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青 无题 1989年 布面综合材料 90x90cm
古典气质——当代艺术
作为架上绘画的当代艺术,其基本的立足点就是她的绘画性,再玄妙的理念脱离了手工绘制的魅力,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相反有的当代艺术家提出技艺即是思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玄妙的理念呢?思想的领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中完成,它只有在架上绘画语言的美妙呈现中才能使人获得持久甚至是永恒的感动。这也是艺术品可以品鉴、把玩之处,离开了这个,收藏恐怕只剩下看着价格起起落落的心跳了,有什么乐趣可言?
延续我们既往的征集风格,当代艺术板块汇聚了王劼音、叶永青、石冲、丁方、洪磊、毛焰以及年轻新锐画家赖薇、彭斯、李继开、李超雄、韦嘉、王斐、熊宇、张晨初、闫博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都建立在西方古典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术基础之上,而且这种汲取不是表面的移植而是深层的化合。尽管当代艺术以现实批判为己任,但来自传统的滋养无疑给作品平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去除一份单薄的燥气,因而这些作品也具备了经典艺术的古典气质,有种永恒的感染力。
王劼音作为上海的前辈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一直处在抽象和具象之间,他在版画和传统水墨之间寻求一种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理想的古朴超然的精神世界,实现对日益物质化的现实的叛离和逃避。叶永青、丁方、洪磊的几件作品都是创作于中国当代艺术最为寂寞艰难的“后八九”时期,今天我们透过氤氲的墨色、斑驳的肌理和撕裂的笔触仍能感受到艺术家当时的激情、思辨和挣扎,仍令人惊心动魄。石冲的《物语、水空气和身体》一个系列的两件作品以超一流的写实技巧书写了生命体在现实中艰难的处境,展现画家对社会文化的忧思,发人深省。而年轻新锐画家都具有较好的写实功底,他们以敏锐感觉,不同的视角捕捉到社会变迁、自我成长中的记忆、梦幻和憧憬中的片片场景,有忧伤,有欢乐也有虚空,这些作品兼具古典气质与当代精神,值得藏家长期关注与吸纳。
除了以上提及的架上绘画外,本次秋拍还挑选了一批雕塑作品张峰的《春到高原》、黄钢的《三女神》和金善球《中国之翔》都是精品,值得收藏。
总之,整场拍品的组织比较平实,风格多样,在注重作品艺术语言独立性和成熟性的基础上兼顾作品思想与观念性,毕竟这最应该是收藏价值的核心。
那场汹涌而起价格洪水终于消退了,带走很多东西,也留下了许多回味与思考。是的,当喧嚣退去后,我们才会发现成熟的柿子多么美,无论是枝头的还是地上的,甚而来年地上萌生的新芽都值得关注和欣喜,那是真正艺术价值的回归。自然的潮起潮落,花开花谢都是无法左右的,其实又何须左右?这一切,真正的藏家却不为所动,仍然可以闲庭信步,可以俯拾退潮后遗落在沙滩上的珍贵的珠贝。因为对于作品本身的研读,对于艺术家创作成长历程的研究,会给我们足够的功力和智慧来超越季节的更替,命运的轮回,笑看花开花落。
秋收冬藏,踏雪寻梅的日子,让我们相约四季。
【编辑: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