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of George Washington Letter Could Set Record 2009-12-04 10:30:36 来源:文化传播网 点击:
在中国,虽然处于成长期的艺术授权,一方面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带来的瓶颈,另一方面,也因界定模糊而带来著作权保护问题。

  其实,艺术授权商品早在20余年前就出现在海外市场,并有专门的艺术授权博览会。全球规模最大的“纽约国际授权展”每年有500多个厂商参加,一些顶级艺术家如莫奈、梵高的作品都在这里授权。中国内地的“艺术授权”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成长中,据郭羿承介绍,2008年国内艺术授权市场规模扩大了50%左右。

 

  那么,艺术授权一般是如何进行的呢?据介绍,比如某公司为了获得艺术品的艺术授权,除了支付一定额度的最低保证金外,还要将销售额的5%至15%作为授权费返还给艺术家或其后人。因此,艺术授权商品的开发成本比普通礼品要高,但其利润一般比普通礼品高10%至30%。

 

  记者了解到,购买艺术授权商品的消费者大多都很了解并热衷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所以相对于昂贵的画家原作,这些印有艺术家作品的商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价格也在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知识产权保护乏力是瓶颈

 

  艺术授权市场虽然前景看好,但是,艺术授权业并不同于传统所理解的艺术产业。传统艺术产业所经营的,不论一级市场的画廊还是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都是著作物所有权,而艺术授权主要涉及的是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章规定,著作权分为两部分: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格权因其无法转让,所以并不能用在商业上。而著作财产权可以作商业用途,艺术授权所得到的权利仅是著作财产权。也就是说,艺术授权中,企业获得的是艺术品的复制、公开展示、改作、出租等权利。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