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K画廊 2009-12-02 16:37:22 来源:世艺网 点击:
李跃亮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我已经跟胡武功老师打了三次道歉电话,也向目前关注此事的《中国摄影家》杂志发了电子邮件,想在上面向摄影界公开道歉,现在先通过你们向公众道歉。”

  刘铮:我不认为这其中存在侵权的问题。正如你所提到的上述艺术家,他们也曾做过类似的事情,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伟大的尝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对于人类文化现成品的再次创作问题在艺术史上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被淹没于一个影像的海洋之中。在互联网上,电影屏幕上,电视上,杂志上,展览上,数不清的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我们怎么办?我们多年以来就像一只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已是一个事实。影像的重要和丰富已无可避免,而且已经侵犯了我们原有的生活。对于这种状况我们不可能没有一种态度。这些图像正在逐渐地成为物质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样,搭建着一个新的意义下的世界。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不可能再无动于衷。就如同按动相机的快门一样,我开始选择我面前的图像。这个过程是艰辛和困难的,难度和拍摄一张优秀作品的难度没有区别。在我选择它为我目标的时候,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环境中简单的图像,而我后来更多的工作又进一步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ArtWorld:为什么说挪用已有的大众散发的照片是你目前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这项工作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背景下有什么重要性?

 

  刘铮:挪用这个词并不准确。只能说是这个作品创作的一个源泉……它使一个毫无品质的东西变得可以观赏,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改变。这里有艺术的本质存在。这项工作是一项纯观念性作品,它体现了一种态度,是一种对世界上所有影像遗产所展现的一种态度。在这些影像面前,我们不是手足无措的,它们会激发我们,我们也做出自己的反应。它们可以成为艺术家作品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创作动因。

 

  我想在今天中国的现代艺术领域中,这组作品更加强调了观念的重要性。一切技术和生产规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都是次要的。

 

  ArtWorld:你把自己看成一个运用摄影技术的艺术家还是一个摄影师?

 

  刘铮:我是一个由传统摄影师转化成的一个运用摄影的艺术家。我不同意占为己用这样一种说法。人类的认识来自于对物质世界直接的认识,及对他人经验的间接认识。其中所有人类的影像资源都有被他人再认识的义务。当它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就必须接受人们的评判和再利用。这种再利用并非是占有,而是给了它又一次崭新的生命。同时,我也不否认在借用影像资源创作中所存在的巨大创造空间。试想从众多的影像之中选择一幅需要的影像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它是在你所有以往对影像的价值观及影像创作经验的结合下以及对社会、历史充分细致的观察下获得的结果。因此,这样一项艰巨的工作恐怕不能简单地称作“占为己有”。我将它看作一个原创作品在进行,而且付出了很大的艰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