴作人、傅抱石、吕斯百等诸多熠熠生辉的名家作品一并亮相,勾勒出原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的一段难忘岁月。这场展览,就是缘于一次概念的梳理与再生成。

年轻的策展人邹佳睿研究现当代中国美术史出身,对于上世纪的艺术史料有着一份特殊的敏感。在研究省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时,细心的他发现其中有不少作者与原中央大学有关联,有些是教员,有些是学生,有些是学生然后又留校任教的,其中包括许多20世纪特别重要的艺术家,譬如徐悲鸿、吕凤子、张大千等等。当时,一个念头悄然跃入了他的脑海中:“原中央大学艺术科系,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主线吗?”

之前,针对北平艺专、国立艺专、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这些美术史上的着名学校,都曾有过专门的学术展览。因此,原中大的美术教育完全可以在利用馆藏的基础上勾连起来。而随着研究和梳理的深入,邹佳睿也让这场展览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往常专业上讨论原中大学艺术科系时,通常只会关注徐悲鸿这位大师,有时候会忽略了其他人。徐悲鸿固然很重要,但是包括像吕凤子等前辈大家,应该说是他们共同成就了这段历史。所以展览也希望能呈现这个科系比较丰富的面貌。”

正因为如此,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特别强调了一个理念:“策展人不是挂画人”。这位对策展非常关注的馆长上任以来,已经策划推动了多场重磅展览。在徐惠泉的倡导下,省美术馆尤其注重启用年轻策展人。这三年来,省美术馆有三位青年策展人连续入选了文旅部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去年,馆里的青年策展人陈娅一手打造的展览“现代之维:20世纪初期中国都市的审美风尚”,创意性地将充满年代味的月份牌、旗袍、油画、家具一起搬进了展厅,立体化地揭示中国都市的日常生活与审美意识上的现代化进程。开幕式上,更是以一场别致的户外旗袍秀惊艳了现场观众。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去年开展以来,以常设展和精品临展为主,需要优秀策展人的前期介入和谋划。刚刚结束不久的“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由徐惠泉担任策展,除了美术作品,现场还大量展出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推出了“我与大桥合个影”的观众互动。“甚至我们连配合展览而出的画册,也打破了以前的图录的模式,做成了一份精美的文献资料。这些都说明了前期策展工作的重要,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鉴赏效果。”徐惠泉说。

专业:每推进一步,都有新的喜悦

策展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策展人虽然是展览的灵魂人物,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独自完成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具备专业背景的人来完成,这需要强大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需要经过长期思考和事无巨细地落实推进。

上个月在南京艺术学院开幕的“荒木经惟花幽”展览引发不少文艺爱好者的热追。为何想起做这位颇有争议的艺术家的展览?南艺美术馆年轻的策展人陈瑞说,“当代影像研究和当代中外文化交流是我一直关注和实践的方向,如果没有这些年来相关领域的积淀,也不可能有‘荒木经惟花幽’展览的开花结果。”

近年来,南艺美术馆贡献了一系列重磅的国际交流展。这座高校美术馆为了迎接南艺百年校庆而建,在建馆尚不满7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保持着四五十场展览和近百场公共教育活动的频次。馆长李小山对于南艺美术馆的这支充满战斗力的策展人团队,也十分自豪。这支由四名“80后”年轻人组成的专业策展团队,为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不少站在国际流行前线的展览,引发了业界关注。

南艺美术馆的策展采取项目负责制,每个策展人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这次荒木经惟展,从与艺术家、策展人的对接,到场地的考察、主题的选定,再到布展方案的讨论与作品的落实,最后到展览的开幕布置,陈瑞都一一亲手完成。过程不可谓不漫长:日本策展人在去年就来到南艺美术馆实地考察,之后陈瑞又前后两次赴东京,进行作品的甄选点交、签订协议和纪录片摄制等工作,这些来来回回的准备过程,前后加起来有一年左右。“时间虽然漫长,但每推进一步都会收获新的喜悦,这也是策展最开心的事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策展人红梅,每年都有在海外游历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经历。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性的观察,她也对比着我们在展陈方面与国外优秀展览的差距。她认为,其中最明显的是“时间”的差距:首先是展览的筹备时间,一般国外一场优秀展览的筹备时间,可能在三到五年时长,而国内项目匆匆上马的并不少见;至于展览时长,我们知道场馆的每天场租费是很惊人的,需要真金白银往里填的,如果自己不努力争取资金支持,国内有些展览短短几天就只能草草收场了。“这两点没有技术含量,就是态度问题。”

展陈的专业化方面,我们与国外优秀展览的差距也不容忽视。红梅列举了一系列现状困境:我们投入到展陈方面的预算相对来说比较少;现场施工方面,制作物料常常不够精美;展厅整体气氛呈现上,设计师、灯光师的水平都还有待提升。“我们国内学者型策展人还是非常多的,但是绝大多数的策展人对于展陈态度是非常不专业的,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就降低了展览的专业性和可观赏性。上至策展人,下至施工单位,我们都有很多课需要赶紧补上。”

革新:让更多观众走进美术馆

当前,中国艺术界“策展人”面貌尚且模糊,一方面是中国策展机制还不算十分健全,优秀策展人还处于稀缺状态,一些收藏家、投资者甚至文化官员等可以随意进来插一脚,客串挂名一下策展人。而实际上,展览策划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一般来说,当代策展人应该具备专业精神、团队精神与革新精神,其中,革新精神尤其是当前所需。

形式为内容服务,展览的新意不应当超脱于内容本身而存在。2018年,一场名为“心灵的交换”美术治疗成果作品展巡展在南京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别致的展览,参展近200件作品中,除了爱心艺术家与专业艺术治疗领域老师的十余幅作品外,绝大部分是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独立完成的作品。策展人将所有作品打乱分散在展厅里,不加任何标签。本次巡展策展人高木告诉记者,“这样创新设计的初衷,就是想告诉大家,这里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生活中充满热忱、热爱艺术的孩子。”

当然,革新不是一味的除旧布新。南京大学“缪斯基金”创始人、艺术推广人申路刚刚策划了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黄正明教授书法艺术展”。她的个人体会是,传统书画艺术作品尊崇传统的展示方式。艺术家本身的学养、审美及专业水准等综合素养很高,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理解,也常高于一般策展人。这时,如果由艺术家本人来把控整个展览的调性和布局,未为不可。但是关于当代艺术、国际性的展览及文化交流,南京目前还比较匮乏,有待提出策展新理念。

“南京当前艺术展览相对来说形式还比较偏传统,与国际化的画廊、艺术机构的交流不是特别多。由于缺乏通道去接触到多元化的艺术家与展品,就难有把这些内容引流到南京来展出的可能。”申路认为,这方面的发展还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是政府主管部门、艺术院系、艺术机构以及业内资源丰富的策展人,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诸方共同努力,广泛开启与海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场馆的连接;另外,由于当代艺术形式多样化的特质,展览费用经常会相对较高。比如一些大型装置艺术,因其体量和展示方式的复杂性、对于展陈空间条件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会更高,这时候不仅仅是一位策展人就可以轻易独立完成,需要有具备艺术高度的、专业化的团队力量,以及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才能把使展览的完成度相对良好。

策展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艺术土壤的产物。氛围营造好了,有了源头活水,艺术展的生态才会越来越活跃。艺术氛围与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美术馆展览的选择、专业画廊的数量、从事创作的群体、相关研究机构以及媒体、艺术博览会、艺术区、双年展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当前一个明显现状是,南京艺术的机构体量、展览数量、展览氛围相比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来说尚有差距。南艺美术馆策展人陈瑞就直言,“仅以双年展而言,南京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专业且具有延续性的当代艺术双年展,远不说意大利因为有威尼斯双年展和建筑双年展,每年带来多少文化影响和经济效益,国内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的成功,也都值得借鉴。”

“南京近年在努力提高首位度,文化首位度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陈瑞观察到,苏州目前在当代艺术的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国际化的展览越来越多,很多朋友都专门去苏州看展览。南京观众的观展热情和兴趣是很高涨的,“每天展厅川流不息的人群,让我看到了观众对于优秀文化艺术的需求,能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让艺术走进他们的生活,是我们作为策展人一直努力的动力。”

编辑:江兵

标签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