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筹备内部工作会议 2010-02-20 16:07:48 来源:《谁在拍卖中国》 作者:吴树 点击:
据说,有远见卓识的历史学家不会自不量力地去干预历史进程,哪怕是自己早已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恶性结局胸有成竹。不幸的是,笔者没能成为历史学家;另有一种哲人式的说法,叫“客观事物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侥幸的是,笔者也不是哲学家。我只是一介草民,不懂得韬光养晦,好歹挣扎到花甲之年,


  结论1:中国文物规模性流失共分四个阶段,最严重的是近20年。
  
  第一阶段是1860-1900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火烧圆明园,抢掠和毁坏了园中全部宫廷旧藏和当朝大量珍宝器具。数量说法不一,难以取信,唯一可以从当事者的自述中概念性地了解一点。有一位法军军官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火烧圆明园以后,我们足足运走了300多车战利品。砸碎的瓷器、象牙制品不计其数……”一位英军将领则在日记中写道:“那些法国兵没有纪律可言,单个活动,见东西就乱抢,拿不动或不好拿的就砸。我们英国军官指挥兵士们将战利品集中摆放,整整堆满了3处皇宫大院……”圆明园的宫廷旧藏给侵略者和他们的后代带去了巨大的财富,直至今天,东西方拍场上出现的清宫拍品,绝大多数都是圆明园两次遭受浩劫时被抢掠的文物;
  
  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新中国成立,文物流向主要还是西方列强以及日、俄等国。现藏于上述国家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出土文物,大多数都是这一时期从中国本土抢、盗、骗买过去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有关国家博物馆刊物零星透露的数据推断,这类文物的总数大约在百万件以上;
  
  第三阶段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前后),红卫兵“破四旧”运动几乎毁灭了博物馆馆藏以外的所有地面文物和私人收藏。有人估算,文革时期遭难文物的数量大约在200万件左右;
  
  第四阶段大约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尚未结束。中国文物市场开放后,外国拍卖行制造的“艺术品暴利效应”和随之而来的国内“全民淘宝”运动,使得中国古玩市场上的古董供不应求,直接孵化了一条由“三盗”人员(盗墓、盗捞、盗窃)和走私者、销赃者、制假者组成的黑色文物产业链,从业者近百万人之多。这一时段流失的文物大多数来源于古墓、窖藏和水底,历史价值最高,至于数量究竟有多少,很难有准确的答案。我们不妨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
  
  1.按照一般说法,我国现有文物收藏者的人数已有8000万之多。据我在国内南北有关省份的抽样调查,大概人均藏有真品8件左右,总数就是6.4亿。国内藏家所藏的真品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出土或出水文物,有些要超过一半以上。我甚至在一家私人博物馆里就亲眼看到了几千件出土文物,而且它们的真实性已经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认定。这就是说,按照这种方法保守一点统计,国内藏家收藏的出土文物大约有1.6亿件以上;
  
  2.记者作过一次调查统计,从2001-2007年这一时间段,选取4家海关文物查扣量最大的一天做加法,结果发现按照5%的比例抽检出关物品,一共查扣非法“溜关”的文物多达15512件,每一个海关平摊3878件。我们暂且只把这个日平均的数据作为年平均数计算:目前,中国共有国家批准的海、陆、空一类口岸253个,此外还有各省级人民政府原来批准的二类口岸近200个。我们撇开二类海关不算,只按照253个一类海关乘以上述4个海关的日均数,然后再乘以20(年),最后得出的积数是1550万(件)。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海关的查扣数往往远远低于实际出逃数,有人说是“挂一漏十”,有人说是“挂一漏百”。假如真是如此,这个乘法算下来,走私出境的文物最少也在数千万之上,国内“文物私生子”的数量只怕也要上9位数了,与第一种计算方法相差无几。至于国内这部分依照法律应属于“非法收藏”的文物算不算流失,那就要看站在哪个角度去说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