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巴恩斯基金会支持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吗?
Derek Gillma:我们对艺术家的支持不是经济上的。我们是一个艺术教育机构,大多数参与教授课程的老师都是艺术家,这早已成为我们的传统。我们不会教大家怎么画画,而是教大家怎样鉴赏艺术品,我们认为给这些艺术家机会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支持手段。我们开设艺术教程,协助这些艺术家办展览,但都不是直接的经济支持。我知道有些组织会这样做,但我们不是这种方式。
记者:你们会到中国来做展览吗?
Derek Gillma:应该不会。因为我们的展品只能在外巡展一次,我们已经去了德国、日本等地,它们“出行”的限制已到,所以不能再展出了,我们的创建者要求我们不能移动展品,也不能外借。我们有很多20世纪早期很优秀的作品,可惜的是不能外借。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5年当中价格出现飙升,然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它又迅速跌落,您个人或者欧美主流艺术圈是怎样看待中国当代艺术这种变化的?
Derek Gillma:我自己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是从1996年的一次亚太巡回艺术展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蔡国强和其他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它们都很有趣。正如我们在昨天的会议(全球收藏家论坛-编者注)上所谈到的,收藏家的口味总是在变,他们总是想找更新鲜的东西。所以价格暴涨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艺术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全球的收藏家们都在寻找新鲜的艺术。我想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我们还需要再观察它的变化发展。当代艺术价格暴涨的情况让我们都很惊讶,但这并不是只发生在中国,美国、欧洲,现在全球艺术家都成名得很快,三四十岁作品已经卖得很贵。以前的艺术家可能等要到七八十岁,作品才能卖很高的价钱,我觉得现在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虽然也有那种青年时代就很杰出的画家,毕加索算一个,中国清代的石涛也是30岁就已经很出色了,但这种情况很罕见。对大多数艺术家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成长。现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很普遍,这对艺术的发展是有损害的。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