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王焕之展出作品赏析:《他来了》 系列 2010-01-09 13:14:4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顶层》杂志 点击:
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是不成熟的,专业成熟的收藏家很少,大部分是炒家或投资者,他们是以一种投资理财的心态进入收藏业的……

  记者:根据上述情况,艺术机构怎样去做才能让艺术市场进行的正常运转。

 

  梁:法律法规要健全,行业要进行自律,在七十年代,这种现象在日本也出现过,后来几个画廊和拍卖行的老板被判刑,大家就都不敢这样做了。

 

  记者:那就是说健全的法律能够规划整个艺术市场的正常运行。您是否能对中国现在的艺术市场和中国以前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做一下比较?

 

  梁: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不健康,核心问题就是规则不健全和暗箱操作,房地产市场中,国家政策不太稳定,经常由于政策影响市场走向,股市就是靠大股东坐庄这样的方式来侵害小股民的利益,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纯粹市场化的、公平竞争的机制,艺术品市场没有从起初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状态,整个行业缺乏一种行规,更不用谈什么自律了。

 

  记者:中国的经济和艺术市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梁:中国艺术市场是未来可以预期的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因为中国的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还会保持高速增长的。

 

  记者:艺术家如果只为自己积累财富,不与艺术机构产生共赢关系,这样的艺术家是不是非常自私?

 

  梁: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艺术家也千差万别,有高风亮节的艺术家,也有自私狭隘的艺术家,艺术家是个体,没有责任维护画廊或者艺术市场本身,不能以道德的标准来评判艺术家。作为画廊来说,这是一种生意,是投资行为,自然就有投资风险,这些问题应该由画廊投资者自己去面对的。艺术家虽然是农民式的生产方式,但却是知识分子式的创作,他的责任在于作品本身怎样去体现对人的看法。当然业内也有很多品行好的艺术家与一些规范的艺术机构荣辱与共的案例,也是很多机构与艺术家学习的榜样。作为画廊来讲,不能市场好的时候推名家,市场不好的时候去推新人,在国际上,这是分开的,名家有名家的画廊,新人有新人的画廊,是一种不同的艺术理念,画廊也应该是有自己相对确定的学术定位和性格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