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派——中央美术学院 2010-01-08 15:35:56 来源:文化传播网 高素娜 点击:
第11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目前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细察之下不难发现,工笔画占了中国画获奖作品的半壁江山。

  画院的竞争是人才和作品的竞争,优秀人才是好作品的根本,精品力作是好画院的招牌。日前,浙江画院建院25年之际,国内诸多画院院长、理论家、评论家齐聚杭州,共同探讨了画院建设中面临的众多问题。其中,人才外流和写意画的衰落是与会者不约而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才断层:优秀画家流向更高一级画院

 

  人才流失和缺乏精英是困扰画院的两大难题。人才流失直接导致精英锐减,导致有影响力的作品越来越少,这对于看重“金奖”、看重“获奖数量”的画院或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来讲,都是要命的问题。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我们的主管部门给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把广东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画院;二是广东画院的院本部画家要成为每个学科的领头人。这是两项沉甸甸的指标,我们有极大压力。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人才的严重缺乏和缺失,特别是在学术层面上具有个人风格和学术影响力、拔尖的画家很少。

 

  宋玉麟(江苏国画院院长):随着退休的老画家越来越多,年轻画家怎样承接上去深深困扰着我们。目前画院人才外流的情况很严重,市一级的优秀画家流向省一级,而省一级的则往往流向北京。有人称我们江苏美术人才队伍是一个“高原”,缺少“高峰”。虽然江苏在经济等各方面很有实力,但到达“高峰”阶段的优秀画家也是留不住的。当然,没有高原就没有高峰,首都天时地利人和,任何省市都无法和她比拼,我们只有立足于本省,尽可能把本省的事情做好。

 

  卢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我不同意“高峰”“高原”之说,因为省一级画院出了很多全国一流的好画家,他们若在全国排名,并不一定比国家画院在编的画家靠后。如今,国家画院把各省的名画家都纳入到自己的队伍里去,虽然给下边的画院造成了很大压力,但我觉得争画家是好事情,比不重视好。包括广州画院和广东画院的人才之争,都是好现象。我认为,如果一个画家在广州画院时就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即使以后调到广东画院或更高一级的画院,也都应当算是广州画院出的人才。如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家,美术史公认他们出自浙江。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