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秋拍】罗浮梦晌:吴大羽五十年代神品
2019-11-14 10:02:2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这势象之美,冰清玉洁,含有不具形质的重感,比诸建筑的体式而抽象之,又像乐曲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                      

——吴大羽

\
吴大羽 采韵系列之罗浮梦晌
约1950年代作
布面油画
52.8 × 37 cm
出版
《中国新派绘画宗师吴大羽》P76-77 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1996年版
《中国第一代油画开拓大师——吴大羽画集》P118 台北历史博物馆 2001年版
《上海油画雕塑院吴大羽》P109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吴大羽》P47 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年版
《吴大羽——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P114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年版
《吴大羽研究》P121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吴大羽作品集》P96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版
展览
2001年 中国第一代油画开拓大师——吴大羽画展 台北历史博物馆 / 台北
RMB 10,000,000 - 15,000,000

\
林风眠 《静物》 1988 年作

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奠基者之一,吴大羽(1903-1988)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学界所忽略的。他与林风眠共同推广新派艺术教学,培养了一系列如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大师。正如聂危谷所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抽象油画兴起于上海并持续发展至今, 吴大羽作为观念变革与艺术转型期的关键人物, 功不可没。”从油画语言的创新性研究角度看,相对于林风眠,吴大羽的探索则直接进入了油画语言纯粹性创造的本质层面。其遗留的画作与手稿更是体现了他毕生艺术实践和思想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不得不说,吴大羽以其惊人的毅力与创造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代艺术家在西学东渐风潮中对中国现代抽象油画的开创与探索。

\
保罗·塞尚《毕贝姆采石场》1898 年作 巴恩斯基金会收藏

“采韵”系列是吴大羽最为知名的作品,而此幅《采韵系列之罗浮梦晌》更是其中佳作。它曾多次著录、出版,代表了吴大羽强烈的艺术激情。在抽象的画面中,缤纷的色彩与快速的笔触成功营造出一个绚烂的虚幻世界:流动的普鲁士蓝与冷静的黑褐色,耀眼的朱红与细碎的淡黄色,辅之以柔和的粉色,共同组成了一种富有生命韵律的节奏感。在肆意的线条描绘和抽象的表象之下,实则暗藏了一幅娴雅的居家景致:少女独坐窗边,享受阳光。然而在纷繁的笔触之下,这一景象成为了吴大羽的“势象”之一。大胆的笔触使画面更为大胆与浓烈,创作手法脱胎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却又比之更为明快爽朗。

\
乔治·布拉克 《钢琴与曼陀铃》 约1909 年作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吴大羽曾说:“我的绘画依据, 是势象、光色、韵调三方面的结合, 光色作为色彩来理解, 作为形和声的连接, 是关乎时空的连接。”他在中国传统书法理念之上,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语言,从而构成了独属于吴氏的抽象之美。因而,《采韵系列之罗浮梦晌》中的写意性笔触在急速绘制中依旧带有中国古典书法的意蕴与大气。这恰恰是艺术家对东方文化精神领悟的具体体现。

\

\
吴大羽《采韵系列之罗浮梦晌》局部细节图

吴大羽借用西方现代艺术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找寻和感悟东方的艺术表现语言,将西方抽象的技巧融入对个人化的东方意韵的追求中,创造出音乐般律动流转的纯粹美感。或许,这正如他在给吴冠中的信中所表述的:“示露到人眼目的,只能限于隐晦的势象,这势象之美,冰清月洁,含着不具形质的重感,比诸建筑的体势而抽象之,又像乐曲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美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现当代艺术

预展时间:

11月29日 - 12月02日

预展地点:

全国农业展览馆

拍卖时间:

12月03日  15:00 现当代艺术(A)

12月03日  19:00 现当代艺术夜场(A)

拍卖地点:

北京四季酒店 A厅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8/808  主编信箱 Email:art@99ys.com 客户投诉
编 辑QQ:117359111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2010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19027716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36号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