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拍品质疑引发业内追踪
早在4月6日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之前,就有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爆料称,此次上拍的五幅林风眠作品中的一些存在真伪质疑。记者了解到,当时在一个业内小型聚会中,几位知名艺术品经纪人根据作品风格以及创作年代与林风眠真迹不符,对该五幅林风眠作品表示质疑,并用背靠背的方式写出他们各自推测中该批作品的可能来源。
因为在他们看来,香港苏富比在提供的图录上标明的拍品出处——“来自一对挪威藏家夫妇”只是虚晃一枪,或者,作品在流入挪威夫妇手中之前,另有其他出处。结果,几人最后的判断目标都锁定在台湾某知名藏家,据称,该藏家曾是国内外林风眠的重要藏家之一,同时因为早年对林风眠作品不甚了解,买过一定量的林风眠赝品,也是林风眠赝品的大量“收集者”。
这种对林风眠作品的质疑,很快演变为一场对赝品来源的追踪与猜测。用其中一位参与者的话说,“林风眠赝品以前也常在各大拍卖公司出现过,但很少像这次一样,以集中出现的模式亮相在著名拍卖公司,愤慨的同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遗憾的是,由于话题敏感,记者在了解的过程中,很多受访者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他们提供的一些线索,虽然仅限于猜测甚至坊间传说,但林风眠作品的市场脉络,也在这些线索中被 一 一 拼凑并显现出来。
上海一位资深经纪人在服务于某知名拍卖公司的时候,曾经接触过林风眠的一些学生。他向记者透露说,目前市场中林风眠的赝品量已占90\%,可以说达到了泛滥的程度。他说,上世纪林风眠的个别弟子、亲戚都曾经参与到造假活动中,并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当时整个艺术市场并没有起来,一些老辈艺术家也对比较亲近的仿画者予以默许。比如,程十发当年也知道有人仿画自己的作品,但由于彼此相熟,也不便说破。而在林风眠的弟子中,有一位可以说是仿画林风眠作品最为严重者之一。
该经纪人说,文革时期,林风眠遭难,该弟子一家对林风眠照顾颇为周到。据说,其当时和林风眠被关押在同一间看守所,他的妻子在探监时常常都会带两包衣服,一包给自己的丈夫,另一包则转交给了林风眠。因此,在这种患难真情下,该弟子在之后的造假中,林风眠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给予了最大的默许。
对此,北京的一位知名经纪人也予以肯定。他甚至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自己了解到的坊间传闻。据说,林风眠对该弟子仿画自己的作品予以默认,并不像公众了解的那样——只是感激于文革时期受到照顾那样简单。而是自己的某些方面被该弟子掌握了把柄。而记者也在一本林风眠作品的收藏册中看到该弟子颇有深意地写道“许多你(林风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我不会把它写出来”,似乎也验证了这一坊间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