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控制,因为人类无法创造出比人类更聪明的生物。”马云说。
“我非常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们可以创造出比人类更聪明的东西,但不一定是人。”马斯克说。
钢琴机器人特奥在自弹自唱
8月29日,在上海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马云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这样针锋相对地“吵”了起来。
不管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比人类更聪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AI正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包括曾被视作独属于人类的艺术创作领域。如果说艺术家和AI的合作,不过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表达手段,但AI自身学会了艺术创作,则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对于讲究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人文艺术创作而言,AI的参与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义“艺术”?未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吗?走在潮流尖端的艺术家们给了我们各自的回答。
1 智能大会现场体验:体感遥控、AR“穿越”都是人机互动
走进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IBM展区,双手举过头顶做出爱心的姿势,随着54321倒数结束,你就会成功激活一名叫CIMON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屏幕上,这位宇航员还会跟随着你做出的一些肢体动作来“摆动”肢体——他正代表着你“登上月球”。你还可以下载自己“登上月球”的照片,发布到社交平台。这位CIMON就是IBM推出的首位“AI宇航员”,它曾在40年前助力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而在商汤科技和故宫合作的“金榜题名”展区,你只要作个揖,就能“穿越”到古代和孔夫子互动合影,还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变身”为进京赶考的秀才,参加一回古代的科举考试。
青年画家李元素利用AI技术创作的艺术品《南京西路风格迁移》,也是展馆内备受热捧的互动项目。当观众进入展区,摄像头会捕捉到相应画面,这些画面经过人体检测、背景分割、人机互动等技术处理,再由计算机结合对画家过往作品的学习并做出实时创作。在显示屏上,观众能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实时地成为风格化影像。虽然这些作品还只是停留在人机合作的创作基础上,但不可否认,AI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 互动引发反向触发: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表现智能物体”
事实上,进入AI时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AI相融合已然成为“新潮流”,彼此间已有许多互动。
2017年,谷歌推出了一款能帮人画简笔画的工具Autodraw,只需你随便画几笔,算法就能识别出你想画什么并为你优化出来;2018年,数字创作工作室OUCHHH在法国巴黎艺术中心推出名为《PoeticAI》的展览,AI通过学习那些改变了人类历史的科学家的文章,将其转码成文字和图像,再通过136台投影仪投射在3300平方米的空间中,光线和运动的效果也通过预设的算法自动生成,便能为现场观众提供一种结合声、光、影的沉浸式体验;同在2018年,佳士得拍卖会,AI创作的画作《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以售价43.25万美元(约301万元人民币)被拍下。
有趣的是,李元素指出一个新现象:艺术家以前喜欢表现人物、花鸟和山川,当AI出现后,有人开始思考“如何表现智能物体”。“过去的艺术家也许会描绘波光粼粼的水面,而让当代艺术家觉得兴奋的,也许是那些一闪一闪的LED灯和超级计算机的运算界面。”他认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灵感的反向触发。”
3 不断解锁新技能:会写诗、唱歌的微软小冰还学会了画画
2014年5月,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推出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冰”横空出世,这是一位注重EQ、走情感路线的少女。5年过去,微软小冰不断解锁新技能。她推出了诗集,学会了唱歌,能主持节目,还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编外”研究生学会了画画。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小冰的画作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不少观众。
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小冰”个展
画家小冰的出道时间并不长,但已小有名气。今年5月,微软小冰化名“夏语冰”,在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展上首次展出作品,成为央美的“编外”硕士毕业生。
毕业后的微软小冰“马不停蹄”。今年6月15日到7月15日,《小冰,“绘”有期》当代艺术跨界展又在杭州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展出小冰独家创作的绘画作品,以及新媒体艺术家周林玮与小冰互动创作的VR沉浸式作品。其后,小冰的首次个展《或然世界》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现在只要进入这位“少女画家”小冰的主页,在页面上输入一段简单的文字激活她,你便可以委托小冰为你作一幅画。经过抽取意向、激发创作灵感、选择内容主题、尝试画面构图、起草线稿造型、底层颜色涂抹、画面层次深入、细节反复打磨几个环节后,三分钟后,小冰为你创造的画作就可以出炉了。
微软小冰团队介绍,小冰用了22个月学习艺术史上236位着名画家的画作,在受到文本或其他创作源激发时,小冰能独立完成百分百原创的绘画作品。这种原创性不仅体现在构图上,也体现在用色、表现力和细节上。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强调:“小冰的绘画能力不是建立在滤镜和迁移技术上——即从风景图库中搜索相应主题的画面,然后用油画滤镜做处理。”他说,绘画模型是继文本、语音之后的第三类AI模型,也是耗时最长、最艰苦的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对小冰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小冰的作品风格多样,手法比较娴熟,画得也快,数量很大,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很多挺好的画。”邱志杰说,“我们给人工智能定下几条美学规则,它会用这些规则组合出无穷的变化。如果你给它设置‘不重复’的指令,AI其实有更大的机会摆脱套路。”
小冰正在朝琴棋书画的路线发展,这一切让她看起来更像“人”。2017年5月,小冰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AI创作的诗集。今年,小冰和诗人联合创作的诗集《花是绿水的沉默》问世,这也是人机线上共同写诗的征文成果,从6000首投稿中最终选出约200首。
不过,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小冰的作品仍然明显带有AI的痕迹。比如说,诗歌意象之间缺乏有效过渡、逻辑之间存在不合理、诗意不明显,等等。虽然小冰团队称小冰的绘画已接近人类水平,但观众还是能用肉眼看到小冰的作品没有油画的立体感,显得更平面,也看不出一笔一画的线条。
4 人类难被取代:缺乏情感的AI歌手难以打动人心
8月29日晚,当虚拟歌手洛天依的歌声在上海奔驰文化中心响起,人们熟悉的《茉莉花》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虚拟歌手,洛天依已经连续3年举办万人全息演唱会,开创了“国内虚拟歌手AR实时直播登上大型综艺晚会”的先河。
随后登台的还有来自意大利的钢琴机器人特奥。只见其53根手指迅速准确地在琴键上飞舞,自弹自唱英国歌手艾德·希兰的《Perfect》,特奥那硬核大脑袋和独特的歌声,给观众留下别样的记忆。
在这场国内首次打造的AI与艺术融合的视听盛宴上,AI带我们进入全新的艺术世界。人机交互、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全息影像、三维影像等技术手段和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相融合,共同营造出光影交错的镜像世界、虚实幻化的视觉奇观。
不过,当你细细聆听,洛天依和特奥的歌声还是少了几分自然和灵动。尽管音域的高低起伏能靠AI实现,但人声的自如流淌和感情流露,永远不可能出现在AI机器人身上。
人工智能极大地拓宽了艺术的边界,让机器变得更像人。但“0”和“1”并不能教会机器具备人类独有的情感。缺少情感的艺术表达,很难真正击中观众的心扉,当然也更让人体会到人声的“不可替代”。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开发AI制作艺术的意义是什么?”科幻小说《AI迷航》的作者肖遥回答说:“艺术家不会消失。AI只会淘汰一部分没有创新的家伙,真正有能力和才华的人只会越来越出色。如果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会被AI打击,那只说明这些家伙被淘汰是正常的。就好比汽车的出现必然打击了‘骆驼祥子’们,而一部分‘骆驼祥子’学了驾照,又成了出租车司机。”
链接
对话李元素——艺术还是要回归人文和肉身的层面
羊城晚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运用AI做艺术创作的?对这次创作的成果满意吗?
李元素:这是我第一次和AI结合做创作。以人工智能为主题,这次的三件作品各有明确的实验目的:《AI争霸》壁画是手工绘画和数码打印在“壁画”这种旧媒介上的争锋;《AI争霸》游戏使用了壁画同样的素材,形式则是“前AI时代”的游戏交互方式;《南京西路风格迁移》使用了当代前沿AI技术。在这个作品里,AI自主学习艺术风格,并做出自己的实时创作。三件作品分别呈现了从手工到数码,从静态到交互,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媒介的美学特性。最终的成果是满足预期的。
羊城晚报:对艺术创作而言,AI的加入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
李元素: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对艺术的欣赏总结为“艺术家-观众”这样一组关系,那么AI时代的这组关系被扩展了,我们会有“机器创作-观众观看”、“艺术家创作-机器观看”、“机器创作-机器观看”等多种组合。当然,讨论机器能否产生情感以及如何定义情感都不是易事,但沿着这些思路进行探讨是我做这些作品的目的。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未来的艺术创作趋势?
李元素:现在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艺术起到的作用不会是颠覆性的,AI对人类艺术的作用是扩展,它带来前所未有的媒介关系、创作素材、灵感和巨大帮助,它让人类可以在科技的镜鉴中更好地认识自身。不过,对于“机器的艺术”来说,近几年可能只是它的源起之时。
羊城晚报:当艺术装置不需要艺术家参与,也能不断创造出作品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艺术作品?人工智能做出来的绘画作品,是不是真正的艺术品?
李元素:艺术品和观众的关系是两厢情愿的,艺术是情感体验的一种凝聚形式。所以,只要有人愿意承认它是艺术品,它就是。这是从本质上而言的。但学术上是否承认,艺术市场是否接受,肯定会出现有不同的情况和波折。
羊城晚报:科技艺术的本质,是艺术还是科技?未来的艺术家,会被具有创造力的人工智能机器取代吗?
李元素:科技艺术仍然是艺术。其实现在的艺术也都离不开“科技”,比如画布是纺织技术,颜料需要矿物和化工技术,包括摄影、视频也都是曾经的高科技——人类总会拿一切手头的东西去进行艺术创作,去“玩”艺术。
艺术创作不会被机器取代。对于创作者而言,艺术的第一位是服务自己的,是表达情感和记录体验的行为。在信息技术颠覆生活方式的当代,我们仍然深陷在手工的温情中不可自拔。当前的新媒介艺术只有回归到人文和肉身的层面才能取得更多观众的认同,纯粹的科技美学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冰冷的。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