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 2009-06-13 09:49: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
近日在位于上海莫干山路M50的99创意中心,举办了中澳当代艺术展《中间》。展览最大的看点是15位参展艺术家,分别由5位中国艺术家、5位澳大利亚艺术家以及5位旅澳华人艺术家组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艺术家阵容?记者对策展人,旅澳华人艺术家金沙作了专访。

 

 

 

  近日在位于上海莫干山路M50的99创意中心,举办了中澳当代艺术展《中间》。展览最大的看点是15位参展艺术家,分别由5位中国艺术家、5位澳大利亚艺术家以及5位旅澳华人艺术家组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艺术家阵容?记者对策展人,旅澳华人艺术家金沙作了专访。

 

  身为旅澳华人艺术家,金沙表示,这个展览虽然是有关中国文化的,但又是纯西方的展览,是澳大利亚的美术馆办的展览。

 

  他们邀请金沙做策展人,让他出展览概念,要做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展览。金沙强调,其背景,就是这几年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中澳关系更紧密,也使参与展览的各方,包括艺术家、美术馆、画廊与赞助商,都愿意参与这样的交流。这是这几年的现象。其中经济的作用很大,但不可否认西方对中国文化本身的兴趣。

 

  金沙透露,在选择艺术家方面,5位中国艺术家与5位旅澳华人艺术家由他来选定,而澳大利亚的艺术家则由美术馆提供艺术家的资料,双方共同选定。

 

  中国艺术家VS旅澳艺术家

 

  金沙透露,这个展览最初的创意,是把中国当代艺术家与澳大利亚华裔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例是对半开:6:6。

 

  他说,这两组艺术家的年龄全是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受的教育都是在中国完成的。他们中一部分人80年代去了澳洲,一部分则留在中国。留在中国的,经历了中国几千年来最大的变化;而去澳洲的,则要适应澳洲的文化。他们两者的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文化作为母体文化,最后在每一个艺术家身上因为他们的经历与所在的地域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别。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一起做展览会很有趣。

 

  他又说,探讨的结果,发现这种比较还可以延伸,因为澳大利亚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可以把澳大利亚的艺术家放在一起比较。最后,决定加上澳大利亚的艺术家,比例是5:5:5。

 

  最有趣的是旅澳华人艺术家

 

  参展艺术家中最有趣的是旅澳华人艺术家,他们是阿仙、关伟、郭健、刘晓先、沈少民,还有金沙本人。金沙表示,入选的是在澳大利亚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家,而他们的作品中最明显的是中国文化的烙印。他说,在澳大利亚杰出的华人艺术家不多,已经定位的就这么几位,再加上必须是从事当代艺术的以及年龄等因素的限制,结果就这么几个。他们的共同点是有历史的沉重感,有对现实的忧虑,在艺术创作上可以采用任何手段。如刘晓先的作品《弈》和《食之道》:表明中西方文化的“和谐的冲突”,《弈》中的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就各有一套博弈规则。他透露,除了参展的那件用陶瓷做的作品之外,《弈》还有用木雕创作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