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现实执行中,企业与艺术家签订授权合同时,往往并未明晰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期限等,造成了对艺术作品版权的侵犯。
另一方面,企业所生产的正版艺术授权产品容易遭模仿、盗版,这导致了眼下国内真正做艺术授权的企业仍屈指可数。出生于台湾的郭羿承介绍,ArtKey的艺术授权经营,在国外的经营利润远远大于在大陆地区的,一方面是企业对授权概念比较陌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健全影响了市场的发展。这致使多年来,国内艺术授权市场仅是ArtKey一家在独自支撑。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有关专家解读,目前授权业在中国发展缓慢主要有三重障碍: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中介组织不完整、产业分工不细致。但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无疑是最大的发展瓶颈。这也为“艺术授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作为当今世界诞生不到30年的产业概念“艺术授权”,在“落土”中国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发展中的诸多痛楚,但对于喜爱艺术品的市民百姓来说,仍旧是一个福音。北京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秘书长孟海东表示:“艺术授权将商品与知识产权相结合,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结合,正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纵深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